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大利商人银行:欧美金融发展史

意大利商人银行:欧美金融发展史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基本描述意大利的商人银行一般是家族性质的。意大利的商人银行一般都有组织严密的代理人网络,这些代理人定居在主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基本覆盖了西欧主要国家,负责为客户在这些中心进行交易。由于散布在欧洲各地,生活在海外的意大利商人银行家一般组成相互紧密联系的群体,以保留其原籍意识并加强自己在公共生活中地位。到13世纪,经过公证的汇兑合同传播到意大利的各贸易中心。

意大利商人银行:欧美金融发展史

随着意大利商业活动的扩张,在意大利的内陆城市尤其是佛罗伦萨,一些商人家族开始从事银行金融活动,作为商人银行家(merchant banker)或汇兑银行家(exchange banker)群体兴起。其业务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汇票(bill of exchange)进行汇兑业务,二是所谓的高端金融(high finance)即向王室发放贷款。其中巴尔迪(Bardi)和美迪西(Medici)等银行以其对欧洲王室的贷款而知名,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在政治生活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一)基本描述

意大利的商人银行一般是家族性质的。为保障长期内广泛业务活动的管理,这些商人家族所创立的公司或银行根据合同实行家族内合伙制,以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和稳定初始资本金。这些合同在家族内不断更新,以保障公司在合伙人出现婚姻或死亡事件时能生存下来。意大利的商人银行一般都有组织严密的代理人网络,这些代理人定居在主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基本覆盖了西欧主要国家,负责为客户在这些中心进行交易

意大利的商人银行具有比较强的国际性,尤其是大商人银行家族经常在欧洲各大贸易和金融中心(布鲁日、安特卫普、里昂、日内瓦、里斯本等)设立机构。这种国际性安排的出现主要缘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商人银行家族为了直接获得各种信息,尤其是关于不同国家货币汇率的信息,在外国设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意大利城市共和国连绵不断的政治冲突也使许多人流亡到法国、西班牙等地,在那里逐步开展起银行业务经营,并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由于散布在欧洲各地,生活在海外的意大利商人银行家一般组成相互紧密联系的群体,以保留其原籍意识并加强自己在公共生活中地位。在欧洲主要的商业金融中心,意大利商人银行家群体在贸易、银行和汇兑领域起着领导作用。这些商人银行家也想方设法获得一些特权。自16世纪中期以后,他们频繁地涉足王室的金融事务,虽然这种行为能带来暂时的好处,但也经常会对这些商人银行家形成致命的打击。

意大利的商人银行家不论身居何处,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以保持整个群体的凝聚力。他们基本是在本群体内通婚,以保持其对行业的垄断性。群体内家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所带来的是教养、见识的相似。他们的子女在聚居区内的专门学校里接受教育,这些学校教授数学、阅读、写作、语言知识尤其是簿记,使学生能掌握在整个欧洲进行票据汇兑的复杂系统。这些学校不仅教授专业技能,也根据时代发展引入新的内容。

(二)用票据汇兑

意大利商人银行主要是进行汇兑业务,汇票是其运作的主要工具。有记录的汇票最早可追溯到12世纪末期,1156~1186年在热那亚曾经有一些类似于汇票的合同。这些合同处理意大利与设在亚洲和中东的贸易点之间的资金转移,它们与后来的汇票相同的一点是进口与出口的分离,而在此之前进出口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到13世纪,经过公证的汇兑合同传播到意大利的各贸易中心。随着进出口操作的分离,汇兑开始成为商品流通的一部分,一些商人逐步成为严格意义上所讲的汇兑银行家(商人银行家)。

汇票涉及两种钱币,在两个地点发生,有四方参与整个汇兑过程。在地点一,钱币交付者A将钱币交给商人银行B,B接受钱币进行汇兑。商人银行B为A签发一张汇票,开给B自己所选择的人,载明付给交付者A所指定的受款人。在地点二,在固定的日期,受款人C将他通过信使从交付者A处收到的汇票提交给付款人(受票人)D,受票人D接受汇票后就用另一种钱币支付给受款人C票面载明的金额。地点二处的受票人或付款人D与接受者或出票人B通常是代理关系,有时受票人D仅仅是出票人B的受托人。受票人D因此要接受支付书写有他个人姓名的汇票,之后他就是合格的承兑人,而且不能退票,即使他没有收到等额的钱币(比如由于出票人B破产)。作为执行合同的一种工具,汇票的措辞中既包含有支付的命令,也包含有对交易的描述。任何汇票如果不遵守习惯措辞的格式、不是完全以相同的笔迹书写,就被认为是伪造的。

(三)美迪西银行(www.xing528.com)

