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钱湖南宋石刻发现与保护实录

东钱湖南宋石刻发现与保护实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石刻群的保护,南宋石刻公园最初的选址、创建,我都是亲历者。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并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对已经移离原地的南宋石刻拍照存档,启动集中保护工程。并确定南宋石刻公园选址在史渐墓道所在的黄梅山麓,即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今址。譬如在南宋石刻公园旁有个横街村,离福泉山茶场不远。现在石刻公园陈列中,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美的,就是这四尊文臣武将。

东钱湖南宋石刻发现与保护实录

周静书

宁波市文联原副主席,巡视员。历任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鄞县文化党委书记、局长。

口述时间:2020年2月8日下午

口述地点: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现改名

     宁波开放大学)线上联系

采  写:赵淑萍

赵:周主席您好!以前我采访您是为了梁祝文化研究的事,今天我想请教您关于南宋石刻的事。您曾是鄞县文化局的局长,所以,您跟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的保护应该是有交集的吧?

图031
南宋石刻公园(水贵仙摄)

周:这么多年了,我离开鄞州,还真没有人来向我问起过南宋石刻的事。20世纪80年代,曹厚德、杨古城先生发现东钱湖南宋石刻后,强烈呼吁采取保护措施。东钱湖风景区曾召开过一次南宋石刻保护开发旅游的研讨会,我和省内许多宋史专家参加了会议,但一直没有实质性启动。南宋石刻群的保护,南宋石刻公园最初的选址、创建,我都是亲历者。90年代,南宋石刻出现了被盗运现象,文物部门调查发现许多石刻早已分离原地,有些半掩在竹林树丛中,有些散落在田野水沟旁,还有些被单位移作景观装饰。我任职鄞县文化局后,看到这样的状况,非常焦急,于是立即采取抢救保护措施。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并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对已经移离原地的南宋石刻拍照存档,启动集中保护工程。并确定南宋石刻公园选址在史渐墓道所在的黄梅山麓,即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今址。21世纪,东钱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进行重新设计建设,石刻公园的规模扩大了,有了二期、三期。这后来的工作我没有参与过。

赵:周主席,您能讲讲石刻公园创建的最初情形吗?

周:开始,一些民间文保人士已在寻访、呼吁。其中,主要是曹厚德、杨古城老师和屠仲光等业余文保员。那些南宋石刻在田野、山岙散落着,东倒西歪,所以就想集中有效保护。为此,我们向国家、省文物局都汇报过,还请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晋宏逵等专家来实地考察。晋司长实地一看大为震撼,还兴致勃勃画下了许多石像。如果文物已经离开原址,对其集中保护,当时是符合法规的。得到正式批复后,我们就选址上水村下庄黄梅山麓,因为那儿有南宋丞相史嵩之的祖父——史渐的墓。那处墓前的石刻造像最为完整,文臣武将虎马石兽俱全。以此为基点,保护原址与集中零散相结合。

赵:周主席,那些文物离开原址后,摆在一起,会不会混淆?

周:我们刚刚集中起来时,计一百多件,全部登记好,有档案的,包括迁移前原处都拍了照的,否则还真说不清楚了。

赵:那你们建立石刻公园时,一切都顺利吗?(www.xing528.com)

周:当时不那么顺利。譬如在南宋石刻公园旁有个横街村,离福泉山茶场不远。那里有丞相史浩的墓。本来那些墓道石刻已散落在山脚下毛竹林里,都东倒西歪,残损不全,平时村民们也不以为意,但是我们让古建工程队进去迁移时,受到村民阻挠。当时村民还打鄞县县长的热线电话,结果领导电话打到我这儿,意思说老百姓上访,是不是把这项工作搁一下,以利社会稳定。我想,这依法办事应该坚持,老百姓不会蛮不讲理的,可以用道理去说服。如果就此搁下来,我们就前功尽弃了,以后南宋石刻的保护工作也没法进行了。于是我就亲自出马去处理了。

赵:您去现场,后来怎么解决的呢?

