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彼得三世退位,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来临

彼得三世退位,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来临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62年6月22日,在庆祝与普鲁士达成和平协议的庆祝活动中,彼得三世最后一次授勋。1762年6月21日,五百名宾客和彼得三世共进了一顿丰盛的晚餐,1762年6月22日,又举行了一场同样盛大的宴会。彼得三世最后一次在宫廷管弦乐队中演奏。然而,彼得三世一开始倾向于等待柏林会议的召开。审问这个士兵后,彼得·沃伊科夫少校认为应该逮捕彼得·帕谢克上尉,并将整个事件上报给在奥拉宁鲍姆的彼得三世。然而,彼得三世似乎不理会这一点。

彼得三世退位,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来临

精彩看点

为丹麦战争做准备——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警告——彼得三世最后一次公众宴会——彼得·帕谢克被捕——彼得三世被告知有危险——共谋者告警——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从彼得霍夫带到首都——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在近卫军的兵营里——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在喀山大教堂宣布接受参政院和冬宫主教会议的敬意——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首批措施——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率领她的军队向彼得霍夫进发——彼得三世在奥拉宁鲍姆——彼得三世对政变一无所知——彼得三世发现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逃跑而惊慌失措——首相到首都的使命——涅洛夫去喀琅施塔得的任务——彼得·德维耶和伊万·卢基扬诺维奇·塔雷津在喀琅施塔得——彼得三世远征喀琅施塔得——彼得三世要进入城堡被拒——彼得三世逃亡奥拉宁鲍姆——彼得三世解散家仆——彼得三世给叶卡捷琳娜大帝写了第一封信,提出妥协——叶卡捷琳娜大帝蔑视彼得三世,保持沉默——彼得三世的第二封信——彼得三世放弃皇位

宫廷政变爆发的时间定在彼得三世出征前线的时候。[1]多年来,在首都,近卫军习惯了过着闲散奢侈的生活。他们愿意冒任何风险,但不愿在遥远的梅克伦堡经受难以预料的战斗的艰辛。