佛罗伦萨在中世纪后期成为意大利和西欧的金融之都。佛罗伦萨的商人银行家是第一个有组织的商人银行家群体,1447年时他们已经在日内瓦设有领事和参赞,负责与王室和城市当局进行谈判。创立于1397年的美迪西银行是佛罗伦萨银行体系的主导因素。它是一家国际性银行,先后在意大利和西欧的11个城市设有分行,还在一些城市有代理行,但从未在一个时间点有超过九家的分行,多数时间里是少于六个,其最重要的分行设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和日内瓦。其每家分行都是法律上相互独立的合伙制公司,早期是美迪西家族控制的控股公司型合伙关系,在15世纪后家族成员开始与外人(一般是分行经理)结成合伙关系。

在1464年以前美迪西银行是一家实力很强的公司,由居住在佛罗伦萨的一位总经理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各分行的簿记受到严格控制,各分行都交易汇票、出售信用证并买卖当时常见的商品如羊毛、丝绸、油、硬币等等。美迪西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主要是为意大利或国外王室的特殊消费或战争融资

根据戈德史密斯的研究,1427年时美迪西银行三大意大利分行(威尼斯、罗马和佛罗伦萨)的资产总计为31.5万金币,等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国民产值的1/10。其中近1/4是对美迪西家族其他公司的贷款,余下的合并资产中,贷款占40%、贸易信贷占5%。就贷款规模而言:佛罗伦萨分行对外部人的150笔贷款中,平均每笔为250金币或一个非熟练工人8年的工资。罗马分行的222笔贷款中有6笔超过1000金币,平均每笔为2320金币;这6笔贷款就占总贷款额的1/4多,而金额比较小的贷款平均每笔为170金币。三家分行对外部人的负债总计约220000金币,几乎都是存款和类似的形式,其特点在各分行之间不尽相同。在佛罗伦萨分行,105个账户的平均金额为170金币,几乎与贷款的平均额相同,这表明客户主要是富裕家庭和企业。罗马分行的320个账户的平均额为420金币,其中有24个账户超过1000金币,平均额为4350金币,占总存款的近3/4。其中一位大客户就有24500金币,占罗马分行总存款的1/6。1397~1450年美迪西银行的年均利润近11000金币,等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国民产值的0.4%或400名非熟练劳动力一年的工资。

美迪西银行的发展在15世纪20年代科西莫(Cosimo de Medici)时期达到顶峰,美迪西家族及其盟友的影响非常大,拥有很强的政治势力。1464年科西莫死后美迪西银行开始衰落,30年后被清算。除美迪西银行是意大利甚至是西欧最大而且最有影响的金融组织之外,佛罗伦萨还有许多其他银行与钱币兑换商。1422年时佛罗伦萨有72家商号从事国际银行业务,1470年时仅剩33家。到16世纪,佛罗伦萨的政治动荡使许多银行家流亡到法国尤其是里昂。

(四)意大利其他地方的商人银行

除了佛罗伦萨,意大利其他城市的商人银行也比较发达。13世纪时卢卡人就已经出现在香槟集市英格兰,他们在布鲁日组织了自治体,15世纪初时在日内瓦具有突出的地位,并在16世纪将其贸易扩大到里昂和安特卫普。他们主要是银行家,但从未放弃贸易,其贸易物品主要是批量消费品。这保证了其贸易的牢靠性,并使自己与16世纪时专门从事汇兑和金融的热那亚人区分开。

14世纪和15世纪初,海外的热那亚人主要从事托运贸易,银行业务有限。15世纪后期他们开始作为南德意志银行家富格尔家族(Fuggers)的盟友认购贷款、从事汇兑交易。他们经常参加里昂集市,因曾有几年被禁止在法国从事任何贸易活动,后来创立了自己的组织以控制汇兑业务。在经过1535~1543年这一时期的准备后,在查利五世的支持下,热那亚人的贸易集市日益威胁着里昂集市的地位,1566年后他们甚至为在热那亚进行的生意报出具体的汇率。热那亚人后来又与西班牙王室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他们通过汇票操作,为在低地国家作战的西班牙军队转送军饷。这些热那亚人能够避免在战区进行不安全而又高成本的钱币运送,同时也使自己致富,并通过汇票和铸币转移成为钱币贸易的专家。

到十五六世纪时,欧洲重要商业中心的专业钱币放贷业务是以犹太人和伦巴第人(Lombards)两个群体为主导。伦巴第(Lombardy)是意大利北部地区,包括米兰和各个丘陵地区城镇。随着意大利商业活动扩散到欧洲的各商业中心,意大利人也纷纷来到这里做钱币业务。这些意大利人主要来自伦巴第山区城镇,人们习惯上把这些高利贷商(钱商)称为“Lombards”。虽然并非伦巴第地区的人都是钱商,也并非所有意大利人钱商都来自伦巴第地区,但一般普遍将这些意大利钱商称为“Lombards”。这些意大利人一般聚居在当地的重要商业活动地附近,因此其聚居而形成的街道被称为“伦巴第大街”(Lombard Street)。近代欧洲城市的一个历史特色是在商业中心附近都有一条伦巴第大街。随着钱币放贷、汇兑与接受存款的活动更为普遍被社会接受,伦巴第大街成为城市的重要部分,银行、金匠、钱币兑换商和其他金融活动都集中在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