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生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等。生态设计涉及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领域。生态化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计决策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力图在人类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寻求可以长久共存的平衡状态。生态化设计不仅提倡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被分类回收并循环再生或重新利用。这与生态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

生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等。生态学家西蒙·范· 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思(Stuart Cows)在1966年提出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长地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它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它必将引领未来的设计走向。生态设计涉及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领域

生态化设计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生态化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计决策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力图在人类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寻求可以长久共存的平衡状态。生态化设计不仅提倡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被分类回收并循环再生或重新利用。实现生态化设计有赖于先进的技术基础,更有赖于全新的设计理念,这就要求设计师改变产品外观设计华而不实和过分标新立异的倾向,转而考虑更高层次的创新。

在古代,中国人就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我国第一部工艺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把人的造物过程看作人与自然契合,以规律求自由的创造活动。其中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良。”讲究自然和人主观精神的统一,这是一种哲学境界、审美境界,一种人生理想。中国的园林建筑就体现了这种人和自然(或自然精神)的一致性。如苏州园林,就是集诗、书、画诸元素于一体,取自然之势加以点缀,根据山水的自然景致来建造的,可以小空间纳入丰富的景色,设计动人的意境,达到人景合一。

日本的设计业在设计文化领域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它提倡“重技更重道”的设计理念,注重技术、关注人文、思考文化、关怀未来,在设计中注意处理好人文与自然的关系。这与生态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其代表人物有日本著名设计家黑川雅之、三宅一生等。黑川雅之认为设计是一种创造,一种文化创造,是人文思想与精神融合的一种体现。他在他的著作《20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中提出,21世纪是设计回归自然的时代,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融合的时代。他提出设计的最终问题是环境问题,是一种体现人文与自然精神的设计。他的设计作品“风·土·光·影”充满他对自然、人性、传统与未来的矛盾的哲理思考。他从“以人为本”和“新型环保”设计理念出发,从超然的“物”学理念出发,开创了当代设计研究的先河。还有日本时装设计家三宅一生的时装设计作品,也是结合自然生态观念,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状态。(www.xing528.com)

在城市环境生态设计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设计师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群的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处理城市中人、建筑、绿化等环境问题,减弱由城市人口众多,大气、噪声、垃圾等污染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小气候,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在设计住宅和室内环境时,他主张“让自然消化生活”的理念,注意保持住宅和周围环境的联系。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boyd Wright)早在20世纪初设计住宅和别墅时,就充分考虑到建筑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的技术完成的艺术品。”这是他对建筑的理解。他喜欢采用砖、木、石头等原始材料,设计出屋檐很大的坡屋顶,既保持美国民间建筑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很适合当地的草原气候,被称为“草原式住宅”。

在一种更加深厚宽广的社会因素思考中,生态化设计以更多的方法去创造产品形态,用更简洁、更持久的造型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提倡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材料消耗。在生态化设计理念的支配下,设计师不仅要考虑产品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且有责任考虑“以自然为本”的生态设计。具体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