与此同时,彼得三世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并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完全不把这危险放在眼里。因为彼得三世正在为丹麦战役做准备工作。尽管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表达了他的焦虑,但彼得三世还是决定推迟加冕典礼,直到自己回到俄罗斯帝国[2]。彼得三世听从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建议,在他不在的时候,决定带上所有驻在宫廷里的外国大使和所有主要的俄罗斯帝国官员,减少宫廷政变发生的概率。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还敦促彼得三世,在圣彼得堡附近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营地,以震慑反抗者。在彼得三世不在的时候,通过威廉·伯恩哈德·冯·戈尔茨反对荷尔斯泰因乔治·路德维希全权处理事务时的一些愚蠢行为。“我并不怀疑荷尔斯泰因乔治·路德维希会全力以赴,”彼得三世写道,“但我不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如此重要的事,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扮演一个足够大胆的角色。”彼得三世并不十分欣赏叔叔荷尔斯泰因乔治·路德维希的智慧,而且坦率的彼得三世也经常这样对荷尔斯泰因乔治·路德维希说。乔治·路德维希有一个由九名要人组成的委员会来协助[3],其中包括陆军元帅尼基塔·特鲁别茨科伊和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所有留下来的部队都由荷尔斯泰因乔治·路德维希全权指挥。1762年6月7日,彼得三世的所有随从都被要求在十天内做好出发的准备,而驻扎在喀琅施塔得的俄军中队已经接到命令,可以随时起航。1762年6月22日,在庆祝与普鲁士达成和平协议的庆祝活动中,彼得三世最后一次授勋。红色和蓝色的丝带在彼得三世的追随者中自由分发。这些追随者包括恩斯特·约翰·冯·比龙的两个儿子。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被任命为副首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舒瓦洛夫和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分别被任命为塞梅涅夫斯基和伊斯梅洛夫斯基卫队的上校。这两个头衔迄今为止只属于俄罗斯帝国沙皇。1762年6月21日,五百名宾客和彼得三世共进了一顿丰盛的晚餐,1762年6月22日,又举行了一场同样盛大的宴会。在此期间,全城的房子都被照亮了,所有的贵族都穿着节日盛装出现在宫廷里。[4]1762年6月23日,彼得三世出发前往他最喜欢的奥拉宁鲍姆庄园,指挥八千名荷尔斯泰因士兵前往战场。1762年6月6日,驻圣彼得堡的所有大使都收到一份通知,大意是说,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沙皇陛下需要去率领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俄罗斯帝国军队,希望[5]外国大使们听从宫廷的命令。大不列颠王国大使罗伯特·默里·基思立刻乖乖地收拾了行李,但当天奥地利大使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伯爵宣布他得回维也纳。在1762年6月26日之后不久,法兰西王国大使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就去了巴黎。[6]整个宫廷里的人,包括所有的商人及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和副首相亚历克修斯·米哈洛夫斯基·戈利岑,都已飞速赶到奥拉宁鲍姆,并一直在那里待到圣彼得和圣保罗的盛宴结束。然而,几乎什么事也没发生。人们举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1762年6月30日的一场歌剧。彼得三世最后一次在宫廷管弦乐队中演奏。为了快速达到政变的目的,在彼得霍夫的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在过去的五天里完成了她在首都的计划,并于1762年6月29日修复了这座城堡,因为圣彼得堡现在已不再是政治利益的中心。[7]1762年7月9日,彼得三世打算在彼得霍夫庆祝他的命名日。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觉得在彼得霍夫更安全。战争准备工作以狂热的速度进行着。已经有十名士兵离开了雷瓦尔港,还有六名士兵和十二艘护卫舰在喀琅施塔得的路上,准备出发。然而,彼得三世一开始倾向于等待柏林会议的召开。1762年7月4日,星期日,当丹麦人从汉堡敲诈贷款的消息传到彼得三世耳中时,没有什么能再阻止他了。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近卫军立即接到命令,最迟在1762年7月7日星期三出发。塞梅诺夫斯基军团和伊斯梅洛夫斯基军团也接到同样的命令。但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加速了政变的发生。1762年7月7日晚,一个惊恐万分的士兵告诉其中一个主要同谋者——彼得·帕谢克上尉,阴谋已经被发现,而且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不见了。彼得·帕谢克上尉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于是这个士兵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另一个不知道这个阴谋的军官。这个军官不仅立即逮捕了他,而且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他的上级军官——一个名叫彼得·沃伊科夫的少校。审问这个士兵后,彼得·沃伊科夫少校认为应该逮捕彼得·帕谢克上尉,并将整个事件上报给在奥拉宁鲍姆的彼得三世。然而,彼得三世似乎不理会这一点。与此同时,好几个类似的警告也传到彼得三世那里。因此,当彼得三世还在奥拉宁鲍姆的时候,布德伯格上校告诉他[8],有人在密谋反抗他。布德伯格上校也被邀请参加这场阴谋活动。彼得三世认为,当时和他一起住在奥拉宁鲍姆的国务部部长和夫人们足以成为使在首都的人好好表现的人质。彼得三世不断地嘲笑俄罗斯人宁愿让一个女人统治他们的想法,并拒绝接受任何警告。没过多久[9],彼得三世的一个朋友提交了一份关于圣彼得堡各种可疑情况的书面报告。彼得三世这时碰巧在玩小提琴。每次玩小提琴被人打搅时,彼得三世都很生气。彼得三世不耐烦地命令朋友把纸条放在手边的一张小桌子上,然后就把这事抛诸脑后了。就在彼得·帕谢克被捕的那一天,彼得三世在奥拉宁鲍姆举行了盛大的宴会[10],随后还举行了化装舞会。为了达到政变的目的,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也从彼得霍夫赶来参加这个舞会。在化装舞会刚开始时,阴谋者有些惊慌地注意到,彼得三世的心情非常不好,几乎失去了他平时的活跃。但在舞会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彼得三世就恢复了好心情。第二天早晨,彼得三世陪着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去了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避暑的住宅——戈斯塔利察。在那里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盛情招待了他们。这是彼得三世和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最后一次一起公开露面。