周:我平时不抽烟,当时带了两包香烟。走到村口,看见村民聚在一起,我就一个个给他们分香烟。我说,这些石刻七倒八歪,以前都没人关注,文物贩子来偷运,大家都管不住,现在要集中依法保护,大家要支持。东钱湖旅游资源要开发,将来南宋石刻公园建起来,你们在旁边最得益,来旅游的人多了,你们这里的杨梅茶叶土特产都能卖出去。村民们听后笑嘻嘻地散了。

赵:周主席,您可真会做工作。

周:老百姓其实很朴实的,你对他们尊重,然后给他们讲道理,他们是通情达理的。当时他们的村主任倒是不表态,后来我就直接上他家去了。他很客气,还倒茶,我和他认真地说了这事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思想工作也做通了。又如迁移福泉山茶场的南宋石刻,县文管办和工程队多次去协商不成,我只得亲自出马了。我与场长郑金灿同志有几面之交,那天打电话给他,说想来喝“东海龙舌”。他冷不防我这个局长有此闲兴,很高兴地说:“非常欢迎!”到了茶场,郑场长按惯例门口迎候,并得意地介绍院子里的南宋石刻。我仔细一看,大为惊叹,这批石刻不仅体量大,而且雕刻十分精美,武将的衣饰飘逸灵动。郑场长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场里的大明星、镇场之宝,凡领导和嘉宾来考察,必定会停下来欣赏。”到茶室里,我开门见山地对场长说:“你们保护得很好,但这批石刻在这里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要完璧归赵集中保护了。”场长急了:“这哪行啊,即使我同意,全场职工也不答应啊!”我告诉他:“南宋石刻是二级文物,你们擅自迁移到场里,当时文物保护法未颁布,情有可原。根据现行文物保护法规定,野外及地下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占有。现在依法集中保护,如果不配合就属于单位违法了。”郑场长毕竟是老党员、老先进,有觉悟,理解了,之后就去做领导班子和职工的思想工作,石刻迁移这事妥善解决了。现在石刻公园陈列中,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美的,就是这四尊文臣武将。

赵:周主席,您是研究地方文化的,您还真是接地气,有亲和力。您能讲讲石刻公园创建时的情景吗?

周:我们对这项工作是精心策划过的,因为有大量的文臣武将,还有马、羊、虎石像。要按照顺序排列起来,像秦陵兵马俑那样。而且,当时我提出的口号是“北有秦陵兵马俑,南有钱湖石刻群”。我们当时总体规划是建成以石刻文化为标志的南宋文化园。“一门三宰相”治理了南宋八十多年,史氏业绩可圈可点。当时负责人是文保员屠仲光,他保护南宋石刻几十年了,把这些文物视若家宝,管得很牢,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几乎形影不离。当然那些窃贼对这些文物也虎视眈眈。1998年的时候吧,屠仲光刚好去领“宁波市十佳文保员”奖离开石刻群,窃贼找准时机,居然用吊车把史渐墓道原址的一尊3米多高的武将石像生凿成两段,将上部分用吊车偷走了。屠仲光回来后发现石刻被盗十分悲伤,大哭起来。我马上向县公安局过露华局长报警,公安局立即通过公安网发布警情。后来是在浙江衢州的田野里发现了这半截石刻。那里农民刚分到山地,挖下去挖到了石刻。当时以为掘得了宝,其实是偷盗者暂藏在那里的。衢州公安局的人一看,对比网上偷盗文物照片,就打电话给鄞县公安局。查实后,终于运回来了。偷盗者被判了重刑。那次还给公安部门发了1万元奖金呢。1998年,我们花了30万元经费,集中迁移了鄞州东、南、西地区116件南宋及少量元明清石刻,租用了史渐墓道周边的山地,我亲自设计绘制了南宋石刻陈列图,并对各分布区命名,将文臣武将及虎、马、羊等分类有序陈列,颇有气势。当时由优秀文保员屠仲光同志任专职管理员,免费对外开放,广受好评。

图032
南宋石刻(水贵仙摄)

赵:周主席,后来您离开鄞县到市里任职,您对现在的南宋石刻公园是如何看的呢?

周:我未参与后来的扩建工作。现在的南宋石刻公园建设,个人认为未达到当初预想的大文化园的规划,还仅仅处于直观的石刻陈列状态,而且这些摆放设计值得商榷,更没有必要用少量的复制品,公园的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南宋石刻群与南宋文化是东钱湖文旅融合的一大宝藏,我们要从中国历史宏观工艺美术的微观上去挖掘它的文化价值,应该使它成为东钱湖畔的璀璨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让它更具魅力。

图033
南宋石刻(水贵仙摄)

赵:周主席,谢谢您!梁祝文化、东钱湖石刻、鄞江它山堰、云龙龙舟文化、塘溪名人故居保护等等,您可真是宁波文化保护和文旅融合的大功臣。以后我还要来采访您。

周:您过誉了,为宁波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出力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屠仲光先生我多年没有联系了,他如果健在,应该有七十多岁了。如能联系上,您也可以去采访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