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扎乡: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的成功案例

俄扎乡: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的成功案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俄扎乡位于元阳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2°27′~102°43′,北纬22°55′~23°04′之间。俄扎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战略,紧扣“三个经济带”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俄扎乡始终围绕“产业扶贫增后劲”,以“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来开展产业培植工作。

俄扎乡:生态立乡、产业富乡的成功案例

【地理位置】 俄扎乡位于元阳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2°27′~102°43′,北纬22°55′~23°04′之间。东与黄草岭乡接壤,南、西与绿春县平河乡、大兴镇、戈奎乡接壤,北与沙拉托乡、牛角寨镇、攀枝花乡隔藤条江相望。国土面积211.7平方千米。地势呈东西走向,东西较长、南北较窄,地势被藤条江和乌拉河上游“楚脚河”隔成“V”字形发育,境内均为山地。最高海拔2418米,最低海拔600米。乡政府驻地哈播于2005年从俄扎下寨搬迁而至,距县城南沙镇117千米。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乡辖8个村委会,59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61户,总人口23969人,其中男性13128人,女性10841人;乡村人口23800人,城镇人口169人。世居哈尼族彝族。少数民族人口23934人,占总人口的99.85%。人口出生率11.18‰,死亡率6.08‰,人口自然增长率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6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320万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16891万元,同比增长9.26%;第二产业1977万元,同比增长7.45%;第三产业2452万元,同比增长1.32%。农村经济总收入19037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6503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4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8100万元。

农业生产】 俄扎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战略,紧扣“三个经济带”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以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精准脱贫做好物质保障。2017年末,全乡国有耕地面积19038亩,其中水田9428亩,旱地9610亩,人均耕地面积0.79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9370亩,其中粮食作物28940亩、经济作物7450亩、其他农作物8675亩。实现粮食总产量9886吨;农民人均有粮384千克;农业总产值11428万元。发展冬早蔬菜1030亩、香茅草3800亩、梯田红米1500亩、小白及100亩,完成退耕还林4385亩。全年累计生猪存栏32493头,出栏42693头;牛存栏7155头,出栏3965头;羊存栏4290只,出栏4194只;家禽存栏69928只,家禽出笼163237只;禽蛋产量339吨;肉类总产量4525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188万元。

【产业培植】 俄扎乡始终围绕“产业扶贫增后劲”,以“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来开展产业培植工作。一是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在巩固提升香蕉橡胶板蓝根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冬早蔬菜1030亩、香茅草3800亩、梯田红米1500亩、小白及100亩,富有“高原特色”的俄扎产业群和基地已基本形成。二是养殖业强势推进。三台坡生猪养殖区域效应不断辐射,燎原一户又一户畜牧“明白人、带头人”,涌现了一批养殖示范大户,带动发展三台坡5亩新兴水厂养殖,俄马村50箱蜜蜂养殖和林下生态饲养,畜牧大有可为的舞台已经展现。三是劳务业稳中有升。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流转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1期145人次,完成劳务输出实名制登记14228人,外出务工人员占比全乡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实现年劳务经济收入6000万元以上,成为全乡支柱产业。四是电商产业初起步。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8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成运营,集申通、中通、圆通、韵达一体的物流网进一延伸,物流配送体系迈出坚实一步。

【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植、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一是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入75万元新建忠黎路农贸市场;投资7万余元的社会治安“雪亮工程”启动使用;投资2.6万元完成机关绿化工程;总投资1060余万元的集镇“一水两污”工程和垃圾热解项目即将实施,宜居宜商俄扎初步显现。二是交通建设不断跟进。以“提高等级、增强通达、完善路网、打通便捷”为目标,打通欧核生枯便捷路,投资2296万元修通普甲夕欧、阿倮黄沙串村联乡路,投资500余万元接通俄铺至依师循环路和三台坡连组路,畅通公路网络中的“毛细血管”,融入“空港经济区”的快速通道正逐步建成。三是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按照“零负担、见效快、圆安居、促脱贫”的思路,精准锁定因病致贫户、因学返贫户、自生动力不足户为突破口,全年完成CD级危房修缮加固改造21户,拆除重建153户,危房存量进一步减少,农户住房水平不断提升。四是电讯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完成林场坡易地扶贫搬迁点电网配套建设,依托移动公司挂联的部门优势,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和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行政村通宽带率达100%,消除4G网络覆盖盲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讯力保障。

科技教育】 2017年,乡农服中心有职工15名,举办科技培训61期4600人次,其中薄膜育秧技术培训30期1800人次,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16期1400人次,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培训2期300人次,现场指导13期1100人次,印发资料400份。为普及科学种植夯实了基础。农业推广应用不断增强。推广杂交水稻7900亩、杂交玉米5450亩,薄膜育秧480亩,其中旱育秧60亩;推广梯田红米试验示范种植1500亩,全乡梯田红米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发放腐熟剂18.856吨,涉及全乡8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4046户。