彼得·帕谢克上尉被捕的消息和由此而来的恐惧使阴谋者极其不安。这迫使他们提前采取了行动。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立刻跑到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跟前,问他该怎么办。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询问彼得·帕谢克是因政治罪名被捕,还是因违反军事纪律而被捕。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回答说,强烈怀疑是因为政治罪名。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谨慎地暗示说,只要能有所作为,就不要浪费时间。这几个最聪明的人建议阴谋者立即行动。在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和迈克尔·尼基季奇·沃尔孔斯基事先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安排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立即前往彼得霍夫,将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带回首都。而他的四个兄弟则在首都散布谣言,说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并为迎接她准备了近卫军和线团。神职人员似乎已经说服人民。1762年7月9日6时,正在彼得霍夫蒙普莱瑟夫馆睡觉的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被宫女舍夫戈特沃斯卡娅叫醒了。随后,与瓦西里·比比科夫彻夜从圣彼得堡赶来的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悄悄地溜进了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卧室,低声耳语[11]:“时候到了,你可以宣告即位了。”“你什么意思?”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叫着,从床上坐了起来。“彼得·帕谢克被捕了。”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回答。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二话没说就站了起来,急忙穿上平时穿的黑衣服,陪着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下楼。他们穿过花园,来到一扇后门,朝大路望去。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和瓦西里·比比科夫的马车在那儿等着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12]。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上了车,后面跟着女仆瓦西里·什库林。瓦西里·比比科夫从后面跳上了车。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坐上马车,拉上缰绳。他们立即出发,开始了冒险之旅。这些马很快走了三十多英里,已经很累了。但幸运的是,在距圣彼得堡五英里左右的地方,他们遇到了另一辆马车。在那里,他们遇到了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最喜欢的人——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和西奥多·巴利亚廷斯基。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很快就坐在情人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身旁。他们径直朝在卡伦基纳村的伊斯梅洛夫斯基警卫团营房的方向走去。大约在1762年7月9日9时,这群疲惫不堪、风尘仆仆的人马看到了伊斯梅洛夫斯基警卫团的营房。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立刻跳下车,向前跑去。马车跟在后面,缓步走进院子。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跑出来,在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周围,亲吻她的手、脚、长袍的褶边以示对她的拥戴。于是,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含着眼泪向士兵们倾诉说,她和儿子的生命经常受到彼得三世反复无常的暴力的威胁,但她倒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热爱的国家和神圣的东正教,不得不求助于他们的保护。近卫军们报以热烈的欢呼。军团的神父阿列克谢·米哈洛夫手捧十字架走上前去,主持了效忠宣誓。不久之后,受人爱戴的团长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伯爵也到了。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伯爵在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面前俯身跪下,恭敬地吻了她的手。接着,伊斯梅洛夫斯基的近卫军护送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坐着马车前往邻近的丰坦卡村。那里有塞梅诺夫斯基近卫军的兵营。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伯爵举着拔出来的剑走在他们前面。但塞梅诺夫斯基的近卫军已经知道了这个好消息,自发地出来迎接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并对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眼泪和抗议报以充满激情的回应。两个师的卫兵随后把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领到喀山大教堂。1762年7月9日21时左右,诺夫哥罗德大主教庄严宣布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为主权独裁者,而她的儿子大公保罗·彼得罗维奇是她的继任者。做完短暂的祈祷后,祭司们高举着十字架。伴随着人群的欢呼声和欢乐的钟声,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13]在无数群众的簇拥下穿过主干道,向冬宫走去。然而,近卫军的第三分队——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仍然犹豫不决。这是彼得三世最喜欢的一个团,里面有他的几个党羽。然而,大多数军官似乎并不十分忠诚,或者是漠不关心,但大多数士兵显然站在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一边。经过一番热烈的争论,他们各自带上剑,抓起毛瑟枪,把紧身的普鲁士制服撕成碎片,尽可能穿上旧的绿上衣。他们急匆匆地向冬宫走去,看起来像一群暴徒,而不是一个军团。他们发现冬宫被伊斯梅洛夫斯基和塞梅诺夫斯基兵团的战友们包围着。伊斯梅洛夫斯基和塞梅诺夫斯基兵团的纠察队守卫着冬宫的所有入口。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近卫军看见,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站在阳台上,怀里抱着几分钟前被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伯爵带到冬宫的小大公保罗·彼得罗维奇——小大公保罗·彼得罗维奇半梦半醒,还穿着睡衣,便喊道:“陛下!原谅我们最后才来!我们的军官阻止了我们!我们的心愿和我们的弟兄一样。”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亲切地回答了他们的问安,并派出了一位大祭司,在那里主持了对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近卫军的效忠宣誓。到达冬宫时,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发现参政院和圣会已经在开会了。很可能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但聚集在一起的贵族阶层把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尊为女皇[14]。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的秘密特工格里戈里·尼古拉耶维奇·捷普洛夫也就是大会的秘书,奉命立即起草一份帝国宣言。这份宣言很短,但很切题。简而言之,这份宣言宣称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看到俄罗斯帝国和东正教陷入了危险的境地,渴望帮助俄罗斯帝国摆脱依赖势力。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得到神的保护,听从忠实的臣民们明确的愿望——即以独裁者的身份登上俄罗斯帝国的皇位。宣言显得很仓促,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可时间却很少。因此,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不得不放下笔墨,用剑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喀山大教堂

