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里耶秦簡》貳春鄉枝枸志及其珍貴資料

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里耶秦簡》貳春鄉枝枸志及其珍貴資料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里耶秦簡》有一簡自命名爲“貳春鄉枝枸志”,記遷陵縣貳春鄉三株枝枸,資料十分可貴。貳春鄉樹枝枸,卅四年不實,敢言之。〔2〕今按,“枝”、“枳”,上古音皆章母支部字,同音可通,故“枝枸”或作“枳枸”。但作樹高一、二丈許,木輕虚無心。此樹多枝而曲,其子亦捲曲,故以名之。一般水果的食用部分是中、外果皮或種子,本植物最特殊,食用部分卻是花梗發育而成的果梗。

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里耶秦簡》貳春鄉枝枸志及其珍貴資料

《里耶秦簡》有一簡自命名爲“貳春鄉枝枸志”,記遷陵縣貳春鄉三株枝枸,資料十分可貴。該簡編號爲8-455,簡文云:

貳春鄉枝枸志

枝枸三木,下廣一畝(第一欄)格廣半畝,高丈二尺,去鄉七里。卅四年不實。(第二欄)

簡8-1527正記同一事項,該簡文爲:

卅四年八月癸巳朔丙申,貳春鄉守平敢言之。貳春鄉樹枝枸,卅四年不實,敢言之。(正)平手(背)

二簡長短寬狹基本相同,但字迹明顯不同,故雖然所記爲同一事項卻不能判定二簡爲同一文書。

關於“枝枸”,《校釋》已有正確的注釋,今將收集的更多的資料略加整理臚列如下。“枝枸”,或稱“枸”,亦即“枳枸”。《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毛傳:枸,枳枸。正義曰:宋玉賦曰“枳枸來巢”,則枸木多枝而曲,所以來巢也。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引陸機疏云:“枸,山木,其狀如櫨,一名枸榾。高大如白楊,所在山中皆有,理白可爲函板,枝柯不直。子著枝端,大如指,長數寸,瞰之甘美如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今官園種之,謂之木蜜。”又,《明堂位》注作“枳椇”。〔2〕

今按,“枝”、“枳”,上古音皆章母支部字,同音可通,故“枝枸”或作“枳枸”。下文《本草綱目》作“”,亦是。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卷第十四“接骨木”條下《圖經》引陸機疏云“作‘枝枸’”。其文云:〔3〕

接骨木,味甘、苦,平,無毒。主折傷,續筋骨,除風癢,齲齒,可作浴湯。

《唐本注》云:葉如陸英,花亦相似。但作樹高一、二丈許,木輕虚無心。斫枝插便生,人家亦種之。一名木蒴藋。所在皆有之。(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接骨木,有小毒。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服之,當痢下及吐,不可多服。葉主瘧。小兒服三葉,大人服七葉。並生擣絞汁服,得吐爲度。《本經》云“無毒”誤也。

《圖經》曰:接骨木,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近京皆有之。木高一、二丈許。花、葉都類陸英、水芹輩,故一名木蒴藋。其木輕虚無心。斫枝插土便生,人家亦種之。葉主瘧,研絞其汁飲之,得吐乃瘥。大人七葉,小兒三葉,不可過多也。又上有枳椇條云:其木徑尺,木名白石,葉如桑柘,其子作房似珊瑚,核在其端,人多食之,即《詩·小雅》所謂“南山有枸”是也。陸機云:枸,枝枸也。木似白楊,所在山中皆有,枝枸不直,瞰之甘美如飴。八、九月熟,謂之木蜜。本從南方來。能敗酒。若以爲屋柱,則一屋之酒皆薄。

《產書》云:治產後心悶,手脚煩熱,氣力欲絶,血暈連心頭硬,及寒熱不禁。接骨木破之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温兩服。或小便數,惡血不止,服之即瘥。此木煮之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人方。

《圖經》所謂“上有枳椇條云”者,其文曰:

枳椇,味甘平,無毒,主頭風,小腹拘急,一名木蜜,其木皮温,無毒,主五痔,和五藏。以木爲屋,屋中酒則味薄,此亦奇物。

“枝枸”、“枳枸”,即“枳椇”。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一《木部》“枳椇”條曰:

【釋名】蜜、蜜屈律(廣記)、木蜜(拾遺)、木餳(同上)、木珊瑚(廣志)、雞距子(蘇文)、雞爪子(俗名)、木名白石木(唐注)、金鈎木(地志)、枅栱、交加枝。

【釋名】蜜、蜜屈律(廣記)、木蜜(拾遺)、木餳(同上)、木珊瑚(廣志)、雞距子(蘇文)、雞爪子(俗名)、木名白石木(唐注)、金鈎木(地志)、枅栱、交加枝。

時珍曰:枳椇,徐鍇注《説文》作,又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樹多枝而曲,其子亦捲曲,故以名之。曰蜜、曰餳,因其味也。曰珊瑚、曰雞距、曰雞爪,象其形也。曰交加、曰枅栱,言其實之紐屈也。枅栱,枋梁之名。按《雷公炮炙序》云:弊箄淡鹵,如酒沾交。注云:交加枝,即蜜檄也。……〔4〕

時珍曰:枳椇,徐鍇注《説文》作,又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樹多枝而曲,其子亦捲曲,故以名之。曰蜜、曰餳,因其味也。曰珊瑚、曰雞距、曰雞爪,象其形也。曰交加、曰枅栱,言其實之紐屈也。枅栱,枋梁之名。按《雷公炮炙序》云:弊箄淡鹵,如酒沾交。注云:交加枝,即蜜檄也。……〔4〕

是“”即“枝枸”也。

臺灣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鑒》“枸”條云:

枳椇一名“木蜜”。一般水果的食用部分是中、外果皮或種子,本植物最特殊,食用部分卻是花梗發育而成的果梗。枳椇的花梗於花後肥大成肉質,大如指,食之甘美如飴。特别是經霜過後,甜味更佳,俗稱“拐棗”或“巒字梨”。

枳椇的種子著生於果梗先端,呈珊瑚狀,可作藥用,有解酒之效。……木材淡紫色,硬度適中,紋理美觀,容易加工製成器具、傢具等。若以其木材爲屋,據説能令酒味變薄。本樹種樹姿美麗,老時更有姿態,可爲庭園樹。〔5〕

《校釋》認爲“枝枸”是“稀見果木”(見《前言》),恐非是。據筆者的生活經驗,俗稱“拐棗”的“枝枸”,成熟後可以直接采食,並不珍貴。

漢簡中常有對地方種植的果木進行登記統計的材料,最爲重要的材料是沅陵虎溪山M1漢墓中的“黄册”。M1是沅陵侯吴陽墓,出土簡牘中的“黄册”,記録了沅陵侯國行政設置、吏員、户口、土地、賦税,也有國中經濟林木如梨、梅的數量和結實情況的記録。〔6〕

在廣州南越宫署遺址出土的簡牘中也有樹木及結果情況的登記,如:

簡090.高平甘棗一木,第□三。實□百廿六枚。

簡068.壺棗一木,第九十四。實九百八十六枚。(www.xing528.com)

簡069.壺棗一木,第百。實三百十五枚。〔7〕

宫中的棗樹各有編號,產棗數目一一登記在案。

“貳春鄉枝枸志”之“志”,當訓爲“記”、“識”,或作“誌”。《集韻·志韻》:“誌、識,《説文》:記,誌也,或作識。”“識、志,記也,或作志。”

“志”這種文體形式,出土簡牘中有廣西貴港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的《從器志》(内含“倉器志”)、《東陽田器志》等兩種“志”(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8頁)。前者是死者的隨葬品記録,後者應當是東陽地方的農耕田作器具的登記。人大文學院王貴元對木牘文字有考釋,但他將“東陽田器志”理解爲“是農具出入的登記簿,類似於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的器物‘出入簿’”(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卻是不對的。“出入簿”是有進有出的流水賬目,而“志”是目前財物狀況的統計記録,不涉曾經的“出入”。居延漢簡293.1-2爲“將軍器記”,“記”與“志”同:

將軍器記:大案七、小案十、圈五、大杯十一(第一欄)

小杯廿七、大槃十、小槃八、小尊二(第二欄)

大尊二、大權二、小權二、具目三(第三欄)

桱桯二、衣篋三(第四欄)

對前述諸例加以分析可知,“從器志”、“東陽田器志”及“將軍器記”都衹是單純的器物名稱、數量的登記,並無更多記述,而“貳春鄉枝枸志”不僅有枝枸的登記,還有位置、大小、結實情況的記録。看來當時的“志”並無嚴格的公文格式,簡繁皆可,詳略咸宜。

是“”即“枝枸”也。

臺灣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鑒》“枸”條云:

枳椇一名“木蜜”。一般水果的食用部分是中、外果皮或種子,本植物最特殊,食用部分卻是花梗發育而成的果梗。枳椇的花梗於花後肥大成肉質,大如指,食之甘美如飴。特别是經霜過後,甜味更佳,俗稱“拐棗”或“巒字梨”。

枳椇的種子著生於果梗先端,呈珊瑚狀,可作藥用,有解酒之效。……木材淡紫色,硬度適中,紋理美觀,容易加工製成器具、傢具等。若以其木材爲屋,據説能令酒味變薄。本樹種樹姿美麗,老時更有姿態,可爲庭園樹。〔5〕

《校釋》認爲“枝枸”是“稀見果木”(見《前言》),恐非是。據筆者的生活經驗,俗稱“拐棗”的“枝枸”,成熟後可以直接采食,並不珍貴。

漢簡中常有對地方種植的果木進行登記統計的材料,最爲重要的材料是沅陵虎溪山M1漢墓中的“黄册”。M1是沅陵侯吴陽墓,出土簡牘中的“黄册”,記録了沅陵侯國行政設置、吏員、户口、土地、賦税,也有國中經濟林木如梨、梅的數量和結實情況的記録。〔6〕

在廣州南越宫署遺址出土的簡牘中也有樹木及結果情況的登記,如:

簡090.高平甘棗一木,第□三。實□百廿六枚。

簡068.壺棗一木,第九十四。實九百八十六枚。

簡069.壺棗一木,第百。實三百十五枚。〔7〕

宫中的棗樹各有編號,產棗數目一一登記在案。

“貳春鄉枝枸志”之“志”,當訓爲“記”、“識”,或作“誌”。《集韻·志韻》:“誌、識,《説文》:記,誌也,或作識。”“識、志,記也,或作志。”

“志”這種文體形式,出土簡牘中有廣西貴港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的《從器志》(内含“倉器志”)、《東陽田器志》等兩種“志”(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8頁)。前者是死者的隨葬品記録,後者應當是東陽地方的農耕田作器具的登記。人大文學院王貴元對木牘文字有考釋,但他將“東陽田器志”理解爲“是農具出入的登記簿,類似於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的器物‘出入簿’”(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卻是不對的。“出入簿”是有進有出的流水賬目,而“志”是目前財物狀況的統計記録,不涉曾經的“出入”。居延漢簡293.1-2爲“將軍器記”,“記”與“志”同:

將軍器記:大案七、小案十、圈五、大杯十一(第一欄)

小杯廿七、大槃十、小槃八、小尊二(第二欄)

大尊二、大權二、小權二、具目三(第三欄)

桱桯二、衣篋三(第四欄)

對前述諸例加以分析可知,“從器志”、“東陽田器志”及“將軍器記”都衹是單純的器物名稱、數量的登記,並無更多記述,而“貳春鄉枝枸志”不僅有枝枸的登記,還有位置、大小、結實情況的記録。看來當時的“志”並無嚴格的公文格式,簡繁皆可,詳略咸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