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大都市基础教育质量比较研究:学生学习成果与课程分流

国际大都市基础教育质量比较研究:学生学习成果与课程分流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EM1及EM2的学生在小学五、小学六年级将会修读较高程度的课程,而EM3程度的学生则学习程度较为基础的课程。初二时学生会迎来第三次针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流。某些中学也聘用能照顾有特别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协作教育工作人员,与教师携手合作,一起帮助有特别需要的学生,让他们能更好地进行日常的学习。

国际大都市基础教育质量比较研究:学生学习成果与课程分流

新加坡约有359所学校。新加坡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最少10年的基础教育。整个学校系统有国家统一课程,在小学、中学都有全国性的考试。[8]

1.精准选拔

新加坡的教育系统涵盖10年义务教育,包括6年小学教育和4年初中教育。正规教育从7岁开始,小学教育分为小学一至四年级和五至六年级两个部分。学生在小学四年级末参加分流考试,根据在英文、母语及数学方面的表现,并结合期中和期末以及平时成绩,进入适合自己学习进度的学习序列。学生在六年级结束时,也就是小学的最后一年,参加小学毕业考试(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简称PSLE,又称会考),考试科目仍然是双语和数学。在参加六年级会考的学生中,2014年有97.6%的学生被评定为适合进入中学,2015年有97.8%的学生被评定为适合进入中学,2016年有98.0%的学生被评定为适合进入中学,2017年有98.0%的学生被评定为适合进入中学。[9]

学生在参加PSLE之后,开始接受4—5年的初中教育。根据学生在PSLE中的表现,他们将分别修读4年或5年的中学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中学直接招生计划(DSA-Sec)让具有不同天赋的学生直接申请入学,因为这些学生的天赋可能无法体现在小学生六年级会考的成绩中。参与中学直接招生计划的学校可在小学生六年级会考成绩放榜前,根据学生在某些学术/非学术领域的天赋以及是否与本学校整体课程匹配,直接录取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进入中一课程。录取后,学校将通过相关的项目,继续培养他们的才华[10]。其中,特选、快捷课程学生修读4年,并在中学4年结束后,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O水准)考试”(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s,简称GCE“O”水准)。普通程度的学生则在中学4年结束后,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N水准)考试”(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Normal Level Examination,简称GCE“N”水准)。这是普通班学生在学满4年后参加的考试,其目的是为成绩较差的普通班学生颁发与其学业水平相称的资格证书,并据此筛选较优秀的学生升读初五,为其参加GCE“O”水准考试做准备。

2.多层分流

长期以来,新加坡奉行人才兴国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树立教育强国与教育兴国的思想,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分流制度”。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考核,将接受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分流到职业教育序列中,形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制。新加坡学生从小学到初级学院毕业,会经历四次生源分流:第一次是小学四年级学年结束时,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EM1(20%)、EM2(70%)、EM3(10%)三个层次(E代表英语,M代表母语)。其中,EM1及EM2的学生在小学五、小学六年级将会修读较高程度的课程,而EM3程度的学生则学习程度较为基础的课程。

小学毕业参加PSLE是第二次分流,大约10%的优等生进入特选中学接受特别课程教育,50%学生进入特选中学接受快捷课程教育,40%学生进入政府指定的邻里中学(社区附近的学校)学习普通课程。初二时学生会迎来第三次针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流。

初中毕业后,学生将面临初级学院、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这三类学校甄别、选拔的第四次筛选与分流:约25%学生进入初级学院,为上大学做准备;39%学生进入理工学院,做好升学就业两手准备;21%学生进入工艺教育学院,为毕业后就业做准备;另约有15%的学生出国学习或做其他选择。[11](www.xing528.com)

3.照顾有特别教育需要(轻微症状)的学生

学校为有读写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轻微自闭症以及体障或感官障碍等轻微的有特别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设施,让他们融入主流学校的学习环境,修读国家课程。每所中学都有一群受过特别训练的核心教师来帮助有特别教育需要的学生。某些中学也聘用能照顾有特别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协作教育工作人员,与教师携手合作,一起帮助有特别需要的学生,让他们能更好地进行日常的学习。主流中学主要在以下方面协助有感官障碍/体障的学生:

●提供可辅助学习的设备;

●由校外志愿福利团体提供流动服务;

●聘用和调派教师到专门为听力/视力有障碍的学生而设的学校;

●提供完善的无障碍通行设施,方便体障学生在校园里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