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征精神是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包括了把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大学生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一)救亡图存的探索精神

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遇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也锻炼了我们民族穷而愈坚、危而益奋、富于革命的品格,救亡图存的探索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最先迈出第一步的是以林则徐魏源开明士大夫为代表的爱国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方案,主张发展中国的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借以外抗侵略,内图自强。他们坚信“中国智慧无所不有”,只要“善师四夷”,就能使“风气日开,智慧日出”,强兵富国,最后“能制四夷”,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接踵而起的是一批改良主义思想家,如冯桂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郑观应等等。他们着重在经济方面提出全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与资本主义列强进行“商战”的主张,随后又进而在政治方面提出具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变革方案,主张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虽然在此期间套在中国身上的半殖民地枷锁越来越重,但这些改良主义思想家却坚信,中国只要改行“西法”,一定会成为“兵强国富”的近代工业国而“以威海外”。

随后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进一步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驱者提出的变革思想和政治主张,提出了“救亡”“保国、保种、保教”等口号和“变成法”“伸民权”等要求。比如梁启超主张赋税的征收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并发动了一次维新救国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志士们认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中国人民“苟能奋发以图强,则必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畏惧,1001ba1001ba独立富强而不见欺于人也。”等等。

维新变法运动过后,历史的接力棒转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手里。他们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勇敢地打出“反满”和“革命”的大旗,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旧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他们坚信,积弱的中国只要实行了三民主义,那就“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不仅可以“与世界列强并雄”,而且还超而过之,“不止与欧美并驾齐驱而已。”

案例: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是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1906年,中国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中国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不幸失败,刘道一等人牺牲。孙中山在记述萍浏酷起义爆发后包括河南志士车钱等在内的留日革命党人的情形说:“会员莫不激昂慷慨,怒发冲冠,巫思飞渡内地,身临前敌,与虏拼命,每日到机关部请命投军者甚众,稍有缓却,则多痛哭流泪,以为求死所而不可得,苦莫甚焉。”(www.xing528.com)

【评析】萍浏醴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震动中外,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因而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起义将士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赴难、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从而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二)精忠报国的抗战精神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带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一部不屈不挠、坚持革命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艰苦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发扬精忠报国、艰苦斗争的抗战精神,团结和率领广大军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星火燎原,越烧越旺。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经艰辛,克服了人间罕见的困难,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终于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外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抗日战争时期,建设解放区,开辟根据地,经过浴血奋战,最终赶走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战胜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16]习近平曾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及“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以身许国、精忠报国是抗战英雄最鲜明的精神,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谱写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案例: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长征和长征精神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长征精神是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包括了把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ꎻ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的精神ꎻ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ꎻ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评析】长征精神表现了红军在极其险恶和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忍不拔、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精神。发扬长征精神,我们倍感自豪ꎻ展望新长征的征途,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