首页 理论教育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典藏:彝魂的多彩与宁静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典藏:彝魂的多彩与宁静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可谓呈献出了大凉山的“彝魂”,大凉山彝人千百年世代传承的魂灵与根脉。这部凉山彝族文化典藏,是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数十年深入凉山彝族生活的世界,以纪实和抒情的手法拍摄描写彝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及其生存环境的厚重之作。这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一大幸事,更值得未来去记忆和尊崇。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典藏:彝魂的多彩与宁静

钟大坤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

定价:200.00元

我在所供职的媒体主编有《锦绣凉山》季刊,从2013年第2期开始,杂志推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钟大坤先生的“凉山彝族文化系列”,分为:山居民族、婚礼、彝历年、火把节、传统村落、服饰等专题,获得读者好评不断。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便是在此基础上经过重新编辑、编排而成的。(www.xing528.com)

在我看来,钟大坤的这些图片和文字,不同于一般的摄影视觉与行文叙事。他对凉山厚重淳朴、清新自由的土地充满感情,他以饱含情感的纪实语汇和专业影像,用匠心独具的光影技法和散文诗体,纪录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传承,引领观者进入了一个富于生命意识和历史情怀的时空。真可谓呈献出了大凉山的“彝魂”,大凉山彝人千百年世代传承的魂灵与根脉。

这部凉山彝族文化典藏,是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数十年深入凉山彝族生活世界,以纪实和抒情的手法拍摄描写彝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及其生存环境的厚重之作。作品不仅反映了彝人平凡而有尊严的一面,更体现了摄影家对于人性的强烈关注和深沉情感。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作品涉及真诚、善良、同情、悲悯、感动、期盼……这些影像记录的那段历史在相隔数十年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他超前的意识终于把彝族传统文化与习俗,以光影的形态和接地气的抒情笔触难能可贵地保存了下来。这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一大幸事,更值得未来去记忆和尊崇。

钟大坤系云南省永善县人,早年为求学渡过金沙江来到金阳县,从此在凉山扎下了根。他当过教师、机关干部,退休前是凉山州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从事摄影数十年,他对凉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彝族人民情有独钟,足迹遍布凉山的山山水水,拍摄有数万张图片、撰写有数万字的文章。正如他所说:“我有幸在大小凉山这块彝人聚居的地域,穷尽人生最宝贵的年代,倾毕生心力体力,用相机中的胶片记录了凉山彝人的过往和昨天中的一段。这一段正是凉山彝人在传承袓辈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开创未来的重要时段;这一段更是凉山彝人身子浸润传统文化思想开始放飞的启蒙时段;这一段也是结束凉山彝人无系统影像历史的关键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