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的表情礼仪与规范-传情达意,眼神微笑

幼儿教师的表情礼仪与规范-传情达意,眼神微笑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部可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主要通过眼神和微笑传达情绪和情感。幼儿教师要掌握表情礼仪,传情达意。幼儿教师要准确把握眼神和笑容这两大表情工具,以传情达意,发挥表情礼仪的作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视线接触时间的长短,也是一种礼仪。其中,微笑是人际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表情语言。这是一种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微提起的表情。

幼儿教师的表情礼仪与规范-传情达意,眼神微笑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情感表达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强调无声语言在情感表达中起一半以上的作用。这些无声语言,就包括了人的表情。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符合礼仪的表情,向幼儿传达信息,发挥引导和教育幼儿的作用,成为幼儿成长的典范。

面部可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主要通过眼神和微笑传达情绪和情感。作为人体语言中最为丰富的部分,表情反映着内心情绪,表达着喜、怒、哀、乐等内心的情感,在人际沟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幼儿教师表情礼仪的作用

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微笑、眼神等面部表情,有助于组织教学、丰富教学语言、增进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育幼儿、启发幼儿、激发幼儿非智力因素,达到以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面部表情是幼儿教学工作的润滑剂,在幼儿教学中面部表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要掌握表情礼仪,传情达意。表情依据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眼神和笑容两个方面。幼儿教师要准确把握眼神和笑容这两大表情工具,以传情达意,发挥表情礼仪的作用。

2.幼儿教师眼神礼仪原则

眼神是面部表情的核心,它以一种真实的、含蓄的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作用。研究表明,从一个人瞳孔的大小、亮度的明暗、视角的俯仰、注视的时间与变化的快慢等,可以看出其内心活动。于是劳夫∙爱默生说:“人的眼神与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因此,幼儿教师要学会适时而科学合理地运用眼神,坚持以下三原则,使眼神发挥着有声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注意视线接触的角度。

在注视他人时,目光发出的方向,决定了与交往对象的关系远近。双眼注视他人的常规角度包括平视、侧视、俯视和仰视。一般来说,幼儿教师在人际交流中,要多运用平视的方式与人交流。因为平视代表着与交流对象身份、地位平等,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幼儿教师在和幼儿家长、同事交流时,可用平视的目光;与幼儿交流时,不妨蹲下身,也用平视和其交流,让幼儿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在和上级、长辈、专家交流时,可以采用仰视的目光,以示尊重和敬畏。当然,当幼儿受了委屈或犯了错误时,可以用俯视的目光,以表达对孩子的怜爱和宽容。

在人际交流中如果运用侧视,那么千万注意要面对对方,否则就会表现为斜视,这是一种极其失礼的行为。此外,盯视和眯视这两个角度更是要不得。因为盯视传递着一种不礼貌的语言,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甚至有受到侮辱甚至挑衅的感觉,这是极其不礼貌的。眯视传达的是不太友好的语言,除了令人产生睥睨与傲视的感觉,还让人感到冷漠,令人产生距离感,不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2)注意视线接触的时间。

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视线接触时间的长短,也是一种礼仪。一般来说,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应该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如果超过或低于这一数值就会令人产生不舒服和无视的感觉。因此要把握好这一时间长度。通常,长时间凝视交流对象会被认为是对私人空间或势力范围的侵犯,是极其不礼貌或挑衅的行为;完全不与对方视线接触,则会被认为自高自大、傲慢无礼,或者空虚、慌张,试图掩饰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听者通常会多注视说话的一方。同时,为了向对方传达友好的信息,可以在相处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里都注视着对方。如果表示对对方的关注,尤其是向对方请教问题,则可以将时间占到相处时间的三分之二。(www.xing528.com)

(3)注意把握双眼注视的位置。

人际交往中,双眼的视线停留的部位也可以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状态。幼儿教师要注意的是,与关系密切的朋友相处时,视线可以停留在两眼与胸部的三角形区域,这就是社交上所称的近亲密注视,当然,如果与幼儿相处时,不妨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以示亲近。与幼儿家长或其他关系普通的人相处时,要将视线停留在对方双眼和嘴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这就是所称的社交注视。除非必要,不要将视线停留在对方前额,因为这样的注视就是严肃注视,会制造紧张气氛。当然,幼儿犯了严重的错误时,可以用双眼这样注视幼儿,从而让幼儿产生压力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总之,眼睛的语言展现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掌握好眼神礼仪,科学而又艺术地用好双眼,进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

3.幼儿教师的笑容礼仪

笑有许多种,如微笑、大笑、冷笑、嘲笑等,不同的笑表达了不同的感情。其中,微笑是人际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表情语言。这是一种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微提起的表情。微笑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友善,不但会使人感到亲切、热情和尊重,还可以使自己显得富于魅力,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友谊。微笑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因此有人将微笑称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幼儿教师要注意运用微笑礼仪时,要笑得自然、亲切、得体,不妨遵守以下原则。

(1)发自内心地笑。

要做到这点,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微笑时,要将口、眼、鼻、眉肌等方面的动作协调配合。否则就会出现缺乏诚意、生硬的假笑。

(2)得体地笑。

所谓得体地笑,就是要神情结合,要显出自己的气质,笑的时候要自信真诚,要亲切和蔼,切忌皮笑肉不笑、阴阳怪气地笑、幸灾乐祸地笑,更不能对他人不屑一顾地笑。

(3)和谐地笑。

所谓和谐地笑,是指要与仪表举止和谐一致,要从外表上形成完美统一的效果,切忌仅为情绪而笑,就算是面对幼儿,自己心里不悦也要尽可能微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