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岛国日本:混合信仰演变与文明转变

岛国日本:混合信仰演变与文明转变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本的民族中,混合了三种成分。早期的日本人满足于灵魂信仰、图腾制度、祖先崇拜与性崇拜等宗教需求。最早的日本宗教系源于祖宗崇拜。公元522年,佛教传入中国500年的后,继传日本,随即急速发展并风靡日本。尽管有如此多彩多姿的文明人杰作,以及佛教对德性的教诲与倡导,但在圣德太子驾崩后30年内,日本却爆发巨大危机。至此,日本由松懈的宗族结合与半封建首长制急速地转变至密切结合的君主国。

岛国日本:混合信仰演变与文明转变

种族成分——早期文明——宗教——神道——佛教——艺术的开端——大改革

日本民族的起源,和其他民族一样,失落于理论的宇宙星云的中。在日本的民族中,混合了三种成分。其一为原始的白色种族——虾夷族(Ainus),在新石器时代即从黑龙江(Amur River)一带进入日本;其二为黄色的蒙古种族,这是在公元前第7世纪由朝鲜进入日本;其三为黑褐色的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种族,由南边的岛屿渗入日本。在日本,如同其他地区一般,在建立同语言创造新文明的新种族型态的几百年前,即曾出现复杂的种族混合。迄今为止,种族混合仍未完全,这可由高、瘦、长头的贵族,与矮壮、宽头的百姓的间显明的对照得到明证。据4世纪中国历史的记载,曾描述日本人为“倭人”,并且说,“彼等既无牛也无野兽;彼等依其身份地位而纹其脸;彼等仅穿着由一片布所织的衣;彼等仅有矛及以石、铁为尖的弓箭;彼等不穿鞋,守法而多妻,嗜烈酒而长寿……妇人涂粉红于其身”。记载又说,“日本没有小偷,争讼的事不常见”,文明尚未开始等等。入日本籍的美国作家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以其溺爱敏锐的眼光,把早期的日本绘成不为剥削与贫穷所沾的伊甸园。Fenollosa则形容其为独立的士兵与绅士们组成的农民。公元第3世纪由朝鲜传入了手工艺,并且很快地有了同业的组织。在自由的艺匠下面,即为数可观的奴隶阶级。这些奴隶是由监狱与战场中征集而来。当时的社会组织兼有封建与部落的色彩,有些农民投靠拥有封地的贵族,并在他们的土地上耕种。每一家族均有其惟我独尊的家长。而其政府组织则带有原始的松弛且极其微弱。

早期的日本人满足于灵魂信仰、图腾制度、祖先崇拜与性崇拜等宗教需求。举凡天上的星辰,原野的植物昆虫、草木、鸟兽与人类——处处均有灵魂。无数神祇在人的住宅上空徘徊,并在灯火的火焰与光辉中飞舞。往昔人们借炙烙龟壳与鹿骨占卜,并由专人在上面用火烙壳骨而产生花纹。据中国古史记载,“彼等施占卜以探究祸福并预测可否出海或远行”。人们畏惧并礼敬死者,惟恐死者的作祟在世上产生更多祸害;死者生前遗物大多殉葬——诸如男人的刀剑与女人的镜台,甚至人们每日在祖宗灵位前供奉佳肴并施礼拜祭。人们献祭品常被用来求神制止豪雨或保佑建筑与城池的坚固;而贵族去世时其仆人偶尔也殉葬,使其能追随侍候于九泉之下。

最早的日本宗教系源于祖宗崇拜。神道(Shinto)有三种仪式:即家庭祖宗的家祭,宗族祖宗的社祭,与皇家祖宗及创始神的国祭。皇家圣祖每年有7次祭典,由天皇或其代表主祭。同时,每当国家从事重大事件时举行,如攫取中国的山东(1914年)。神道不需教条,不需精密的仪式,亦不需道德的准绳;神道无特殊僧侣,无关于天国与不朽性的抚慰教义;其只要求于其忠实信徒者仅是偶尔朝圣进香,并对祖先、天皇及历史表示虔诚敬意。神道曾经有一段时间因太不重视对信徒的报偿与需求而遭到挫折。(www.xing528.com)

公元522年,佛教传入中国500年的后,继传日本,随即急速发展并风靡日本。其之所以如此顺利,主要有两个因素:即人民的宗教需求与国家的政治需求。因为那并不是释迦佛教抱持神祇不可知论的、悲观的、严守德行的清教徒生活和梦想在极乐中圆寂的主张,而是阿弥陀(Amida)及观音(Kwannon)诸神的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才重视欢欣热闹的宗教礼仪(菩萨诸神除外)及个人的永生。尤其是该教谆谆勉励人以孝顺、和平及服从等德行,使人民顺从他们的政府,并且他们的态度极为庄重圣洁,使人无以抗拒;并给予被统治者希望与安慰,从而使其满足于一己的命运;又以似诗的神话祷告戏剧似的多彩多姿的盛典,来补偿散文似的日常劳苦的生活;同时使人民的感情与信仰得到调和。政治家对此极表欢迎,视为社会秩序源泉及国家的基础。

我们不知到底是基于政治才能或者是由于虔诚,而能使佛教在日本盛行。公元586年。当用明天皇(Emperor Yomei)驾崩时,有两大敌对世族以武力争夺继承权。惟两者在政治上均致力于新的佛教信条。据说,圣德太子出生时手握圣者遗物,而导致佛教信徒的胜利,他确立推古皇后(Empress Suiko)登基,并使东赢三岛在皇太子的治理下长达29年(公元592—621年)。圣德太子广筹款项,兴建佛寺,鼓励并支持佛教僧侣,颁布佛教伦理为国法,大体上而言,变成日本佛教的阿育王(Ashoka)。他保护艺术与科学,并自中国与朝鲜输进艺人与工匠;他编纂历史,大兴绘画,并监督建造法隆寺(Horiuji Temple),该寺是日本艺术上最古老而尚残存的杰作。

尽管有如此多彩多姿的文明人杰作,以及佛教对德性的教诲与倡导,但在圣德太子驾崩后30年内,日本却爆发巨大危机。一位充满野心的贵族中臣镰足(Kamatari)勾结中大兄皇子(Prince Naka)发动宫廷政变,使日本的政治历史显见改变,史学家称的为大化革新(Great Reform 645)。皇太子遭受暗杀,一位年老的傀儡被推出登基,镰足俨然以摄政自居。虽然后来中大兄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亦即为天智天皇(Empreor Tenchi),但却把日本政府带向专制的帝国政权。君主的权力由原仅为对宗族的领导权而扩增至对每位担任公职官员的庞大授权。所有地方长官由君主任命,所有税收径向君主缴纳,举国的下莫非王田。至此,日本由松懈的宗族结合与半封建首长制急速地转变至密切结合的君主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