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家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教育家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鹤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强调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一生主要从事于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教育家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陈鹤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强调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园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强调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园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强调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园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儿童智力是在游戏中、作业中、劳动生活中、自然社会中获得基本知识的累积。因此教师们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1]

儿童智力是在游戏中、作业中、劳动生活中、自然社会中获得基本知识的累积。因此教师们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1]

儿童智力是在游戏中、作业中、劳动生活中、自然社会中获得基本知识的累积。因此教师们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1]

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建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在教学上主张游戏化,认为“教师们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以此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多方面发展儿童的能力。这也是他给幼儿教师的一种建议。

正如陈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娱乐和游戏对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它可以给儿童丰富的经验,它也可以给儿童学习怎样控制情绪和怎样与人相处,还可以发展身体的技能,启发儿童的智力”。那么具体来说,游戏对儿童有着怎样的作用呢?一是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二是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三是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四是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以培养儿童做人的高贵品质,如合作、诚实、勇敢等。此外,游戏还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如判断力、知觉力、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心、冒险心,都可以从游戏中渐渐养成。由此可见,要让幼儿乐学、爱学、自主学,就要让游戏与幼儿的活动内容相结合,让游戏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知识的学习充满活力与魅力。

1.利用游戏创设教学环境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游戏化,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尽快地融入学习中去。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调动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环节中来,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就可以将游戏利用起来。

(1)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游戏。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的学习,教师不妨将其与游戏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展示,为幼儿的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比如,某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开展了以促进幼儿双脚弹跳力为目的的体育实践活动,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轻松地展开,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让幼儿模拟参观幼儿园的游戏主题。

这位老师先是通过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打开想象的翅膀,把幼儿带入想象的空间。接下来,或让幼儿通过自己掌握的常识模拟一些小动物,或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幼儿一些小动物进行选择。接着,在老师提前选择的音乐中,幼儿开始了欢快的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完成动作,实现教学目标,这位老师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分别设计了小青蛙找妈妈、大象走路、小鸭子散步、小青蛙跳荷叶四个环节,让幼儿通过几个小游戏的环节,初步掌握“双脚跳”的主要动作要领:双脚起跳,然后双脚落地,再然后起跳时蹬一下地,然后落地时缓缓屈膝。这样的游戏设计,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将游戏活动依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创新。

借助游戏创设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进行一定的改编。幼儿教师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为游戏注入新的生命力,即删除与教学目标不相符或不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内容,加入一些与幼儿生活实际或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的内容,以此让游戏发挥创设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

游戏改编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合对游戏进行处理,即将几个游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针对组合后的游戏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幼儿教师还可以对游戏进行拓展,即在尊重游戏全貌,保持游戏完整性的同时,依据教学目标,为游戏添加合适的内容,比如某教师基于幼儿对游戏“木头人”的喜欢,依据教学目标,对游戏的歌谣内容进行拓展和改编,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游戏运用于教学的注意事项

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即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式时,要注意其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并且要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要让幼儿把掌握的知识用于游戏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使游戏的设计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

其次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即游戏的规则要有激励性、可控性,游戏的过程要重视参与性和合作性。幼儿教师要清楚开展游戏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能使游戏活动收到实效,游戏规则要明确。如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就要介绍清楚游戏的规则、要求,包括奖罚细则等。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游戏规则的激励性和可控性,以达到教学效果。

最后要遵循评价性原则。教师要明确,游戏既然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就一定要有其评价的方法和理论。教师在运用游戏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侧重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重视对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包括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的积极程度,还包括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以及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此外,教师在游戏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智慧与闪光点,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促使游戏活动的展开向更高层次发展,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设计游戏应注意科学性和教育性。

幼儿教师选择游戏时要做好甄别。由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来源比较广泛,一些幼儿游戏可能或来源于民间,或经历过口头的传播。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筛选游戏,也要充分考虑到游戏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将游戏中一些不太健康的因素删除。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首先要考虑到游戏的科学性。幼儿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游戏所发挥的教育意义,因此游戏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其次,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还要考虑其教育性。游戏的教育意义,一是体现在教师对游戏的选择上,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教育意义;二是体现在游戏内容的科学合理上,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立足于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选的时候就要具有慧眼,一定要选择有积极作用的游戏,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注意将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

尽管幼儿喜欢游戏,运用游戏辅助幼儿教育,有利于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游戏是幼儿教师实施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紧紧围绕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游戏和开展游戏。教师要注意,游戏的引入旨在通过游戏的趣味化、多样化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突出教学目标,反而要注意将其过程加以弱化。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幼儿健全性格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保护,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保护幼儿的想象力,要有意识地隐去统一的教学目标,给幼儿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某教师在幼儿绘画课上,围绕“欢乐的曲线”这一主题,设计了让幼儿手持一段彩色飘带,在音乐中跳舞的游戏,当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时,其他的幼儿去记录所看到的曲线的运动轨迹。在实际的记录中,幼儿呈现出来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动态的小鱼,或是长长的水草和清清的小溪,或是飘逸的白云。

