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与心理健康:抑郁症的严重性及危害

阅读与心理健康:抑郁症的严重性及危害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心理杀手”。据2012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而自杀。[1]我国拥有9000万的抑郁症患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2008年,李彤对某综合大学1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大学生抑郁症发生率为38.53%。河北工程大学杨曙民的调查发现:“留守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4.1%,高于普通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13.97%的水平。”

阅读与心理健康:抑郁症的严重性及危害

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心理杀手”。据2012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而自杀。[1]我国拥有9000万的抑郁症患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2008年,李彤对某综合大学1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大学生抑郁症发生率为38.53%。[3]国外相关研究发现,童年创伤经历和青少年的各种精神障碍高度相关,尤其是抑郁情绪,童年的创伤性经历是抑郁症发作的易患因素。河北工程大学杨曙民的调查发现:“留守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4.1%,高于普通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13.97%的水平。”[4]金英的调查指出:“50%的超生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人际关系敏感;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5]可见,童年创伤是青年学生产生抑郁障碍的重要原因。在笔者十余年的心理咨询生涯中,所接诊的来访者患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社交恐惧症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超生寄养儿童、父母离异等有童年创伤的学生。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年轻父母外出打工潮。此时期出生的一批超生寄养儿童和留守儿童已陆续进入大学。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二是我国的传统家教强调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父母,这种强势教育模式,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常用责备、打骂、羞辱,甚至威胁、恐吓来控制孩子意志,让孩子失去自主,活在恐惧中,内心伤痕累累。儿童受虐不敢也不许反抗,所有的不公、委屈、愤怒只能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郁结成疾。[6]给予抑郁障碍学生应有的关怀,帮助他们解除病痛,这是社会、家庭,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文献资源丰富,用阅读疗法防治大学生抑郁障碍,让书籍潜移默化地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扰,找到其抑郁的成因和解决方法,让他们快乐成长,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