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田桐在文普通学堂鼓吹革命,逃离学校东游日本

田桐在文普通学堂鼓吹革命,逃离学校东游日本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0年,田桐入蕲春县学读书。与黄兴、宋教仁结识,以宣传革命相砥砺。[2]关于此事,《田氏七修家谱》的记载更为鲜活:(光绪)二十九年,秋,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与宋教仁等极力鼓吹革命,两湖人士多为所动。(端)方怒批曰:“肆谈革命,大逆不道。”上述两处的记载略有差别,但共同印证了田桐因为在武昌文普通学堂畅言革命,被当局所忌,在学堂监督的帮助下,逃离学校,东游日本的事实。

田桐在文普通学堂鼓吹革命,逃离学校东游日本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田桐入蕲春县学读书。1901年,遍游各地,至岳麓、匡庐、武汉等地。与黄兴宋教仁结识,以宣传革命相砥砺。1903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在校期间,由于对清廷专制和卖国的黑暗统治不满,常与湖南同学宋教仁等倡议排满,致为清官吏所忌,欲将他逮捕治罪。时该校监督为清廷大吏纪晓岚之孙纪钜维,深奇其才,而又怕牵连,不敢庇护,因暗示他远走避祸。于是,他便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夏秋之际,东渡日本留学。至此与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交游日益密切,彼此意气相投,均以革命排满为己任。”[2]关于此事,《田氏七修家谱》的记载更为鲜活:(光绪)二十九年,秋,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与宋教仁等极力鼓吹革命,两湖人士多为所动。冬,校中月课,有二三媚上教习以先生文大犯时忌,闻于(湖北)巡抚端方。(端)方怒批曰:“肆谈革命,大逆不道。”时监督纪香聪(钜维)雅爱先生之名,讽令出校。遂走日本[3]。上述两处的记载略有差别,但共同印证了田桐因为在武昌文普通学堂畅言革命,被当局所忌,在学堂监督的帮助下,逃离学校,东游日本的事实。

田桐到日本后,根据日本图书馆收藏的记载满人入关罪行的书稿,辑录成《亡国惨记》,1904年由东京秀光社出版。田桐在《亡国惨记》例言中说:“是书系明季我祖我宗,痛我华土被夺于膻胡,且身历其境,见夫膻胡残虐惨无人类,屠戮生灵、奸淫妇女之种种目不忍见、耳不忍闻之事,恐我子孙于经过大劫之后,忘九世之仇雠,故笔之以遗后世。愿凡我亲爱之同胞读此书时,宜为笔书之祖宗设身处地而深长思也。”他在该书的序言中,更是开宗明义指出“古今最惨之事,莫如亡国。亡国之惨,又莫如我中国之明季。夫我中国明季之亡之惨,何以与他国不同……此其中盖有特别二原因在。一是变种之原因,二是变相之原因。“世界之人种无虑百数十,可一言以蔽之曰:其最丑者莫如满蒙之鞑子,故人之恶鞑子也,甚于恶狐鼠”。恨鞑子之心,为中国自古以来一般社会之心理也。无他,种不同也,恐自变其种而成非种之人也。“我中国自古以来,衣冠文物之盛,冠绝群伦,故其时如越南、如缅甸、如暹罗、如朝鲜,莫不钦慕文明而为华化也。乃清虏入关,豚其尾而鼠其头,奇其服而异其言,屈一足垂一手以为礼,及种种怪异之形状,直大远于人道,而与禽兽无异者。”“试思自明季以迄于今,上下三百年,纵横二万里,阴风凄凉,举目皆肃杀之妖气者,谁非亡国之惨记乎?呜呼!同胞,同胞,公等其将何以堪此?”站在今人的角度,田桐的这些论述当然有丑化满、蒙民族之嫌,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谓振聋发聩。难能可贵的是田桐在《亡国惨记》中就明确提出了反对立宪的主张。“然吾尝见夫我同胞中人,竟有唱勤王者、唱保皇者、唱要求政府以立宪者。吾不知所勤者谁氏之王,所保者谁氏之皇,所要求者谁家之政府。公等何以恨清鞑子者不如其恨元鞑子,何以视清鞑子之待汉人者不百倍于元鞑子耶?噫!是亦不思而已矣!盍读《亡国惨记》。”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政治主张昭然若揭[4]

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在读过《亡国惨记》后感慨,“余读之竟,乃皆系满州人入关残杀汉人之一部惨历史。始知满州人种,虎狼成性,蛇蝎居心,自祖宗以及子孙,传遗之而不改者也。”“故对于此事,不能不为支那人痛……更不能不对满州人愤。呜呼!天道好还,人道不可以一日或灭。满州人如此,其应受诛戮淘汰之列,可无容疑,是满州人被排之结果。其为支那人之雪愤复仇者,其事小;其足以彰世界文明之公理与正义人道者,其事大”[5]。撇开宫崎寅藏是中国革命的同情者这一层关系,透过他的感受可以清楚地看出,《亡国惨记》的出版,的确达到了揭露满清王朝的血腥统治,唤起民众勿忘“亡国”之痛,勿忘“复仇雪耻”的宣传效果。(www.xing528.com)

1906年12月2日,田桐在《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畅谈自己的革命思想。他首先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亡国的时代”,要做“革命的事业”,讲究“革命的学问”,兴办“革命的教育”和“革命的学校”,使用“革命的教科书”,培养革命的人才。接着又对同情革命而不愿担负义务,认为中国人程度太低“非过五十年后”不能革命,先“回去做满鞑子的官,把大权弄到了手,然后实行革命”三种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他强调革命的思想,是从“良心”和“耻心”生发出来的。为着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良心”,为着洗净为异族奴隶的大耻大辱,合革命之外,别无他策。鼓舞人们“男儿气节刚于剑,不灭清胡死不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