这样的游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更多。

因此,让游戏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让幼儿的童年五彩缤纷,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里收获成长与进步。

【注释】

[1]陈鹤琴.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M].陈鹤琴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建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在教学上主张游戏化,认为“教师们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以此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多方面发展儿童的能力。这也是他给幼儿教师的一种建议。

正如陈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娱乐和游戏对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它可以给儿童丰富的经验,它也可以给儿童学习怎样控制情绪和怎样与人相处,还可以发展身体的技能,启发儿童的智力”。那么具体来说,游戏对儿童有着怎样的作用呢?一是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二是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三是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四是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以培养儿童做人的高贵品质,如合作、诚实、勇敢等。此外,游戏还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如判断力、知觉力、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心、冒险心,都可以从游戏中渐渐养成。由此可见,要让幼儿乐学、爱学、自主学,就要让游戏与幼儿的活动内容相结合,让游戏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知识的学习充满活力与魅力。

1.利用游戏创设教学环境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游戏化,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尽快地融入学习中去。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调动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环节中来,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就可以将游戏利用起来。

(1)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游戏。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的学习,教师不妨将其与游戏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展示,为幼儿的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比如,某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开展了以促进幼儿双脚弹跳力为目的的体育实践活动,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轻松地展开,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让幼儿模拟参观幼儿园的游戏主题。

这位老师先是通过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打开想象的翅膀,把幼儿带入想象的空间。接下来,或让幼儿通过自己掌握的常识模拟一些小动物,或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幼儿一些小动物进行选择。接着,在老师提前选择的音乐中,幼儿开始了欢快的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完成动作,实现教学目标,这位老师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分别设计了小青蛙找妈妈、大象走路、小鸭子散步、小青蛙跳荷叶四个环节,让幼儿通过几个小游戏的环节,初步掌握“双脚跳”的主要动作要领:双脚起跳,然后双脚落地,再然后起跳时蹬一下地,然后落地时缓缓屈膝。这样的游戏设计,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将游戏活动依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创新。

借助游戏创设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进行一定的改编。幼儿教师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为游戏注入新的生命力,即删除与教学目标不相符或不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内容,加入一些与幼儿生活实际或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的内容,以此让游戏发挥创设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

游戏改编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合对游戏进行处理,即将几个游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针对组合后的游戏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幼儿教师还可以对游戏进行拓展,即在尊重游戏全貌,保持游戏完整性的同时,依据教学目标,为游戏添加合适的内容,比如某教师基于幼儿对游戏“木头人”的喜欢,依据教学目标,对游戏的歌谣内容进行拓展和改编,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www.xing528.com)

2.游戏运用于教学的注意事项

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即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式时,要注意其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并且要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要让幼儿把掌握的知识用于游戏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使游戏的设计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

其次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即游戏的规则要有激励性、可控性,游戏的过程要重视参与性和合作性。幼儿教师要清楚开展游戏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能使游戏活动收到实效,游戏规则要明确。如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就要介绍清楚游戏的规则、要求,包括奖罚细则等。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游戏规则的激励性和可控性,以达到教学效果。

最后要遵循评价性原则。教师要明确,游戏既然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就一定要有其评价的方法和理论。教师在运用游戏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侧重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重视对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包括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的积极程度,还包括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以及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此外,教师在游戏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智慧与闪光点,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促使游戏活动的展开向更高层次发展,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设计游戏应注意科学性和教育性。

幼儿教师选择游戏时要做好甄别。由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来源比较广泛,一些幼儿游戏可能或来源于民间,或经历过口头的传播。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筛选游戏,也要充分考虑到游戏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将游戏中一些不太健康的因素删除。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首先要考虑到游戏的科学性。幼儿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游戏所发挥的教育意义,因此游戏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其次,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还要考虑其教育性。游戏的教育意义,一是体现在教师对游戏的选择上,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教育意义;二是体现在游戏内容的科学合理上,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立足于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选的时候就要具有慧眼,一定要选择有积极作用的游戏,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注意将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

尽管幼儿喜欢游戏,运用游戏辅助幼儿教育,有利于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游戏是幼儿教师实施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紧紧围绕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游戏和开展游戏。教师要注意,游戏的引入旨在通过游戏的趣味化、多样化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突出教学目标,反而要注意将其过程加以弱化。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幼儿健全性格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保护,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保护幼儿的想象力,要有意识地隐去统一的教学目标,给幼儿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某教师在幼儿绘画课上,围绕“欢乐的曲线”这一主题,设计了让幼儿手持一段彩色飘带,在音乐中跳舞的游戏,当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时,其他的幼儿去记录所看到的曲线的运动轨迹。在实际的记录中,幼儿呈现出来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动态的小鱼,或是长长的水草和清清的小溪,或是飘逸的白云。

这样的游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更多。

因此,让游戏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让幼儿的童年五彩缤纷,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里收获成长与进步。

