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教育对话录:任重道远,倡导教育公平

新教育对话录:任重道远,倡导教育公平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2008年3月17日媒体: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者:网友推行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农村和西部教育更好 地发展, 当务之急是农村教师的问题。今年的中央财政对教育投入要从1 076亿增长到1 562亿,有近500个亿的增长。国家应该制订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的办法,比如免税、特惠政策等。

新教育对话录:任重道远,倡导教育公平

时间:2008年3月17日

媒体:人民网强国论坛

采访者:网友

推行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农村和西部教育更好 地发展, 当务之急是农村教师的问题。

一、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朱永新: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再次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做客。我已经是第六年在“两会”期间和人民网的网友见面,人民网已经来过十多次了。因此,很多老朋友最近几天连续给我发信,说你为什么不来了,还有很多网友准备了很多问题发给我,希望我到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和解答,所以今天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跟人民网的新老网友见面,和大家分享我学习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体会,分享我对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

这一次“两会”,教育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再一次把教育问题,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总理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大家送了一个最大的“红包”,就是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应该说,这是继过去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以后,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也是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一个大的举措。

总理的报告中还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对三个阶段的教育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另外总理还特别提出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今年的中央财政对教育投入要从1 076亿增长到1 562亿,有近500个亿的增长。总理特别提出,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认为这是抓住了教育的几个最关键的问题。

二、应设立“教师收入最低标准”

网友:刚开始教改时,国家要求教师工资标准比照公务员,但这个政策被执行得五花八门,教师实际收入比公务员差很多,您是否注意到这种情况?有没有做过研究?

朱永新:教师工资待遇或者说教育收入水平历来是“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在西部可能更为突出。我们觉得国家应该设立一个“教师收入最低标准”,像城市里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一样。

现在在西部,尤其是农村,代课教师收入过低。我刚刚去过贵州,那里的一些农村代课教师月收入只有一百块至两百块钱,这样的一个工资收入是不可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做教师的。在一些城市,教师和公务员收入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尽管教师法已经规定教师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但是,很多财政部门往往是用基本工资的部分来进行比较,而没有用全部的收入来进行分析,所以我觉得应该规定教师的年收入不得低于公务员。如果教师没有最基本的收入,就很难有真正的尊严,也很难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教师的队伍。

三、公立大学的实力比较强

网友:欢迎朱教授再次来强国论坛做客,能否谈谈您最近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

朱永新:最近这些年来,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就是新教育研究院的同事们一直在探索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探索怎么样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探索怎么样从儿童的早期就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进行对话,就和那些最伟大的思想进行交流。现在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是“毛虫与蝴蝶”的项目,主要是进行儿童阶梯性阅读的研究,让孩子们从读写绘开始,接触那些最好的童书,在他们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同时我们在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地图,研究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像干国祥老师、魏智渊老师、马玲老师、陈金铭老师等,他们在新教育小学进行“田野研究”,还到西部帮助农村的教师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宝应的新教育小学考察,我们每一个月都有一个开放周,对全国的学校和老师们开放。

网友:中国的公立大学实力强,私立大学质量差,这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而私立大学的在体制上确实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您觉得我国是否需要大力扶持私立大学?

朱永新:中国公立大学的实力比较强,因为它们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资源比较集中。而私立大学的历史非常短暂,同时,真正的民间资本并没有进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很难进入中国高等教育。所以私立大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超越公立大学的。因此我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准入制度,应该允许真正的民间资本直接来申办以招收硕士、博士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比如像香港科技大学,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打造成全世界有影响的大学。而我们规定,所有的大学必须要从专科开始办起,专科生毕业三年以后才有资格再升本科;本科大学要有若干年的毕业生以后才有资格来申请办硕士研究生点;招收硕士生若干年以后才有资格再招博士生。这个周期如此之长,肯定难以吸引真正的民间资本来办世界一流大学。所以我觉得,应该设立各种学校的标准,只要符合不同层次的标准就可以申办不同类型的大学,而不是先从专科一步步办起。

同时,我认为,现在相当多的大学拥有民办的二级学院或者独立学院,这些学院大部分还是“假民办”。其实,可以对许多拥有独立学院的大学进行股份制的改造,吸引民间资本。国家应该制订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的办法,比如免税、特惠政策等。民办的学校跟公办的不一样。我过去曾经讲过,它只有两条路:要么辉煌,要么死亡。所以,真正的民办教育的发展应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及鼓励。(www.xing528.com)

四、让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走进我们的课堂

网友:请问嘉宾,您对所谓的京剧进课堂是怎么看的?要是那样可行,地方戏种也应该进课堂是不是?

