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出发,教育之柔

为什么出发,教育之柔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通过把孩子转到该校就读的小夏的叙述,我也了解到这些优势的获得,未必是通过单一的高压方式榨取的。事实上,我相信在升学和竞赛方面拥有优势的学校,它们的“文化”应该相去不远。这个“成果”既可以是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功,也可以是仅仅自我感受的人生幸福。搞教育的人为了应试升学花费精力心血,其中有身不由己的力量在推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为什么出发,教育之柔

每当我看到人们提及某些中小学“名校”时一脸敬畏的样子就不以为然,就像我对有些人对于表现威武的“考霸”“学霸”恨不能顶礼膜拜的心态不敢恭维一样。众多学校的名气指数基本上就体现在升学成绩、竞赛成绩上,小学之名在于有多少学生升上了类似“杭外”这样的名校,初中之名在于有多少学生考入了省一级重点高中,而高中之名又在于有多少学生上了北大、清华、浙大。无非就是考试。没有升学这个硬指标,没有这尊几乎被当成了终极目标的“大神”,无论在别的方面做得如何出色、如何有特色,学校也还是不入流的,校长说起话来连底气都没有。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骄人”的升学表现,在别的方面越是表现得活色生香、千姿百态,就越是在出丑,越是惹人厌。“你不是搞素质教育吗?你不是还玩减负这一套吗?你不是倡导快乐学习吗?没有跨越升学的门槛或栏架,你让孩子们失掉了今天,还能为他们赢得未来吗?你无法让学生走通‘成功’的窄门,就敢允诺他们一个‘幸福’的人生吗?”

所以哪怕是在最“顶尖”(我也不得不姑且使用这样充满竞争意味的字眼)的学校,校长们也不敢说自己轻视升学率,他们只是说:“我们已经超越了升学目标。”比如宁波镇海中学吴国平校长说,他们培养的不仅仅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更是能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才。比如杭二中的叶翠微校长说,他们要让能飞的飞起来,让会飞的飞得更高。任何一个对中国教育的现实生态有着较为深刻认识的人,是不会也不敢轻易地否定应试和升学的价值的。对于家长渴望孩子升学、升入所谓顶级名校的强大心理需求,哪怕其中有盲目的成分——比如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在强竞争、高压力环境下学习,但几乎所有家长都一门心思把孩子往那些学校挤,结果有可能是反而误了孩子,“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一观念远未生根——教育从业者也只能在顺应其需求的同时再做别的文章,否则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失败。在家长心目中没有升学“美誉度”的学校,首先遇到的困境就是优质生源流失,而这个流失的口子一旦打开,学校发展就会进入越使劲越差劲的恶性循环。

我对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不了解,所以对于其办学并无多少发言权。但有一个印象是鲜明的,那就是这所学校在升学和竞赛方面已经搏得了一些优势。而通过把孩子转到该校就读的小夏的叙述,我也了解到这些优势的获得,未必是通过单一的高压方式榨取的。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想要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硬把他们的头摁在课本前面是完全无效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一定是有些东西让孩子能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他们的考试成绩才会噌噌地往上蹿。也许是充满励志气息的校园文化,让每一个孩子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处在追逐梦想的途中;也许是较为狂热的竞争氛围,激发起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也许是一些善于调动积极性的教师,让孩子想紧紧抓住手头的每分每秒。无论如何,如果小夏的描述没有失真的话,那么学校成功地让孩子爱上了学习,养成了刻苦的习惯,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没有人否认刻苦学习的价值。我至今还记得十多年前在鹫峰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寄宿部挥汗如雨学英语的场景。酷热的夏天,基本全封闭的学习环境,数百人在满是汗臭的大教室里听课做题,竟然几乎无人缺课,更无人抱怨,而这样的学习机会还是“求”来的。我曾经总结过造成如此奇观的原因:一是新东方给人梦想,并且时刻提醒你这个梦想的存在;二是每位教师差不多都是励志大师,不但励志而且还能随时添加有趣的佐料;三是每位学习者都确立了执着而清晰的目标(大概除了我),有着强大的自我内驱力。事实上,我相信在升学和竞赛方面拥有优势的学校,它们的“文化”应该相去不远。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新东方是一个语言培训机构,它追求的是最直接、最短期的应试目标:通过托福、GRE考试,帮助学生顺利申请到国外高校。所以新东方培训所做的就是应试,彻底的应试。这样的学习是纯然工具性的、功利性的,是不择手段要得分的(各种应试小策略、小技巧都是教师钻研的对象)。因为新东方的培训是如此有效,美国相关机构还曾发信提醒该国一些高校注意来自中国的高分申请人,因为他们真实的语言能力与其高分并不匹配。倘若我们的中学教育奉行或执行的也是这一套,那是不是有哪儿不太对劲儿呢?(www.xing528.com)

可能有一点儿吹毛求疵,能让孩子刻苦学习的学校一定不差,学校在营造“气场”方面很有一套,孩子的前途也有保障,家长肯定放心。但恰恰对这样的学校,我的内心又隐隐有着更高的期待,那就是希望它能够超越升学目标。刻苦对人才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但它又是不够充分的。很多高复班里的孩子像打了鸡血般复习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好像不会为之唱赞歌。湖北孝感的“吊瓶班”,那些孩子边打针边学习的狠劲儿应该也不是老师逼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直接瞄着考试和竞赛的教育,大多数是急功近利的,考虑的只是眼前的得失,摘到了夏季的花却未必能收获秋天的果。有的中学差不多只用一年时间就上完三年的课,剩下的两年时间全部用来复习做题,几乎把自己办成了高复班。不断“刷题”对于考试很有效果,这是一定的,但对于孩子的心智发育是否有利则很难说。在题海中翻滚固然能巩固一个人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但它同时也会令人的思维固化,伤害的是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且不说无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备受身心煎熬)。而培养这样的能力,才是真正顶尖的名校所最为珍视的教育价值。

我有个听上去比较迂腐的观点:判断教育好坏,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两年见成效,而是二十年后(甚至更久远)看成果。这个“成果”既可以是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功,也可以是仅仅自我感受的人生幸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可是,二十年太久,我们等不及,二十年后太渺茫,也未必靠得住,我们需要的是抓住当下,抓住眼前的机会。这也可以理解,尤其是对家长来说更是如此。搞教育的人为了应试升学花费精力心血,其中有身不由己的力量在推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应试升学,无论有着怎样的正当性,它也只是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也许这些都是虚伪空洞的漂亮话,我也深深地知道这一点,并且尊重每个人出于最务实考量所做出的选择;但我还是要说,经济人皆有趋利动机,教育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但教育人所谋者当为大利。如果没有超越一时一地得失的理念和理想的朗照,我们只会陷溺于应试升学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天上的星斗无法给我们一丝切实的温暖,但它能给我们行进的方向,哪怕在迷途中走得再远,也依然记得为什么出发。

2013年8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