政变之日

离开议会厅时,在宫殿对面的大广场上,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检阅了她的部队,那时人数已达一万四千人。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现在对首都和近卫军都非常有把握了。除了冬宫附近的那些地方,处处都是一片死寂。然而,引人注目的是桥上的纠察队和街上的巡逻骑兵。[15]这场令人惊讶的政变在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几乎没有暴力行为,也没有流血事件。[16]但在获得喀琅施塔得和舰队的军火库之前,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为了更方便工作,当天下午,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同参政院和格里戈里·尼古拉耶维奇·捷普洛夫秘书一起搬到了那座古老的木制冬宫,然后在那里发布命令。伊万·卢基扬诺维奇·塔雷津上将被派往喀琅施塔得,并全权接管这座要塞。指挥舰队的安德烈·波利扬斯基中将接到俄罗斯帝国的命令。安德烈·波利扬斯基中将必须将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即位的消息通知海军部,并进行必要的宣誓。在接到另一个法令之前,他们不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一名特别信使立即被派往驻扎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的陆军兵营,授权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的弟弟彼得·伊万诺维奇·帕宁将军接替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担任总司令。因为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被怀疑效忠于彼得三世,被命令立即返回俄罗斯帝国。另一名信使被派往扎卡里·切纽瑟夫将军那里,命令扎卡里·切纽瑟夫将军立即把军队带回俄罗斯帝国。如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给扎卡里·切纽瑟夫将军设置障碍,就加入最近的奥地利军队。

伊万·卢基扬诺维奇·塔雷津

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已经下定决心。俄罗斯帝国军队不应该再参加普鲁士王国的战斗了。不仅如此,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开始觉得自己可能需要扎卡里·切纽瑟夫将军的军队。纸上的法令和宣言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彼得三世坚持他的权利并为之而战,那么一场内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彼得三世集结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的军队,同时号召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用武力支持他,那么这场战争将毫无胜算。因此,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必须不顾一切危险对彼得三世先发制人。于是,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决定率领她的部队去彼得霍夫攻打彼得三世。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通过一条特别的法令,把国家和保罗·彼得罗维奇托付给参政院照管,然后吃了一顿简单的饭。1762年7月9日22时,她们出发去彼得霍夫。那天,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骑着一匹带有灰色斑点的骏马,身穿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卫兵的制服,头戴着一顶宽边帽。帽子上饰有橡树叶子——象征着力量;帽檐下用一条丝带系着;美丽的长发随风飘动着。在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身边的是骑着马的基里尔·格里戈里耶维奇·拉祖莫夫斯基、伊万·舒瓦洛夫伯爵和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也穿着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制服。这套制服是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从一个年轻的中尉那里借来的。这个中尉和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一样大,一样魁梧,名叫普希金。据浪漫的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说,她满腔热情,几乎没有预料到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黑暗悲剧中自己也将成为一个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参与者。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亲自指挥着军队,而迈克尔·尼基季奇·沃尔孔斯基和维尔布瓦元帅则是她的参谋长。

