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杏坛芳华:课改理念落实,学科素养提升

杏坛芳华:课改理念落实,学科素养提升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以交流信息、深化认识、发展智能、提升学科素养。讨论质疑一开始,学生根据教师对文章前两段的重点讲授,纷纷发言,对鲁迅文章的写景艺术进行评述。

杏坛芳华:课改理念落实,学科素养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以交流信息、深化认识、发展智能、提升学科素养。在讨论质疑、互动统计中,教师点拨教学的艺术就体现在:根据讨论质疑、互动探究的具体情况,确立最佳思维点拨支点。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生成知识能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发生种种疑问,这些困难、疑问有的是非解决不可的,有的是经过讨论质疑可以解决的。

例如讲授鲁迅的名篇——《从百草园三味书屋》时,首先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结构等,把点拨支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运用精当切要的语言讲授文章的前两段。正如叶圣陶所言:“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另一方面,在讨论质疑中进行灵活机智的点拨,以推动学生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素养的提升。(www.xing528.com)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讨论质疑,主要是交流评析大家对作品的欣赏体会,对作品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辨析、质疑。讨论质疑一开始,学生根据教师对文章前两段的重点讲授,纷纷发言,对鲁迅文章的写景艺术进行评述。接着让学生对文章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学生背诵的古文错在哪儿、老先生吟诵的诗句出在哪儿、什么意思等问题发表看法。教师适时指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否真的就那么枯燥、沉闷?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目的是否就是与百草园进行对比,借以揭露封建教育制度对少年儿童的摧残?这样,学生们的“思维杠杆”在教师提供的点拨支点的推动下展开更深入的质疑讨论,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写三味书屋的沉闷、枯燥,就是有意把它同“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生活进行对比,以生动的形象给人以启迪,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另一种意见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在鲁迅笔下并非沉闷、枯燥,而是描写得风趣、幽默,寿老先生也并非是封建教育制度的维护者,相反的倒是书生气十足,很富有同情心。写三味书屋也不是与百草园形成对比,而是通过这两个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处所写自己的一段经历。“从……到……”这种题目就告诉了我们鲁迅写的是自己童年到少年的一段生活,是对人生的一次再咀嚼,并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两种意见争执不下。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给一个现成答案,而是提醒学生再度回到作品本身去寻找自己的论据。就这样,在讨论质疑、互动探究中,教师不断灵活机智的寻找新的思维点拨支点,推动学生讨论质疑的深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真切、更接近作品的本来面目。

(本文原载于《教师》2018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