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课例与设计精选:关于选体艺术的议题

高中课例与设计精选:关于选体艺术的议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合题意的审题,应将“诚信”理解为“无欺、守诺、践约”,“诚信”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其含义是由“诚”和“信”两个语素结合而成的,那么,考生作文时,文章的主题要包含“诚实”和“守信用”两个方面,才是最佳切题。如果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若把“诚信”理解为“信服”“信奉”“信赖”“信从”,即就是“偏离题意”了。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高中课例与设计精选:关于选体艺术的议题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考生有广阔的选择文体的余地。但是在实际写作中,考生常常因为无所适从而选体失当:或文体不辨,文不对体;或难易失度,不切实际;甚或受制于偶然因素和不良写作惯性,随意选体,草率行文,结果导致作文的失败。

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好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宜从以下方面努力。

其一,认识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写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

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有的人性格开朗,激情洋溢,喜欢影响他人,适合选择开放性的文体,如开门见山的议论文、演讲稿等;有的人性格文静,波澜不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适合选择自我倾诉的日记体;有的人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又洞见深刻,适合选用匕首投枪式的杂文;有的人善于叙述,长于交谈,适合选择娓娓而叙的记叙文或推心置腹的书信;有的人想象丰富,善于虚构,则宜选用亦幻亦真的寓言、童话或微篇小说;有的人天性严谨,循规蹈矩,适宜选择传统思路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有的人天性诙谐,喜笑成文,则宜选用幽默小品。当然,性格与文体的对应选择也是相对的,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长多种文体,这样,选体的范围更大了。

同时,作者生活阅历的不同,积累的素材不同,适应的文体范围也不同。具有理性启迪,性质重要而事实简单的材料,适宜运用议论类文体。具有故事情节性的材料,适宜运用记叙类文体,如一般记叙文、微篇小说、童话、寓言等。具有画面感和情感浓郁的材料,则适宜运用诗歌散文的体裁。具有激烈冲突性,强烈动作性和对话表现力的材料,最适宜运用戏剧类的体裁。鲁迅先生说过,宁可将小说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拉成小说。强调的就是量材择体,力求精粹的意思。

其二,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

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题准确,切合题意,而不仅仅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更不能“偏离题意”;二是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作者主体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文体。

比如,2001年高考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切合题意的审题,应将“诚信”理解为“无欺、守诺、践约”,“诚信”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其含义是由“诚”和“信”两个语素结合而成的,那么,考生作文时,文章的主题要包含“诚实”和“守信用”两个方面,才是最佳切题。如果只谈“诚实”或只谈“守信用”,则是“符合题意”。如果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若把“诚信”理解为“信服”“信奉”“信赖”“信从”,即就是“偏离题意”了。

又如,2002年高考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根据话题材料,登山者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尽力抢救一位快冻僵的人,救人等于救己,二人都得救了。从表面看,这一材料和话题所表现的主题并不新鲜,但它饱含了命题者对于善心回归的深情呼唤和冷漠世风的深深忧患,具有晓谕世人的警策作用和塑造灵魂的文心导向,因而最佳主题应是围绕“真善美的选择”来立意;如果引申为“人生的成败得失在于心灵的选择”则是“符合题意”;倘若理解为“选择名利”“选择地位”“选择明星偶像”等,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而将主题确定为“选择娱乐项目”,“选择衣服发式”“选择教室座位”等等,就是“偏离题意”了。(www.xing528.com)

审题清楚了,确定了主题,文章有了灵魂,才谈得上选择文体。如果想直陈观点,发表见解,宜采用议论文;如果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宜采用杂文;如果要抒发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写人叙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记叙文体。等等。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其三,明辨文体得失,量体裁衣

不同的文体各有自身的表达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

议论文以理性思维为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要求通过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方式组成严密的逻辑论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最后实现以理服人,阐明观点的表达目的,擅长于理性思维或逻辑思辨的人宜采用议论文体。但是,富有理性的议论文常常显得形象性不足,文采不够。为此,在写作议论文时,适当地运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形成一种议论性散文,表达效果会更好。比如2001年高考,北京考区最好的一篇满分作文《难舍诚信》就是议论散文。

记叙类文体包括记叙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其优势是主题的表达要通过写人叙事来实现,因而情节性和情感性带来的形象性,使其具有了天生的感染力,而合理必要的虚构,又给作者提供了驰聘想象的余地。但是,记叙类文体如果仅仅是就事写事,就人写人,在立意构思和行文时缺乏理性的光芒,文章也难以出水准。因此,写作该类文章时,适当地增加一些理论色彩,比如画龙点睛的议论,富有哲理的语言,往往能提升文章的高度。2001年高考,湖南最好的一篇满分作文《诚信摆渡》是一篇寓言故事,文中借诚信老翁的议论将主题一步步凸现出来,特别是结尾那句“诚信才是人生真正的摆渡人啊”,将文章一笔收起,既呼应了题目,又深化了主题。

以上两类文章是应试中考生最常用的,其他文体,考生采用的较少,也要辨清其优势。比如杂文,其优势是针砭时事,尖锐而深刻,但要避免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时所带来的偏激,要注意思辨的周密和用词的分寸;运用日记体和书信体,要发挥其亲切而富有人情味的优势,但要防止不必要的套话和琐屑。

其四,整合优化,寻求最佳契合点

简言之,面对话题作文,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性情专长,素材积累和表达优势,做到从实际出发。其次,准确理解题意,确定最佳主题;再次在自己熟悉的文体的基础上综合比较,权衡优劣,选定最佳的写作文体。比如,笔者熟知的一位考生,是一位热情而富有爱心的女孩,善写散文,曾经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亲眼目睹过某湖区村民为了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炸堤泄洪,自毁家园的感人场面。她参加2002年高考,面对“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根据以上材料和自身的优势,以《爱的选择》为题,选用叙事散文这一体裁,发挥得相当出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