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老年人赡养模式及其优势

当前老年人赡养模式及其优势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传统家庭养老文化影响,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的赡养主要采取家庭养老的模式。当前,这种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以下两个新的问题。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的内容。当然,家庭养老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其优点主要是方便易行且符合我国的养老传统。因此对于部分老年人,特别是长期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环境中的老人,家庭养老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前老年人赡养模式及其优势

受传统家庭养老文化影响,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的赡养主要采取家庭养老的模式。家庭养老基本上就是居家养老和子女养老的结合,是沿袭自我国长期传统农业社会的养老模式。当前,这种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以下两个新的问题。

第一,核心家庭的增加、人口流动的加剧给照顾老人带来困难。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的内容。当物质供养有了保障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家庭养老文化的核心内容。然而自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来,家庭平均人口数逐年下降。核心家庭“4(老年夫妇)—2(青年或中年夫妇)—1(孩子)”家庭结构模式开始形成,一对青年夫妇今后可能要照顾4位乃至6~8位老人。另外,和传统社会相比,如今绝大多数女性都有自己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小孩均要接受教育,因此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便失去了人员保证。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社会制度的变迁以及教育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而流动人口往往又是那些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人口,这就给家庭照顾老人带来了诸多困难。

第二,物质供养成本低而医疗费用高。我国现在的老年人,由于特殊的社会和人生经历,一般都比较朴实、勤劳。在农村,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只要拥有一份“养老田”或“养老山”,一般均可以获得稳定的物质保障。而城市的老人只要拥有稳定的退休金,物质供养通常是有保障的。所以对于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中国老年人而言,赡养所需的物质供养通常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老年人却是一个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住院比例高的特殊群体,尤其是慢性病所需的日常医疗开支和生活能力下降后所需的日常照料都可能给家庭造成巨大负担。同时,老年人也是一个高死亡率的群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达到43%。老年人的后事也需要一大笔现金开支,对于“4—2—1”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来说,要料理4位老人的后事确实非常困难,更不用说6~8位老人了。(高和荣,2003)(www.xing528.com)

当然,家庭养老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其优点主要是方便易行且符合我国的养老传统。对于习惯传统社会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来说,家庭给予的心理依赖感往往不是其他机构所能代替的。因此对于部分老年人,特别是长期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环境中的老人,家庭养老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应当首先尊重老年人本身的养老意愿,进行充分沟通后再选择最适合老年人和家庭需求的养老方式。对于有着机构养老意愿的老人,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供相应的设施与制度。另外,目前已有一些开发商开始在城市周边地区建立老年人退休社区,改变以往的养老院等单一形式,让生活其中的老年人不至于产生以往在养老机构生活的拘束感。这个社区中有医院、食堂、商店等服务设施,让老人可以不出城就满足各项生活需要。同时,只属于老年人的社区又可以提供群体归属,老年人可以和社区中的同龄人一起组织和参与适合本群体的社会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这种类似“老年城”的项目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事业都是由国家和集体包办,存在着资金不足、福利机构少、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国家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养老事业发展的难题。在目前情况下,单纯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恐怕一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已经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社会化养老问题必须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途径来解决,社会福利社会化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切实选择。其中,养老服务机构的具体形式包括民政部门审批登记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护理院、托老所、敬老院、光荣院、老年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等。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这些机构内部,对老年人进行特殊护理,而对于选择在家养老的老人,也应当能够按要求提供上门性的护理服务和情感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