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乡的生态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茶乡的生态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乡是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可以说四千年的种茶历史全部都从茶乡而来,都是从茶园的一草一木而来。在河南信阳和环太湖区域,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走进了各个茶乡,有效地保持了当地茶叶生态的平衡发展。在海南、云南等地实现了因地制宜利用热、光、气、土等自然资源的系统化循环利用,为维护茶乡风光,提高茶乡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关注生态茶园,就是关注未来茶叶的世界。

中国茶乡的生态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茶业产区从地处东经约94°的西藏地区至东经122°的台湾海峡东海岸,北纬约37°的山东到北纬18°海南地区,横跨约21个省市,970个县,名茶及重要茶产地遍布全国。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叶产区的茶叶种植地一般位于自然环境美的山区,那里风光宜人,空气清新。在我国大多数茶乡茶树覆盖率均超过75%,茶叶种植地绿色资源丰富,同时茶乡传统的农业经济及农业文化,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这些都让茶乡成为返璞归真、回归绿色的重要生态资源。

茶乡是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可以说四千年的种茶历史全部都从茶乡而来,都是从茶园的一草一木而来。福建福鼎、河南信阳、四川大坪等茶叶产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叶种植和环境、茶叶文化、茶叶经济以及民俗宗教、思想、艺术文学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自然生态环境、茶叶生产技艺、茶道茶艺和茶俗等茶文化内容,这些都是具有现代体验式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省市就已经开始推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以促进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茶叶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内容,更是实现茶经济和茶叶产地生态环境互相协调与促进发展的关键。根据资料,我国四大茶业产区中,有80%的茶园都在深化现代农业科技的内涵和形式,促进茶乡茶叶种植结构,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无公害生态茶叶种植基地建设。在河南信阳和环太湖区域,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走进了各个茶乡,有效地保持了当地茶叶生态的平衡发展。同时我国各地茶乡也逐步开展茶叶经营多样化改革,促进茶乡经济与旅游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良性循环。在海南、云南等地实现了因地制宜利用热、光、气、土等自然资源的系统化循环利用,为维护茶乡风光,提高茶乡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www.xing528.com)

*生态茶园里的鸟巢

茶园,不再是茶树默默生长的地方,更成为人们追溯美好生活的源头。一草一木都不再是伴随着茶树的田间作物,而是成为现代化生态茶园建设的助力者。走进茶园,也是走进茶叶生态的世界。关注生态茶园,就是关注未来茶叶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