【注释】

[1]陈鹤琴.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M].陈鹤琴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建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在教学上主张游戏化,认为“教师们必须设置各种游戏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并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随时随地向大自然大社会进攻,追求事物的真理”,以此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多方面发展儿童的能力。这也是他给幼儿教师的一种建议。

正如陈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娱乐和游戏对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它可以给儿童丰富的经验,它也可以给儿童学习怎样控制情绪和怎样与人相处,还可以发展身体的技能,启发儿童的智力”。那么具体来说,游戏对儿童有着怎样的作用呢?一是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二是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三是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四是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以培养儿童做人的高贵品质,如合作、诚实、勇敢等。此外,游戏还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如判断力、知觉力、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心、冒险心,都可以从游戏中渐渐养成。由此可见,要让幼儿乐学、爱学、自主学,就要让游戏与幼儿的活动内容相结合,让游戏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知识的学习充满活力与魅力。

1.利用游戏创设教学环境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游戏化,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尽快地融入学习中去。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调动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环节中来,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就可以将游戏利用起来。

(1)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游戏。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的学习,教师不妨将其与游戏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展示,为幼儿的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比如,某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开展了以促进幼儿双脚弹跳力为目的的体育实践活动,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轻松地展开,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让幼儿模拟参观幼儿园的游戏主题。

这位老师先是通过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打开想象的翅膀,把幼儿带入想象的空间。接下来,或让幼儿通过自己掌握的常识模拟一些小动物,或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幼儿一些小动物进行选择。接着,在老师提前选择的音乐中,幼儿开始了欢快的热身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完成动作,实现教学目标,这位老师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分别设计了小青蛙找妈妈、大象走路、小鸭子散步、小青蛙跳荷叶四个环节,让幼儿通过几个小游戏的环节,初步掌握“双脚跳”的主要动作要领:双脚起跳,然后双脚落地,再然后起跳时蹬一下地,然后落地时缓缓屈膝。这样的游戏设计,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将游戏活动依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创新。

借助游戏创设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进行一定的改编。幼儿教师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为游戏注入新的生命力,即删除与教学目标不相符或不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内容,加入一些与幼儿生活实际或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的内容,以此让游戏发挥创设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

游戏改编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合对游戏进行处理,即将几个游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针对组合后的游戏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幼儿教师还可以对游戏进行拓展,即在尊重游戏全貌,保持游戏完整性的同时,依据教学目标,为游戏添加合适的内容,比如某教师基于幼儿对游戏“木头人”的喜欢,依据教学目标,对游戏的歌谣内容进行拓展和改编,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游戏运用于教学的注意事项

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即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式时,要注意其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并且要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要让幼儿把掌握的知识用于游戏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使游戏的设计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

其次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即游戏的规则要有激励性、可控性,游戏的过程要重视参与性和合作性。幼儿教师要清楚开展游戏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能使游戏活动收到实效,游戏规则要明确。如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就要介绍清楚游戏的规则、要求,包括奖罚细则等。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游戏规则的激励性和可控性,以达到教学效果。

最后要遵循评价性原则。教师要明确,游戏既然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就一定要有其评价的方法和理论。教师在运用游戏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侧重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重视对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包括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的积极程度,还包括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以及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此外,教师在游戏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智慧与闪光点,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促使游戏活动的展开向更高层次发展,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设计游戏应注意科学性和教育性。

幼儿教师选择游戏时要做好甄别。由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来源比较广泛,一些幼儿游戏可能或来源于民间,或经历过口头的传播。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认识、生活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筛选游戏,也要充分考虑到游戏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将游戏中一些不太健康的因素删除。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首先要考虑到游戏的科学性。幼儿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游戏所发挥的教育意义,因此游戏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其次,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还要考虑其教育性。游戏的教育意义,一是体现在教师对游戏的选择上,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教育意义;二是体现在游戏内容的科学合理上,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立足于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选的时候就要具有慧眼,一定要选择有积极作用的游戏,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注意将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

尽管幼儿喜欢游戏,运用游戏辅助幼儿教育,有利于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游戏是幼儿教师实施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紧紧围绕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游戏和开展游戏。教师要注意,游戏的引入旨在通过游戏的趣味化、多样化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突出教学目标,反而要注意将其过程加以弱化。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幼儿健全性格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保护,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保护幼儿的想象力,要有意识地隐去统一的教学目标,给幼儿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某教师在幼儿绘画课上,围绕“欢乐的曲线”这一主题,设计了让幼儿手持一段彩色飘带,在音乐中跳舞的游戏,当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时,其他的幼儿去记录所看到的曲线的运动轨迹。在实际的记录中,幼儿呈现出来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动态的小鱼,或是长长的水草和清清的小溪,或是飘逸的白云。

这样的游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更多。

因此,让游戏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让幼儿的童年五彩缤纷,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里收获成长与进步。

【注释】

[1]陈鹤琴.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M].陈鹤琴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