1762年7月9日星期五,就在叶卡捷琳娜大帝被宣布为俄罗斯帝国的独裁者时,彼得三世还像往常一样,在奥拉宁鲍姆的阅兵场上操练荷尔斯泰因士兵。早饭后,彼得三世叫人准备了六套大马车,把他和侍从送到彼得霍夫去。在彼得霍夫,彼得三世要见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开始命名日的庆祝活动。这次陪同彼得三世的有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罗曼·拉罗诺维奇·沃龙佐夫伯爵、陆军元帅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和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舒瓦洛夫、纳鲁伊什金、副首相亚历克修斯·米哈洛夫斯基·戈利岑、普鲁士大使威廉·伯恩哈德·冯·戈尔茨男爵、尼基塔·特鲁别茨科伊、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梅利古诺夫将军、米哈尔·伊斯梅洛夫将军、伊万·西奥德、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安德烈·古多维奇、秘书德米特里·瓦西列维奇·沃尔霍夫、秘书奥尔苏菲耶夫·亚当·瓦西里耶维奇、伊丽莎白·罗曼诺芙娜·沃龙佐娃及显贵们的妻儿。大约在1762年7月9日10时,整个队伍出发去彼得霍夫。由于彼得三世忘记下命令,整个队伍没有骠骑兵护送。然而,他们一路上却谈得十分愉快。由于彼得三世讨厌所有的礼节,为他们省去了很多时间。这群快乐的伙伴不到两个小时就从奥拉宁鲍姆赶到了彼得霍夫。将近1762年7月9日12时,马车停在了蒙普莱瑟夫馆的门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和侍女们本应在那里等候彼得三世,以便在他的命名日向他表示祝贺。想象一下,当发现城堡空无一人的时候,大家是多么惊慌失措。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不见了,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逃走,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彼得三世顿时慌了神,他穿过庭院来到亭子前,搜遍了所有的房间,翻出抽屉和碗柜,往床下、床垫下及其他任何不可能的藏身之处窥视,并对着形影不离的安德烈·古多维奇不停地尖叫:“我不是经常告诉你她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吗?”大约有半个小时,场面一片混乱。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最后,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自荐前往首都,以获取确切信息。尼基塔·特鲁别茨科伊和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舒瓦洛夫是趋炎附势的人,后悔跟错了人,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了失败的事业上。他们请愿陪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一同前往首都。这些老谋深算的人,一定已经猜到了真相。当他们到达老冬宫时,叶卡捷琳娜大帝正要骑上战马。在这一时刻,诚实但缺乏自信的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似乎做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开始敷衍地责备叶卡捷琳娜大帝拿起武器反抗彼得三世。于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很快就把胆小的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带到了宫殿的阳台上,指着下面一群吵吵嚷嚷的人民,使他安静下来。“把你的消息告诉他们,先生,”叶卡捷琳娜大帝傲慢地叫道,“是他们在这里发号施令。我只是服从他们的命令。”听了这话,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的防线完全崩溃了。受到折磨的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被带到他在城里的住所,一直被监禁在那里,直到叶卡捷琳娜大帝回来。当天晚上,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请求被神圣而不可思议的天意推上了皇位——最仁慈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解除他所有的职务,并允许他在隐居中度过余生[17]。尼基塔·特鲁别茨科伊和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舒瓦洛夫并没有像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那样。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离开首都之前,他们在喀山大教堂愉快地向叶卡捷琳娜大帝宣誓效忠。

在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尼基塔·特鲁别茨科伊和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舒瓦洛夫离开后不久,彼得三世就得到了政变的确切消息。彼得三世从自己套房的最前面向海边走去,并让随从们准备一艘单桅帆船、一艘游艇和单层甲板的大帆船,以备不时之需。在那里,彼得三世把一艘小艇泊在岸边。这时,彼得三世看见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卫队炮兵团的伯恩霍斯特中尉刚刚从圣彼得堡给彼得霍夫带来一些烟花[18]。在回答询问时,伯恩霍斯特中尉宣称,离开首都的时候,他听到一阵巨大的骚动,看到许多士兵带着出鞘的武器跑来跑去。士兵们向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敬礼。但他对这件事没怎么注意,只是按照命令把烟花拿到彼得霍夫那里。所有的情况都已经明朗了。很确定的是,阴谋政变发生了。为了保护自己,彼得三世和大臣们开始采取明确而有力的手段。举行了一次会议后,一些副官和勤务兵被派往圣彼得堡和彼得霍夫之间的所有十字路口,切断了这两个地方之间的一切通讯。涅洛夫上校被派往喀琅施塔得,从那里的守备部队中调集三千人,并用单桅船和小艇把他们送到彼得霍夫。科斯托马罗夫副官和米哈尔·伊斯梅洛夫奉命前往圣彼得堡,从那里调来仍被认为忠心耿耿的阿斯特拉罕和因格里亚两个团[19]。彼得三世还派了一名马夫去奥拉宁鲍姆,命令驻扎在那里的荷尔斯泰因军团立即向彼得霍夫进军。彼得三世打算在彼得霍夫誓死捍卫。就在这个时候,为了换掉彼得三世那身黑鹰骑士团的普鲁士制服,一套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卫兵的制服和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命令一起送到了彼得三世的手上。然后,彼得三世叫人把德米特里·瓦西列维奇·沃尔霍夫叫来,吩咐那个干练的秘书向六个抄写员口授必要的法令和宣言。而彼得三世自己则在运河下游的花园里,沿着运河边的林荫大道踱来踱去,消遣时光。所有会用笔的人都被召来开始工作。很快就能看到有几十个抄写员在桌子上抄写着法令。下午,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把法令交给彼得三世签字。然而,这些文件没有一份被送到了目的地。因为送信的骠骑兵被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侦察兵俘虏了。与此同时,彼得三世也得到不少建议。不幸的是,所有的意见都不一样。一方面,勇敢的老元帅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建议彼得三世带着一小队显要人物到圣彼得堡去,到人民和卫兵面前露面,并劝他们重新效忠。另一方面,安德烈·古多维奇和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梅利古诺夫认为这个计划太危险而拒绝了。他们说,这会危及彼得三世的人身安全。毫无疑问,他们是对的,彼得三世自己也同意他们的观点,从而结束了这场争论。“我做不到,”彼得三世叫道,“我不信任皇后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她可能会让他们侮辱我。”接着,威廉·伯恩哈德·冯·戈尔茨建议彼得三世到纳尔瓦去,那里驻扎着一部分准备参加丹麦战争的军队。彼得三世命令拉里翁·奥什钦立刻派五十匹最好的马到彼得霍夫去。其他人又让彼得三世带上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的军队退到他的荷尔斯泰因公国去。最后,他们决定派彼得·德维耶和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到喀琅施塔得去收回涅洛夫上校接受的命令。大家应该还记得,涅洛夫上校曾被派往岛上的喀琅施塔得,从那里调回三千名士兵来保护彼得三世。彼得·德维耶将军和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奉命为彼得三世守住喀琅施塔得。

