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豹子川:历经时光变迁,焕发新活力

豹子川:历经时光变迁,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光流逝,社会在进步,豹子川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贫瘠荒凉的老环境被人丁兴旺、文化气息浓厚的新环境所代替。张家岔那块大操场上正在兴建豹子川小学,在校生已达百余人,她是现代文化的起点,会继续改变着这条山川。主人的政治心态和文化素质一目了然,可以认为是豹子川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吧!现在的豹子川,今非昔比,每隔三五里,不是歌舞厅就是俱乐部或卡拉OK屋。

豹子川:历经时光变迁,焕发新活力

在东华池我们决定要去豹子川当年二大队营地。早晨太阳末出山,身感寒气袭人,来西安时那套装束此时已感到不适应,因为回访心急竟把豹子川“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气候特征忘了。但顶一会,太阳一出山气温很快就升高了。自愿随我们去当向导的是一位大专毕业生李世君。车子向北驶入豹子川石子公路,路面坎坷不平,弯弯曲曲,晃来晃去,虽不舒服,但这是一大变化呀!沿着公路向生活数年的家园疾驰。这道川、这条路对我们来说是太熟悉了,我们在这条路上步行数百里,披星戴月去背过粮,生产建校时六十四个人合抬一根大木料,进校出校走的都是这条路。但过去是靠两只脚丈量里数,如今乘车前往,看到沿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这条公路的开通,老百姓才有了致富之门。

相别五十载,故人今又来。每个人两眼都不停地搜索着公路两旁的山岭和村落,引发了从前的记忆。看到一个新村庄,李世君告之,这是新迁来的兄弟七个之家,一排排的窑洞,错落有序,葱林成行,相映成荫,占据了长长的山脚,建成了一个小而美的新村落,空气清新,环境寂静,长年安居倒也自在。李世君告诉我们,现在讨媳妇不再要彩礼了,而是要窑洞。一般两孔窑是新婚夫妇单独居住,四孔窑便是和父母一起居住,如果一排六孔,那便是多了一个儿子。建石窑每孔约一千五百元,一般人家是可以拿得出来的。石窑洞经久耐用,无坍塌危险,冬暖夏凉,便于装修,可以雕花绘画,反映当地风貌。

时光流逝,社会在进步,豹子川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贫瘠荒凉的老环境被人丁兴旺、文化气息浓厚的新环境所代替。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上组织开发这些贫瘠的山川,移来两个大队、二千多人口,从人口上来说这比当年二大队人数还多哩。人是最宝贵的,是扎根当地的主人,有了人可以改变一切。张家岔那块大操场上正在兴建豹子川小学,在校生已达百余人,她是现代文化的起点,会继续改变着这条山川。

数十里的山川里,白杨参天山楂成林,许多荒坡垦为良田,林场从四面八方招来工人,成为豹子川的主体,林场管理进行改革,规定每人承包一亩田地,每年交费八十元,其余归己。工人们除耕种玉米外,还大量种植葫芦瓜,这种经济作物每斤瓜籽可卖到五六元钱。山楂却大不相同,收获之后,一斤只能卖到两角钱,仅靠“手扶”运不出去,找不到市场,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山楂成了野果,谁摘归谁,有的树无人问津,就让它们烂掉。主食仍以玉米为主,配些糜谷和蔬菜土豆等,面粉较少,五六斤玉米换一斤面粉,所以许多人家很少吃面食

兴致最浓的是回访“旧居”和“岩下卧床”。但时过境迁,面目全非,原五队的三人,顺西山脚找五队队址,由于爬错了山坡,找到了六队营地,六队南邻就是五队,东找西找,找到一棵大榆树,想起来打窑洞时把这棵小榆树留在九班窑洞口,五十年后它果然长成大树了,树身粗大,枝叶茂盛,居然成了唯一的历史见证。榆树的上边就是队部,爬上去看到两面套窑,还有一个小土炕躺在那里,才断定是当年五队队部队干部杜培梅、张益三、苟成富、王序卿及文书通信员都住在这里。窑洞门窗全无,窑壁脱落,窑脸坍塌,窑身缩短。窑前休闲的小平地杂草丛生,饭厅课堂已无踪影,这里成了放牧的好地方。但有人住的窑洞算是例外,有一家就住在半山上原二队的一排窑洞里,鸡鸭成群二犬守家,牛羊满圈,一片宁静舒心的气氛,他家是从志丹县搬来的,来后选择了这排旧窑洞,经过整修为儿子办了喜事,仅结婚就花去两万元。摆设接近现代化,组合家具,大小沙发毛毡作席,绸被成罗,窑壁上贴满了毛主席、邓小平和十大元帅的像,还贴有改革开放的画张。主人的政治心态和文化素质一目了然,可以认为是豹子川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吧!劳动人民心向党,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会一年比一年好。

李荣生回访了当年的“岩下卧床”,他在这床上度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岁月,现拍照下来作纪念。

现在的豹子川,今非昔比,每隔三五里,不是歌舞厅就是俱乐部或卡拉OK屋。原来的深山老林,如今换了人间。时代变迁,故人难忘,我们同学邱治水、殷继光等,为了建设校园而献身,他们已在烈士陵园里长眠了半个世纪。陵园坐落在张家岔的山脚下,我们找到了两位烈士的墓地,怀着深情静默沉思三鞠躬,邱、殷二位同学安息吧!你们的名字载入了史册,会流芳后世。

回访家园,触景生情,联想翩翩,激情之下,高声吟唱:

一床棉被一袋盐,两袖清风入山涧。

野菜土豆黄米饭,一线难买无文钱。

挖窑开荒烧木炭,苍芜人稀建家园。(www.xing528.com)

日间奋战夜来雨,河边岩下有铺眠。

恶狼花豹已无踪,孤榆昂首将客迎。

山楂压枝红染天,古柳亦然笑春风

水声乐曲唱不尽,四围山色映天星。

旧地情深隔不断,银发故人又此行。

回访返回,心愿足矣,但新的心声又触景而生。五十年变迁,不短也不长,照此下去,实令人惋惜,幸存的那些旧物,虽已是残垣断壁,但还可以收拾,经七分校几千人创造的成果再任凭风吹雨打,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很可能就在大地上消失了。全面恢复实属不可能,如能修复一角,搞出个缩影,似乎应该是可能的。保留一个艰苦奋斗、弘扬传统、爱我中华的教育基地那该多好啊!这算是一点感想,诚望能够对七分校的旧址美化一下,这是我们共同的意愿,如果能够起一层浪花,也算是得到了安慰,我们殷切地期盼着!期盼着!

【注释】

[1]五同学为展光、贾文海、冯国刚、李荣生、冯战军。

[2]“三战三捷”,是西北战场上打击胡宗南部三次战役,即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运动战和蟠龙攻坚战,均取得大胜。

[3]指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