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新业态、产业新形态

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新业态、产业新形态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型文化业态的兴起和发展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导,是促进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推进器。实现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突围,必须紧紧抓住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依托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重塑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思维,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屹立于世界大湾区前列。

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新业态、产业新形态

新型文化业态是高新科技运用于文化领域的产物,利用相关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新型文化业态区别于传统的、常规的文化业态,它是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发展出来的具有跨领域、综合性发展、创新型等特征的文化业态。新型文化业态的兴起和发展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导,是促进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推进器。[11]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是文化内容、资本和科技结合的产物,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文化业态日益多元化,云计算、VR、AI等新形态不断演进。[12]创新驱动的模式下,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重大意义,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大湾区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发掘新动能,培育壮大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提升大湾区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文化产业转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跨界的融合,必将改变产业的形态,形成技术能力更高、产品附加值更好,甚至对个人消费来讲体验更强的产品体系。引进技术积累,然后完成自己的产品创新。产业投资回归价值本身,从而支持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形态正发生快速变化,新形态主要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短视频、文博业、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数字博物馆、数字音乐等。[13]文化产业企业应关注受众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积极探索和构建文化产业新形态。[14]

总之,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多的创新困境,也存在诸多创新的问题。实现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突围,必须紧紧抓住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依托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重塑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思维,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屹立于世界大湾区前列。

(黄虎,江西萍乡学院副教授)

【注释】

[1]程惠哲:《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化报》2012年2月7日。

[2]姜念云:《科技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的规律与特点》,《中国文化报》2016年6月27日。

[3]张湘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5日。

[4]李隽:《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山西日报》2020年8月25日。

[5]黄岸、卜松竹、李巧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广州落地》,《广州日报》2020年11月23日。(www.xing528.com)

[6]王华、姜清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论坛在穗举行,热议文化共融发展》,中国新闻网(广东),2019年12月13日。

[7]李永杰:《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5月27日。

[8]肖阳:《人文理念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思维》,《南方都市报》2021年4月24日。

[9]《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网,2020年12月25日。

[10]李闽榕:《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交融发展》,《光明日报》2016年8月14日。

[11]佚名:《新型文化业态》,湖北社会科学网,2017年4月25日。

[12]王军:《国家发布的文化产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有哪些?》,搜狐网,2018年8月27日。

[13]祁述裕:《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5日。

[14]杨君:《文化产业应积极探索产业新形态》,《光明日报》2014年2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