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理实验活动设计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理实验活动设计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智能手机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应用与迁移。课外实验的取材丰富,所谓“瓶瓶罐罐做实验”,学生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生活物品,选择简单的实验器材展开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探究,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二)课外物理实验探究举例大多初中学校是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基于智能手机开展物理实验更多地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

基于智能手机的物理实验活动设计

(一)课外物理实验探究的作用与意义

课外实验是相对课堂实验而提出的,两者在教学任务与目的、内容与形式上是有区分或分工的,理论上认为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补充和延伸。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充裕,有的课堂探究实验的探究过程并不完整,因此课外实验不仅丰富了实验探究活动,促进知识迁移应用,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物理核心素养。

基于智能手机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应用与迁移。智能手机自身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在课堂上教师应用智能手机开展物理实验,课后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使用智能手机再现实验过程,且智能手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中丰富的素材与之相结合,以此开展更多新的实验探究活动,有效促进所学知识迁移与应用。

自主探究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去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课外实验的取材丰富,所谓“瓶瓶罐罐做实验”,学生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生活物品,选择简单的实验器材展开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探究,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在独立思考、大胆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课外实验有效开展,能提高课内探究式课堂效率;经历了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在课堂内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能快速抓住问题本质,能在脑海中快速建构探究过程;当讨论中观点不一致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使探究式课堂有效顺利开展。

(二)课外物理实验探究举例

大多初中学校是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基于智能手机开展物理实验更多地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但学生在课下也可以重复教师课堂上的实验操作步骤再现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发散思维,展开更多的实验探究活动,下面简单举例了一些运用智能手机在生活中展开的实验探究活动。

1.基于声音传感器的探究活动

(1)声音传感器测量不同环境中的声音强度

在手机中下载噪声分贝仪APP,该软件调用手机内置的声音传感器测量声音的强度,并能记录测量数据。噪声分贝仪能记录测量过程中声音强度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以及当前值。学生使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应用软件,能随时随地探究生活环境中的声音强度。通过测量大街上商家的广告声、广场上广场舞的音乐声、车辆的鸣笛声、鞭炮燃放时的声响等等,在实际的体验感受中了解到为什么一般的噪声限制为60dB,实现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2)声音传感器探究吉他琴弦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运用Phyphox软件声学部分的Audio Autocorrelation模块,测量声音的频率大小。通过拨动不同的琴弦感受音调高低变化的同时,还可以通过Phyphox测量出琴弦振动时声音的频率大小。吉他的六根琴弦粗细不同,从一弦到六弦琴弦越来越粗,音调从高到低变化。在该实验中,拨动吉他的一弦时,测量出的声音频率为326.46Hz;拨动三弦时测量出的声音频率为197.03Hz;拨动六弦时测量出的声音频率为160.32Hz。从一弦到三弦再到六弦,音调在降低,对应声音的频率也变小。(www.xing528.com)

在这个实验中,运用手机和吉他就能完成,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在拨动吉他琴弦时能明显观察到琴弦振动,加深了对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体验不同琴弦音调高低的不同,通过实验所记录的数据直观感受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运用该软件还可以测量其他乐器和物体的声音频率。

(3)声音传感器测量声速

运用Phyphox软件声学部分的Acoustic Stopwatch记录两个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选择较为安静空旷的场地,两名同学各持一部手机相隔距离d,为了准确地接收到声音,设置Acoustic Stopwatch的声音触发阈值高于环境噪声级。第一位同学靠近手机1击掌,这时手机1开始计时,随后手机2接收到第一位同学的击掌声开始计时。此时第二位同学靠近手机2击掌,手机2接收到该声音停止计时,手机2记录的时间间隔为Δt1,接着手机1接收到第二位同学的击掌声停止计时,手机1所记录的时间间隔为Δt2。两个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差值Δt=Δ t1-Δt2,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时间。通过实验测量出声音在传播中所经历的时间,又已知两部手机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计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4)声音传感器探究弹球的高度变化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Phyphox软件中声学部分的(In)elastic collision模块,通过手机麦克风记录弹球与地面接触时相邻的时间间隔,并自动计算出弹球最初释放的高度以及每次反弹高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的安静。将记录的实验数据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可以分析弹球在反弹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弹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撞击地面的形变恢复过程中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换为重力势能。由于在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弹球反弹的高度越来越低,机械能越来越小。

2.基于气压测量仪的探究活动

(1)气压测量仪测量楼层高度及海拔高度

气压测量仪通过调用智能手机内置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出某地大气压强,海拔高度以及经度与纬度。通过气压测量仪可测得到不同的楼层所处海拔高度,进而计算出楼层间的高度,以及分别测量山底和山顶的海拔高度得到山的高度,与此同时根据气压测量仪上显示的大气压强的数据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在不断地下降,进而得到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

例如:应用气压测量机测量一层和十七层的大气压强和海拔高度。在一楼测得大气压强约为95.657KPa,海拔为510.14m;在十七楼测得大气压强约为95.143KPa,海拔为556.34m。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可得,随着楼层增高,海拔高度也增大,大气压强也对应着降低了。

(2)气压测量仪测量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当高铁或动车穿过隧道时,有些人会感觉到耳朵不舒服,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气体流速增大导致压强变小。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若把列车视为参照物,那么列车周围的空气相对于列车来说就是向后流动的;当列车经过隧道时,等同于流动的空气突然进入到一个狭窄的通道,这时空气流速迅速增大,导致附近的气压降低,乘客就会感觉到耳朵不舒服。当学生坐上动车时,可以运用气压测量仪测出列车进入隧道前后的气压值,测量发现列车进入隧道后气压降低,与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相互验证。在站台上候车或等待地铁时,也可以应用气压测量仪测量,列车未进站时站台周围的大气压强,以及列车经过站台时站台周围的大气压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