1762年7月9日16时,彼得·德维耶将军开始出发,于1762年7月9日18时到达目的地——喀琅施塔得。在涅洛夫上校到来之前,喀琅施塔得那里没人知道圣彼得堡发生政变的任何事情。涅洛夫上校也没有什么可说的。1762年7月9日19时,西奥多·卡廷科夫带着在首都的伊万·卢基扬诺维奇·塔雷津海军上将给司令古斯塔夫·努姆斯将军下达的密令来到喀琅施塔得。根据这个密令,古斯塔夫·努姆斯将军既不能允许任何人进入喀琅施塔得,也不能允许任何人离开喀琅施塔得。古斯塔夫·努姆斯将军很困惑,但又急于履行他的职责。于是,古斯塔夫·努姆斯将军向彼得·德维耶隐瞒了这个密令,但无法隐瞒西奥多·卡廷科夫到来的事实。当古斯塔夫·努姆斯将军受到彼得·德维耶和伊万·谢尔盖耶维奇严密盘问时,则声称对首都的情况一无所知。

1762年7月9日20时,彼得·德维耶派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给彼得霍夫的彼得三世带回一份报告。报告里暗示喀琅施塔得的指挥权还是掌握在彼得三世的手中。然而,1762年7月9日21时,伊万·卢基扬诺维奇·塔雷津上将亲自出现在喀琅施塔得。叶卡捷琳娜大帝专横地命令伊万·卢基扬诺维奇·塔雷津上将接管喀琅施塔得要塞的指挥权。彼得·德维耶立刻被逮捕了。整个在喀琅施塔得的部队都兴高采烈地向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宣誓效忠[20]。

1762年7月9日22时,口袋里揣着彼得·德维耶报告的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到达彼得霍夫。伊万·谢尔盖耶维奇是彼得三世众多信使中唯一回到他身边的。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发现,在他离开的六个小时里,彼得霍夫的情况变得更糟了。彼得三世的侍从大大减少了。彼得三世的副官和勤务兵分散在四面八方。普鲁士的大使威廉·伯恩哈德·冯·戈尔茨男爵已经动身去奥拉宁鲍姆了。其余的人不是懒洋洋地在院子里溜达,就是睡在花园的长椅上。为了应对俄罗斯帝国人对他们的进攻,刚从奥拉宁鲍姆回来的荷尔斯泰因部队躲到了动物园——大家对这一事实持谨慎态度,不让彼得三世知道。他们显然只是一种装饰,起不到防御作用。彼得三世本人非常不安,在运河边的巷子里走来走去。彼得三世把彼得·德维耶的报告念给周围那一小群焦急不安的朝臣听。在纳尔瓦那五十匹快马还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彼得·德维耶的报告决定了彼得三世的行动方向。他们必须去喀琅施塔得,至少还能看到一点希望。因为喀琅施塔得能给他们一点安全感[21]。

