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特征 | 农业发展与金融管理研究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特征 | 农业发展与金融管理研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如下主要特征。思考尔斯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实行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只会导致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严格管制也只会导致金融抑制,形成不合理的资金配置。为此思考尔斯基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利用市场和政府干预的较佳组合,而成功的政策应该是用政府行为来修正市场缺陷,而不是用障碍性的政府控制来替代市场。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特征 | 农业发展与金融管理研究

我们已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制度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今金融制度发展的主流。下面我们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特点。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如下主要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具有“二元结构”的特征

“二元结构”是指“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现代部门”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经营的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传统部门”是指以传统的落后方式进行经营的小规模的信用社、典当行之类的金融机构。

“现代部门”都集中于城市,“传统部门”则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和农村

(二)在金融组织体系中占绝对优势,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发达

金融机构多为国有,民间金融机构很少,并且金融业多由政府控制,因此,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缺乏经营效率

(三)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www.xing528.com)

特别是一些更为落后的国家根本就不存在资本市场。同时金融工具缺乏,无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大规模组织和融通社会资金,并将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去,从而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四)政府对金融不适当干预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通常实行“僵硬”的金融政策,对利率汇率进行过度的管制和干预,导致利率、汇率扭曲,失去了反映资金和外汇供求的职能。

根据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金融制度改革,消除资本形成的桎梏,并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货币金融政策,使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能真正发挥组织社会储蓄资金,并引导至生产性投资上去的功能。

政府应依据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支持各种金融组织形式发展;在条件成熟的特殊区域,可鼓励民间金融事业发展。但是同时必须重申,根据东南亚、南美等国家的金融制度发展经验与教训,在发展中国家实行过度的金融抑制政策,是不适宜的;然而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同样是成本极高,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影响。思考尔斯基(Sikorski,1996)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实行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只会导致经济的剧烈波动(因为不成熟的市场机制和管理能力较弱的政府无法有效控制经济运行),而严格管制也只会导致金融抑制,形成不合理的资金配置。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应受政府调控,但调控基础应该是市场经济规律。为此思考尔斯基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利用市场和政府干预的较佳组合,而成功的政策应该是用政府行为来修正市场缺陷,而不是用障碍性的政府控制来替代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