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投资500万余元推进老俄扎幼儿园、阿东小学、俄铺小学建设;各类学生资助补助政策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持续推进,中学辍学率1.32%,小学辍学率0.26%,教育综合目标管理任务取得良好成绩,入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文化体育】 2017年,俄扎乡不断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投资56万元完成阿树大寨、普甲、俄马村球场和普甲村村级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投资10万元完成乡文化站改造提升工程;挖掘整理了一批古歌民谣,编排了一些与时俱进的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19场次,同时要求在哈尼“昂玛突”节到来之际各文艺队开展文艺交流演出活动;文艺辅导13次;“2131”农村流动电影放映45个自然村90场次(不含科教片)。努力做好“村村通”“户户通”售后服务工作。在中小学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为主题的文体、书画展等系列庆祝活动和法律进校园活动。开展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服务工作,共接待230人次。投入10万元对文化站进行改造提升,完成2批次共10万元州级体彩公益金项目。安装完成全乡所有自然村“村村响”设备安装使用工作。

【卫生计生】 2017年,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建档数21014份(电子档案),建档率95%。发放宣传材料50000份,规模、完整登记门诊人次64473人次,门诊首诊测血压5967人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290人,其中抽血化验1290人,高血压规模化管理248人、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48人次;糖尿病规划管理57人,随访糖尿病患者57人次;全乡测血压、血糖6342人次;中性精神疾病规划管理97人,为重性精神患者随访97人次;0-6岁的系统管理人数为2680人,体检2680人次;新生儿访视372人次;建册孕产妇数374人份,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随访服务的产妇数339人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1次;出黑板报12期;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2种;开展健康咨询活动9次,参加人数3540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次,参加人数865人次。

【精准扶贫】 始终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紧扣“精准是核心,产业是重点,住房是难点,保障是关键,培育内生动力是支撑”的扶贫脱贫现实内涵,发起“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两轮动态管理、百日攻坚会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走上全县并行轨道。一是对象识别更加精准。压实责任抓动态管理、“五个清单和四联七包”工作,实现对象摸排全覆盖、“挂包帮”全覆盖、贫困户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全乡精准锁定2052户9025人贫困对象,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二是资金使用更加精准。以“巩固好去年的脱贫村,谋划好明年的摘帽村”为目标,对照贫困退出“610”标准,整合财政资金749余万元,三台坡、勐仲、哈播、哈脚等村委会“七个小康建设”标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驻村帮扶更加扎实。实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扎实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乡3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共争取资金75万元,11家挂联单位投入帮扶资金681万元,走访贫困户5048户,帮助解决困难80个,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四是内生动力得到增强。开展“自强、诚信、感党恩”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革除陋习促攻坚行动,创建哈播村“革除陋习”示范村,形成村看村、户看户、群众自力更生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俄扎乡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等生态工程,全面实施河长制,强化河流河道管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投资900余万元的哈播滑坡治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投资700余万元阿东矿区遗留废渣治理及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投资160万元的折洞地灾治理已经完成测绘设计,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提升。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立足村内亮化、村外美化目标,强化文化要素与生活方式的高度结合,成功打造哈播、林场坡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哈播村成功申报为省级卫生文明村。三是人居环境逐步提升。按“望得见青山、听得见流水,记得住乡愁”的画卷,把“七改三清”贯穿“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中,延伸到“厕所革命”,全年硬化路面30余千米,改房户厕400余户、建成卫生公厕25个,旱改水厕10个,新建5个;乡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推进“户集、村收、乡处”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全乡人居环境面貌一新,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俄扎乡始终把促进和谐作为保稳定的重大举措,立足长远,构建齐抓共管和谐社会,改进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平安俄扎”“法治俄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缉枪治爆、禁毒防艾”等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建立周三接访日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力维护群众的合理诉求,未出现2人以上到县及以上机关上访事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制度,建立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扎实开展统战工作民族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开展“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把法治精神根植群众心中;开展“禁毒防艾”“扫黄打非”等一系列声势浩大的专项治理行动,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威慑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彻底化解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化解一批陈年积案,平安俄扎建设焕发新局面。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保障民生,围绕提高参保率,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摸清参保底数,认真抓好保费收缴工作和资格认证工作。2017年发放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共计403.6万元;收缴新农保费130余万元,参保人数达13053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百分之百参保。

【党的建设】 俄扎乡始终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日常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以上率下。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党的建设的灵魂,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基本平台和示范引领作用,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文件,都在第一时间组织集体学习,组织各类宣传宣讲,进一步推动学习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依托党员干部教育实训基地和“三会一课”,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代精神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明显提升。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守纪律、做示范,保证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组织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干部作风转变年”“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履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完成10个村民小组建设、提升改造工作,建成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股份合作经济”“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等工作扎实开展,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www.xing528.com)

【党风廉政建设】 俄扎乡毫不松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两个责任”落实,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四种意识”。从严从实召开中央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余毒,党内政治文化更加系统化、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化。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批群众反映干部不严不实、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强化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查处一批各领域违法违纪案件,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全乡呈现出政治生态风清弊绝的良好局面。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周 柱(土家族

乡  长 罗学良(哈尼族)

副书记  张 康(彝族)

人大主席 张志明(哈尼族)

纪委书记 许 勇

武装部长 李志文(彝族)

组织委员 杞一鸣(彝族)

宣传委员 卢俊梅(女,傣族

副乡长  张智冲(彝族)

     钱 松(哈尼族)

     卢正祥(哈尼族)

(朱建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