1762年7月9日23时,彼得三世坐着单桅帆船被送到一艘备好的大帆船上。彼得三世、大部分的宫廷贵妇们,还有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和安德烈·古多维奇坐着大帆船,其余的人都坐着游艇跟在后面。当在单桅帆船上就座后,彼得三世命令荷尔斯泰因的军官们把部队撤回奥拉宁鲍姆,并静候在那里。天气很好,风向也很好,1762年7月10日1时,彼得霍夫的舰队到达了喀琅施塔得,但港口被水栅关闭了。大帆船在离堤坝三十步远的地方抛锚。他们放下一只小船,把彼得三世、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和另外两三个人送到要塞。但在堡垒上值班的海军见习军官米哈伊尔·科朱可夫警告船不要靠近,否则他会开枪[22]。彼得三世以为米哈伊尔·科朱可夫的威胁只是执行自己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城堡的命令。于是,彼得三世站在船上,把披风扔到一边,露出佩戴在胸前的圣安德烈的蓝色缎带,大声叫着:“你不认识我吗?我是沙皇彼得三世!”“我们再也没有沙皇了,”米哈伊尔·科朱可夫回答,“叶卡捷琳娜大帝万岁!叶卡捷琳娜大帝现在是我们的女皇,她命令我们不许任何人进入。再向前一步,我们就开火!”于是一种恐惧袭上了彼得三世的心头。彼得三世吓得魂不附体,急匆匆地回到大帆船上。

一回到船上,彼得三世冲进座舱,晕倒在肥胖的伊丽莎白·罗曼诺芙娜·沃龙佐娃的怀里。接着,大帆船又停了下来。在等待彼得三世恢复意识的时候,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平静地在甲板上踱来踱去,安抚吓坏了的太太们。经验丰富的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是三次政变的英雄和受害者。此时,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清楚地知道,一切都完了。1762年7月10日4时,大帆船到达了奥拉宁鲍姆。大家认为这里比彼得霍夫更安全。因为从彼得霍夫被送回的荷尔斯泰因人躺在那里。那艘小艇一听到警报就起航,离开大帆船,回到了彼得霍夫。

上岸后,彼得三世放弃了一切。彼得三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拯救朋友们。直到最后一刻,彼得三世还是显露出了那特有的善良本性。彼得三世泪流满面地命令普鲁士大使威廉·伯恩哈德·冯·戈尔茨男爵到圣彼得堡去,因为彼得三世再也不能保护普鲁士大使威廉·伯恩哈德·冯·戈尔茨男爵了。然后,彼得三世让私人马车尽可能多地把太太们送走。然而,伊丽莎白·罗曼诺芙娜·沃龙佐娃拒绝离开彼得三世。接着,彼得三世告诉管家把所有的家仆都打发走,因为他不再需要他们了。交代完这一切,彼得三世就昏倒在用“蓝色地图集”装饰的小房间的沙发上。这间小房间的墙壁是由现在伤他最深的妻子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亲手装饰的。恢复知觉后,彼得三世立马叫人拿来笔、墨水和纸,用法语[23]低声下气地给叶卡捷琳娜大帝写一封道歉信,并表示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的皇位。虽然布尔哈德·克里斯托夫·冯·明尼希和安德烈·古多维奇认为即使是投降也比这种自暴自弃要好,但这封信还是交给了副首相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由他负责交到叶卡捷琳娜大帝手里。在通往彼得霍夫路上的瑟吉夫斯基修道院,德米特里·阿历克谢耶维奇·戈利岑遇见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德米特里·阿历克谢耶维奇·戈利岑把信递给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但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甚至都不屑回话[24],只是冷冰冰地对他说,为了国家的福祉,她现在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三十六小时以前,这样的信也许还可以接受,可是现在,这封信只给了她已经拥有的一半。于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副首相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向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宣誓效忠。与此同时,副首相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把喀琅施塔得远征失败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

