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教研活动效果,杏坛芳华指导

提高教研活动效果,杏坛芳华指导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摆正教和研的关系,是搞好教研活动的基础在一些教师,甚至某些学校领导心目中,对教和研的关系还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思想认识,他们把教学看做硬指标,把教研当作软指标。新课改对教研组职能的要求更高,教研组不仅是一个基层教学研究组织,更是一个站在新课改前沿阵地的团队组织。教研组长是学校各学科教研活动的司令官。有效反思是提升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后续保证。

提高教研活动效果,杏坛芳华指导

一所学校,要使教研活动实至名归,蓬勃开展,就要有教研的基础,给教研以条件,让教研有活力。因此需要重视解决以下问题。

(一)摆正教和研的关系,是搞好教研活动的基础

在一些教师,甚至某些学校领导心目中,对教和研的关系还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思想认识,他们把教学看做硬指标,把教研当作软指标。因而,在学校工作中,重教学而轻教研,狠抓教学而松懈教研的情况,并不鲜见。教学实践是教学研究的土壤,离开教学实践的“研而不教”或“有研无教”,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难深入教学一线,又不能持久助力教研。反之,如果以“研从教来”为背景,则越善教研越会教书。试想,根据教学的需要,提出一个观点,写出一篇文章,探索一种教法,不能只是教师空口清谈,空穴来风,而是一定要查资料,找原因,提方案,最后才能够厚积薄发,物化成果,其中免不了要有“望断天涯路”的探求,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思,在经过“众里寻她千百度”“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大量艰苦工作之后,才会觅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和收获,经过这样一个苦苦探索的备课和教学设计的心路历程,我们教师上课,还会废话连篇,不得要领吗?难点还突不破、重点还突不出吗?

可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转变观念,确立“教育要发展、科研做先导”的意识十分必要。要让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科研兴教”和“教师即研究者”等教育新理念;让教师特别是教育管理者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使他们真正理解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唯有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教师才会付出行动,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二)选好教研组长,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关键

教研组是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新课改对教研组职能的要求更高,教研组不仅是一个基层教学研究组织,更是一个站在新课改前沿阵地的团队组织。教研组长是学校各学科教研活动的司令官。大量的教研活动,比如公开课、专题研究等工作需要教研组长组织协调;大量的论文选题、课题研究等需要教研组长出谋划策。因此,选好教研组长,是搞好教研的关键。

什么样的教师最适宜于担任教研组长呢?应从德、才、能、缘四个方面去综合考察,选贤任能。要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品德,要有专业知识扎实丰富、教学技能精湛出众的才华,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引领教研强的能力,还要有调动学科成员教研热情、协调团结本组教师拧成一股绳的人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往往强调了教研组长的德、才、能,忽略或者回避教研组长所应具有的凝心聚力的人缘,这是不符合学校教研的现状与实际的。教研组长应善于团结同事,能够引领团队集体作战,发挥专业核心和学科带头作用,促使教师养成反思习惯,成为教研的主人。不反思的教研是没有深度的,它的有效度也必然是低的。美国学者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地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有效反思是提升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后续保证。每位教师只有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变“要我搞科研”为“我要搞科研”,才有可能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三)创造良好的教研条件,是教研活动的保证

教学需要教研,教研需要条件,中学教研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呢?通常来讲应该是:和谐的教研气氛、宽松的教研环境、严格的教研评估。

