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数字原住民的远距离社交

中学体育教学:数字原住民的远距离社交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社会交往需要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并且需要交往双方在场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与身体触碰。这些方式使得传统交往中异常重要的时空要素不再重要,交往双方可以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穿越时空的远距离交往。青少年通过体育学习中在场的交谈、游戏、竞争、协助、争论以及庆祝等活动来体验角色情感和习得行为习惯以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原住民之间的学习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中学体育教学:数字原住民的远距离社交

传统的社会交往需要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之内,并且需要交往双方在场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与身体触碰。但是随着数字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70%及以上的青少年已经习惯使用电子邮件、QQ、微信、虚拟社区、网络论坛等多种交往和沟通方式与朋友保持联系。这些方式使得传统交往中异常重要的时空要素不再重要,交往双方可以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穿越时空的远距离交往。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社交场域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存逐渐被忽略,与印刷媒介用抽象符号传播信息内容不同,电子媒介是用表象符号传递表情信息。青少年的身体被某一卡通形象所“替代”,他们之间的身体接触也被虚拟符号(文字、视频、图像、音乐和动画)所模拟甚至干脆省略。

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异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导致很多人在一起,却彼此隔离,很多人相距甚远,却密切联系的交往景象。青少年在同一间教室(操场、宿舍)里,却不和身边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而是通过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与远方的朋友进行交谈。数字原住民已经成为一个与全世界而非周围人群互动的人。

体育教学活动以教学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为依托,最强调身体的参与和投入。青少年通过体育学习中在场的交谈、游戏、竞争、协助、争论以及庆祝等活动来体验角色情感和习得行为习惯以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尽管虚拟交往场域也为青少年儿童提供许多角色扮演机会,但是它破坏了在场的亲切交往方式,使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主体之间的最简单、直接而有效的交往模式遭遇到了挑战。

综上,信息技术营造的拟态环境不断地侵袭着现实世界。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以一种交叉的方式相互映照和存在。数字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表征化,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使他们逐渐丧失了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的文化特质:他们没有消耗卡路里却在运动场上奔跑、跳跃;朋友间从没有握过手却在交心长谈。数字原住民几乎不需要直面周遭的事物而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模拟形象以及各种情境仪式的拟态影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信息技术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际交往的形式,数字原住民忽略了现实交往,产生了人际的疏离。体育教学关注的是人的身心协调发展,最强调身心在场。因此,体育教育可以成为解决信息技术环境下人的异化问题的最佳途径,担起这份责任不仅是体育教育的历史使命所致,更是其在信息技术时代下的价值所在。比尔·盖茨讲过,体育教学对象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探究,信息技术一直致力建构一个理想学习园地—世界各地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最好的课程。而今,泛在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实现这种愿景奠定了基础。在便捷的学习时空里,信息原住民自主的学习行为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撑。Jonassen描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六大学习方式:第一,用技术支持探索性学习;第二,用技术支持视觉化学习;第三,用超媒体支持建构现实的学习;第四,创建以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共同体;第五,用技术支持反思性学习;第六,用技术支持做中学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为想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提供了技术条件,数字原住民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这种转变针对的并非是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整体变化,表现在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模式等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在这样的条件(或环境)下,信息原住民在学习特点上较之他们的父辈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依赖情境化的学习

印刷时代下的学习是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崇尚逻辑性的思维,“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预设的知识单元顺序,逐个达到规定测试要求”。而信息技术所营造的知识世界里没有楼梯台阶,所有的知识都在一个平面上,知识之间没有递进、因果关系,因此信息技术时代需要的不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式的人才,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取静态的经验积累性的知识,而是将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在师生、生生交互中获得新的认知。他们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层次学习,锻炼的是界定问题情境、定义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www.xing528.com)

当今,Web3.0等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一种人机和谐对话的智能网络时代,他们学习的本质是深度参与、生命体验以及体现网民参与的价值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发展,使学习内容展示得更加逼真,具有强大的情境性,数字原住民沉浸在虚实相生、趣妙横生的教学环境中,他们期待的体育学习不再意味着简单的接受、模仿和训练运动技能,而是一种体育运动的情境体验。

(二)崇尚个性化的学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一个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同一项教学活动,学习相同的课程内容,根据统一的教学进度达成相同的学习结果。学生就像是生产线上按照大纲计划要求生产出的一批批均质化产品。在信息技术时代,学习环境的理想化、学习资源的针对性与可获取性、学习终端的智能化、学习活动的交互性以及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的人性化让数字原住民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从书本和教师那里被动地接受设计好的知识,而是采用“自定步调、定制内容、关注个体需求的学习方式,畅游在信息的海洋里主动寻觅和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与信息”。

比尔·盖茨曾说,信息高速公路给予我们的好处就是我们在安排自己的计划时有了主动权。数字原住民排斥传统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渴望教学者尊重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特性以及相信他们具有的巨大学习潜能。他们的体育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获取和整合信息自主地探索促进健康的方法、个性化的运动锻炼方案以及趣味十足的娱乐方式。

(三)习惯协作式的学习

传统学习意味着知识的记忆和技艺的掌握,对学生的考核往往通过分数高低、排名先后来体现。学生之间是一种竞争型关系,这种互动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和负面的。学生的学习通常是“孤军奋战”,缺乏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学主体间的互动有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这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参与和被认可的机会,学生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数字原住民的学习成为一种沟通,即在互动过程中思考、探索、分析、讨论。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原住民之间的学习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数字原住民甚至在网络世界里进行超越时空的协作学习,他们自发地形成以某种学习目标为中心,时间分离、空间分散的学习组织—学习共同体。在这种虚拟的学习社区中,数字原住民共享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彼此的交流与会话共同攻克学习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