在等待答复无果之后,彼得三世匆忙地用铅笔写了第二张便条[25],并把便条交给自己的副官米哈尔·伊斯梅洛夫,让他带给叶卡捷琳娜大帝,乞求叶卡捷琳娜大帝给自己留一条命,并提出如果安德烈·古多维奇和伊丽莎白·罗曼诺芙娜·沃龙佐娃能和自己一起去,他愿意退位去荷尔斯泰因。“我给您带来了这个消息,陛下,”米哈尔·伊斯梅洛夫说,“因为我知道这是真诚和自愿的,同时也因为我希望借此把我的国家从内战的恐怖中拯救出来。”“很好,”叶卡捷琳娜大帝回答,“我接受这个提议,但我必须要书面形式的退位声明。”米哈尔·伊斯梅洛夫于是起草了一份文件,请彼得三世签字。文件以彼得三世的名义,用低三下四的字眼表达了退位的意思。在这份文件中,不幸的彼得三世宣称,他对统治期间的俄罗斯帝国的衰败负有全部责任,他完全没有能力统治这个国家。这份文件的结尾是:“因此,经过冷静的、自由的思考,在此向整个俄罗斯帝国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永远放弃对俄罗斯帝国的统治权……我向上帝发誓,在任何时候,我也不会寻求任何人的帮助来恢复皇位。”这种退位方式无疑是最典型的自卑表现。米哈尔·伊斯梅洛夫、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戈利岑和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立刻把这份文件带到奥拉宁鲍姆,请彼得三世签字。米哈尔·伊斯梅洛夫发现,彼得三世在自己的私人房间里,双手抱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小桌旁。彼得三世对面是姨妈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画像。彼得三世将要失去的皇位,正是眼前的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给他的。德米特里·阿历克谢耶维奇·戈利岑和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留在前厅等待。“你看,同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谈判并不困难,”米哈尔·伊斯梅洛夫走进房间得意地说,“她想和你友好相处。如果你自愿退位,可以不受干扰地隐居在荷尔斯泰因。”然而,彼得三世尽管惊慌失措,但还是犹豫了一会儿,不愿签署这样一份可耻的退位书。然而,当米哈尔·伊斯梅洛夫失去耐心,威胁要逮捕他,并惩罚他时,彼得三世做出了让步。就这样,在逼迫下,彼得三世放弃了皇位。德米特里·阿历克谢耶维奇·戈利岑和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立刻把这个消息传给了已经到达彼得霍夫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

[1]起初,有人提议在冬宫的私人房间里捉拿彼得三世,就像二十年前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捉拿安娜·伊万诺芙娜和她的四个孩子一样,但这个计划因太危险而被放弃了。——《档案》,第25卷,第415页。——原注

[2]根据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的说法,彼得三世说如果普鲁士国王拒绝接受这个仪式,他——彼得三世——可能会推迟举行这个仪式。——原注

[3]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公函》。——原注

[4]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公函》。——原注(www.xing528.com)

[5]1762年6月6日,罗伯特·默里·基思写给布特的公函,大英博物馆,补稿。——原注

[6]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公函》——不像许多法兰西王国作家错误地认为的那样,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离开巴黎并不是因为他预见并害怕即将到来的政变,而是出于对舒瓦瑟尔的命令的服从,这位舒瓦瑟尔曾不允许他先去拜访荷尔斯泰因的乔治·路德维希。——原注

[7]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公函》。——原注

[8]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奇科夫:《拉祖莫夫斯基家族》,卷1。——原注

[9]安德烈·博洛托夫:《笔记》。——原注

[10]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奇科夫:《拉祖莫夫斯基家族》。——原注

[11]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远古以来的俄国史》。第25卷,第1章。——原注

[12]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索洛维约夫和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说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所用的交通工具是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几周前提供的马车,这是不真实的。——原注

[13]即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又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14]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女皇即叶卡捷琳娜大帝,有些译法依英语转写(Catherine II或Catherine the Great)而称呼她为凯瑟琳二世或凯瑟琳大帝。

[15]罗伯特·默里·基思:《公函》。——原注

[16]几乎唯一的受害者是荷尔斯泰因乔治·路德维希,在准备逃离首都去警告彼得三世时,被士兵抓住了,受到了一些粗暴的对待。叶卡捷琳娜大帝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把他囚禁起来,而她的党羽则把他的房子从地窨子拆到阁楼。

[17]然而,据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说,首相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表现得像古罗马共和主义者那样有尊严,宣称只要彼得三世活着,他永远不会背弃自己对彼得三世许下的誓言。事实上,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太感激伯父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了,以至于无法用公正的眼光看待曾经给予她很多帮助的伯父的行为。——原注

[18]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巴索夫:《叶卡捷琳娜大帝》第2卷,第41页。——原注

[19]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巴索夫:《叶卡捷琳娜大帝》第2卷,第42页到第43页。——原注

[20]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巴索夫:《叶卡捷琳娜大帝》,第44页到第50页。——原注

[21]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巴索夫:《叶卡捷琳娜大帝》,第47页到第49页。——原注

[22]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巴索夫:《叶卡捷琳娜大帝》,第51页到第52页。——原注

[23]1762年6月29日下午,叶卡捷琳娜大帝在彼得霍夫给参议院的信中也是在同一天下午写的。请参照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巴索夫:《叶卡捷琳娜大帝》。——原注

[24]后来她讽刺地说这封信是“非常令人感到受宠若惊”。——原注

[25]叶卡捷琳娜大帝给元老院的信。——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