学校要为教研营造良好的环境,搭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平台。学校要对教研工作进行引领与规划,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与保证。同时不拘一格,开拓平台,如建立学科功能室、网络对话平台、校际交流平台、教师培训平台等,扩大教研活动的时空范围,营造处处有教研、处处可教研、人人参与教研的氛围,促使教研更为有效。勿庸讳言,在许多教师,尤其是在一起工作的教师中间,或多或少存在着文人相轻的陋习。不懂的问题不敢问,怕被人笑话,清楚的问题不敢说,怕被人嫉妒。结果,有问题不敢争论,有文章不敢研讨,硬是孤军奋战,“画出龙来方现掌”。这种工作氛围,十分不利于教研。要改变这种现状,老教师,尤其是教研组长在常规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一是要敢亮底,把自己的疑难提出来研讨;二是要巧设疑,就实实在在存在的教学问题,点燃思维火花,允许思维碰撞,大家争论,百家争鸣,集思广益。如果大家都多些真诚,多些理解,那么,万马齐喑的局面一定会打破,和谐向上的教研气氛一定可以创造出来。(www.xing528.com)

创造宽松的教研环境,就是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旺盛的精力来参与教研。客观现实中的一些学校,一是编制紧,教师超负荷工作,忙于应付正常的教学活动已是筋疲力尽,教研成了空话;二是卡得死,强调坐班制管理,十多人挤在一个办公室里,除了正常备课,批改作业外,头对头面对面,你方唱罢他登场,时不时地拉两句家常话、摆一个龙门阵,就把时间冲走了。因而,为了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教研环境,教师编制宜适当放宽,管理科学的学校,可以不必过于强调坐班制,但教研组活动尤其是讨论、交流应该加强。

既然教学研究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教研组是学校的重要组织,那么,对教研工作的严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校要有意识地多安排老教师的示范课,年轻教师的公开课,要求学校领导、全组教师共同参加这类教研活动,务实做好评议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师教学、论文的竞赛评比活动,对教师教学教研严格考评,倒逼着教师研教材、研教法、研教学。

(四)倡导多样化教研,是教研组活动的活力

把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科研的立足点。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教师教研也是如此,只有能“研以致用”“以研促教”,教研对教师才具有真正意义。教科研工作要以“实在、管用、有效”为指向,以解决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首要任务。教研内容主要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前瞻性的研讨,要坚持“教什么研究什么”“需要什么研究什么”“怀疑什么研究什么”的教研原则。只有能够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能够解决教师教学问题的教研,才能激发出教师内在需求,才能让教师感受到教研的实效,从而主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如果一个教研组,仅仅满足于找几篇文章来读读议议,听几节课后再泛泛而谈,云里雾里,不着边际,会使得教师不胜其烦,教研不得要领。而如果通过教研活动,切实提出研究课题,大家深入研究探讨,以课题或论文的形式物化教研成果;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引入教研活动中,看看别的老师是怎样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实施学科教学的,再反思自己又是怎样借助多媒体辅助上课的;根据课堂实录,既可以同组老师来共同评议公开课,又可以每位教师单独研磨以发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甚至从小处着眼,纠正普通话发音的不准、粉笔字板书的不规整、仪容仪表教态的不自然等,就像运动员通过录像去发现自己的技术缺陷,以便矫枉过正,更进一步一样。总之,教研活动内容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就越有生机与活力,更能激发起教师的兴趣,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才会有生气、有内容、有水平,教研效果也就越好。

(五)理直气壮地抓教研,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动力

要使教研活动能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抓教研。该表彰的,大张旗鼓表彰;该奖励的,理直气壮奖励;职称评定,要把教研成果作为硬指标,避免被“我的论文写在学生身上”“学生就是我的论文”这类似是而非的谬论所误导和干扰。否则,百忙之中,哪位教师愿意花时间坐冷板凳呢?

注重计划,抓好落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研活动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开展一项教研活动的时候,就要先期研判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教研任务,保证活动效果?然后采用恰当的组织方式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落到实处,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教研制度。学校要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制度完善,实现教研高效能运行。同时,执行制度要严格,要使制度自始自终起到保证教研的作用。

逐步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在学校内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品牌教研组活动,从教研氛围浓厚、教研活动有特色、教研有实绩等方面加以评价。通过校内评价导向引领教研组工作不断提升品质,从而形成比、学、赶、超,崇尚教学研究的教研氛围,推动教研活动有效地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