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挖掘语文教材,广泛深化阅读教学

挖掘语文教材,广泛深化阅读教学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教学时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巧妙设计问题的广度,让学生跳一跳去摘苹果,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情趣横生,于漪老师采用了两种方法。于漪的课就是这样,用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课时,但课上的知识容量要比一般课堂的知识容量多出三分之一以上。现代教育培养人,这个要求非常重要。

挖掘语文教材,广泛深化阅读教学

于漪曾说:有些课文浮光掠影学一学,学生认识不到其中的奥妙,常常兴味索然。如果老师引导学生深究底里,见学时之未见,闻学时之未闻,学习积极性就大不相同了。[3]关于这个问题,一些教育专家常常喻之为“摘苹果”,要尽可能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而不是手到擒来,或怎么跳也摘不到。人们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而,教学时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巧妙设计问题的广度,让学生跳一跳去摘苹果,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晋祠》课例中,于漪老师就是这么做的。

《晋祠》是一篇艺术说明文,内容浅显易懂,倘若照一般的教学要求,用两节课时间来学习文内的比喻和文章的总分结构,时间绰绰有余。但课堂教学内容就会苍白干瘪,学生注意力必然分散,不会有学习积极性可言,更何况文章的总分结构和比喻修辞格学生早已熟悉,重复学习只会使他们厌倦。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情趣横生,于漪老师采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从广度上开拓,扩大知识覆盖面。所谓广度上开拓,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能只见课文不顾其他。要审慎选择知识点并延伸扩展,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使他们吸取多种营养,尽量把课上得丰满一些。在上《晋祠》一课时,于漪从广度上开拓:让学生依次介绍祖国的名胜古迹,介绍并推荐《中国名胜词典》,听写“晋祠”条目,引进了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复习了物理力学原理,传授了“看景不如读景”的艺术审美常识……这样开拓之后,所用课时相仿,收效却不同一般,真所谓事半而功倍。于漪的课就是这样,用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课时,但课上的知识容量要比一般课堂的知识容量多出三分之一以上。学生在她的课堂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知识面不断扩大。(www.xing528.com)

二是从深度上探讨,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教学上有一条根本原则,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使学生认识事物不浮光掠影,就需要善于思索,深究底里,洞悉事物的本质。现代教育培养人,这个要求非常重要。《晋祠》是一篇浅显的说明文,如果只教在课文表面,指导在听、说、读、写表层,不仅课上得平而淡,干而瘪,而且学生思维会受压抑,认识能力也会受影响,所以于漪设计了辞典条目与课文的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步深化,从而对文艺性说明文的本质特征有了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大大加强。比如,学生能引用课外资料来解释对“晋祠三绝”说法不一致的现象,认识到“正好证明了晋祠值得人们欣赏的杰作特多”。如果不是老师本身向教材深处开掘,设计出如此精彩的问题,学生的思考绝不可能如此深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