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档案馆发展比较及对策

中外档案馆发展比较及对策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档案馆2.0的概念是档案学领域对Web2.0时代的一种回应。欧美档案学者很快注意到这一趋势对档案馆理念的意义。此后,档案馆2.0的概念成为欧美档案界讨论的重要议题,2008年和2009年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均涉及了这一主题。弗林指出,Web2.0和档案馆2.0都是档案实践民主化的呼声,而档案民主化的呼声从本质上看源自这一认知:公共档案馆或国家档案馆及其档案实践都是为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服务的[197]。

中外档案馆发展比较及对策

档案馆2.0的概念是档案学领域对Web2.0时代的一种回应。Web2.0是2004年3月O'Reilly Media公司和MediaLive International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2005年9月30日,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在《什么是Web2.0:下一代软件的社交模式和商业模型》一文中提炼了Web2.0的概念,并对Web2.0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从而使得Web2.0概念很快流行起来[192]。Web2.0是对Webl.0(2003年之前互联网模式的统称)的一次从外部应用到核心内容的革命: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创作”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转向主动地创造互联网信息;交互方式从单一的网站对用户,转向个人对个人以及群体协同的互动传播;内容构成单元由静态网页向动态发表或记录的信息发展[193]。Web2.0所倡导的去中心化、开放与共享、共同参与创作等理念对档案馆的资源组织、用户服务、网站建设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参考。欧美档案学者很快注意到这一趋势对档案馆理念的意义。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伊丽莎白·雅克(Elizabeth Yakel)认为Web2.0在技术和理念的创新虽然对档案工作者很陌生,但当前第二代互联网普遍应用的社会化导航和大众分类(folksonomy)方法对提升档案网站信息检索系统具有意义,她建议将虚拟参考服务、信息推荐或评级系统等引入档案网站,让档案利用者参与档案资源的分类、著录标引等工作,从而使档案馆和利用者之间的互动更为顺畅、有效[194]。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Web2.0不仅是技术理念的革新,更是档案馆整体发展与服务理念的升级换代。2008年初,埃里克·卡特拉在《档案与手稿》杂志发表论文指出,Web2.0的应用使档案馆进入档案馆2.0,它推动人们将他们的故事、文献上传到档案馆的服务器上,不仅改变了公共文件和私人文件的关系,而且能创建社区自身的档案记录,从而丰富了档案馆的馆藏结构[195]。2008年10月21日,曾任美国国家档案馆政策专家、现为自由撰稿人的凯特·海默(Kate Theimer)在她名为“下一代档案馆”(ArchivesNext)的个人博客上发表了《档案馆2.0?》一文,对档案馆2.0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并认为“以用户为中心”和“开放”是档案馆2.0的两大特征[196]。此后,档案馆2.0的概念成为欧美档案界讨论的重要议题,2008年和2009年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均涉及了这一主题。2009年3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Socio-Cultural Change,CRESC)召开了关于数字存档和档案数据再利用的小型学术研讨会,“档案馆2.0:变化中的用户与档案工作者间的对话”是此次会议的最后一个小主题。伦敦大学学院的安德鲁·弗林和曼彻斯特大学历史档案研究平台图书馆与档案服务的高级主管乔伊·帕玛(Joy Palmer)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就此发表演讲。弗林指出,Web2.0和档案馆2.0都是档案实践民主化的呼声,而档案民主化的呼声从本质上看源自这一认知:公共档案馆或国家档案馆及其档案实践都是为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服务的[197]。帕玛认为,档案馆2.0不是检索工具2.0,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变迁,而且一种更大范围内的认识论层面的变迁,在档案馆2.0时代,档案馆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像一个档案在线交互平台,档案利用者不仅是档案馆的信息消费者,而且是信息生产者,他们对档案馆的贡献和深度参与赋予数字时代档案馆更广泛的内涵。作为长期研究网站互动服务的专家,帕玛对档案馆能够支持的深度参与类型及其意义持一定的保留态度,他认为档案馆的“众包”有其局限性。[198]2011年,凯特·海默(Kate Theimer)进一步对档案馆2.0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她指出,与档案馆1.0相比,档案馆2.0呈现出开放、透明、用户中心导向,档案馆以标准化、可计量的、可交互的信息服务和产品来吸引用户,不拘泥于传统,注重价值创新和灵活性。此外,她特别强调,技术变迁只是档案馆2.0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仅仅提供了档案工作者期待的各种信息交互的平台和模式,而网络信息爆炸以及人们查找、检索和利用信息方式的变化,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档案馆的利用者,从而造成档案馆建设模式与服务方式的根本变革。[199]

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比较关注档案馆2.0的理论架构下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档案利用者的利用行为、利用数据与档案馆2.0的价值创新间的关联性问题[200]。因此,如何在数字时代构建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乃至普通公民间的关系成为档案馆2.0理念中一个关键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导致了另一种新的档案理念——公民档案工作者的诞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