朱永新:“京剧进课堂”也是这次“两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其实,教育部也只是在部分城市、部分学校进行试点。总的来讲,我觉得传统文化进入课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京剧作为国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课堂本就无可厚非。只是第一,在区域上,我不赞成在全国全面“京剧进课堂”。比如在苏州就应该是昆曲评弹进课堂,在上海就可以是沪剧进课堂,在安徽就可以是黄梅戏进课堂,在陕西就可以是信天游进课堂。除了京剧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文化,比如像我们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吴门画派的国画,再比如中国的书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课堂。在这一点上, 日本就做得比我们要好。我曾经在日本看过日本学生的书道课,许多日本孩子的汉字的书法写得比我们中国孩子要漂亮。像汉字等都是中国文化的根,我们当然应该全力以赴地去教给我们的孩子。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的问题,怎么样真正地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能够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拥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五、 当务之急是农村教师的问题

网友:请问嘉宾,过去的五年在教育领域的改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要促进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朱永新:应该说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穷国办大教育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及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全面实施了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成长;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免费师范生制度的出台,都对我们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政府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对于农村教育、西部教育、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总的来说,由于长期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城市的重点校和普通校之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在西部很多的学校连基本的教育设施、师资都不齐备。我去过很多这样的学校,那里没有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教师编制也非常紧缺。比如说我到过贵州一个地区, 目前就缺4 610位教师,它的幼儿园的入园率只有20.5%,高中生的入学率只有30%左右,如果他们把幼儿园入园率提高到80%,把高中生入学率提高到60%,至少还缺2 000名以上的教师,因此现在很多的学校70多个人挤在一个班级里,这和我们城市的很多重点校完全是两个世界。

另外,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配制也非常不合理。比如说幼儿教育,现在就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短腿”,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几乎没有管理幼儿教育的人员,政府也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的经费,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以民办为主,要把公办幼儿园转制成民办幼儿园。我一直认为,幼儿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教育,在进入小学以前,幼儿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认知风格都已经开始形成了,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为今后的教育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人自身的发展很多东西是不可逆的,过了这个村就永远没有这个店了,所以,我觉得国家应该把相当大的精力用在幼儿教育上。有一些城市提出要进行13年的义务教育,希望把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我认为如果有经费的话,不妨往幼儿教育阶段延伸一些。在目前实施幼儿教育免费可能有很多困难,但是,政府不应该推卸自己对幼儿教育的责任,所以我在前天的博客里,专门讲了要“为幼儿教育说几句话”。其实,温总理在2004年就对幼儿教育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批示,强调了幼儿教育阶段的特殊价值和意义。现在重温起来感觉到特别亲切,希望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能够认真执行这个批示。

同时推行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农村和西部教育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是农村教师的问题。这一次的“两会”我就农村教师的问题提了几个建议,特别是关于代课教师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报告,现在全国还有36万代课教师,许多代课教师被清退了。我就接到一个代课教师的来信,她教了20多年的书,每个月只拿150块钱的工资,现在连这150块钱都拿不到了,她被清退回家了。我觉得这对代课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应该善待农村代课教师,多年来他们为农村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其实在许多山区,对孩子们最有感情的还是这些从山区里出来的代课教师。城里大学生,包括特岗教师是很难走进这些山区的。所以我觉得首先要对全国的代课教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对于工作多年的代课教师,不能轻易对他们进行清退,即使有一些不符合条件,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劳动保障待遇,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网友:每年高考之后,中央电视台都要推出圆梦行动,呼吁社会捐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请问这是否验证了我们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公平?

朱永新:从理论上讲,教育部和各级的地方政府都已经承诺不让任何一个寒门学子辍学,很多学校也都有绿色通道以保证所有的困难家庭的孩子能够完成学业。问题在于:第一,这样一个承诺和绿色通道我们很多的学生还不清楚,这就出现了很多人还没有上学就到处借钱,甚至自杀轻生。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知道,在中国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读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像免费师范教育的政策,一些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就可以选读师范专业,今后能够从事人民教师的职业。很多人提出,现在教师找工作不好找。其实,我刚刚去过的西部,缺教师还缺得非常之多,一个地区就缺好几千名教师。所以最关键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怎样保证西部教师的编制和工资待遇。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第三,“圆梦”行动是对政府扶贫帮困的一个补充,让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帮助大学生读书和就业的活动之中,总的来讲这是一件好事。当然我们希望它能够更加规范、更加透明,能够更加和政府的扶贫帮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朱永新:时间不多了我想再讲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这一次温总理的报告,在文化发展的部分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引起教育界高度的重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事。应该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的研究人员认真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我们不可能像西方一样把宗教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年青一代,让中华民族能够真正拥有共同的精神家园,我觉得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

惠特曼曾经讲过:“一个孩子他看到的东西,他就会成为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成为他的一个部分。”这说明在人的早期,他的经历和体验以及阅读会成为今后的世界观最重要的基础。事实上,成年人往往是用他在童年、在青少年期间所经历的东西、所接受的东西去建设属于自己的世界。所以我们新教育人一直在探索怎样让孩子们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接触,和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交流,能够成长为精神世界丰富的人。这是一个还没有破题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去思考和探索。

一年一度的“两会”明天即将结束,我从全国政协常委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但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使命没有变化,我愿意和各位网友一起,继续为中国的三个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再次感谢大家,谢谢,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