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妙用读心术:活学识人术,深入了解他人

妙用读心术:活学识人术,深入了解他人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一个人心中不安、心情紧张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把声音放低。通过声调,洞察人心古人曾经说过“言为心声”。这种人大部分是外向型的人,他们非常自信,也非常善于人际交往。这种人通常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和领欲,并且做事极具信心和勇气。另外,在和他们相处时,我们要多些心眼,因为这人大多为人处世都非常圆滑。

妙用读心术:活学识人术,深入了解他人

第五章:言为心声,一语知人

从声音、语调辨别真实心理

一个人说话的语音、语调、语速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某些时候,因为内心情绪的变化,说话的语音、语调、语速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变化读懂他内心的想法。

一个人说着说着,突然声音变大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情绪非常激动。当一个人遇到高兴的事或者情绪激动(如气愤、愤怒等)的时候,他的说话声音会情不自禁地提高一些。

想说服对方。很多人都发现,大声说话是说服对方的很好“武器”,至少在气势上可以压倒对方。他只要把话说得够大声、够尖锐,就能给对方一种很自信的感觉,从而同意并接受他的观点。例如,在辩论赛的时候,参赛选手的说话声音都会比平时要高。所以,当一个人说话声音突然提高,他可能是想说服你,让你接受他的观点。

想支配或者命令对方。当一个人想支配或者控制对方的时候,说话声音一般会提高一些。例如,经理可能会这样对下属说:“我的话听到没有?”这候的说话声音要明显比平时高。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声音突然变小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心中不安。例如,某公司会议上,销售经理让各个业务员汇报本月的销额时,那个众多业务员中销售量最差的一个,当轮到他汇报时,不由得会声音降得很低。

当一个人心中不安、心情紧张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把声音放低。他希对方听不到自己的话(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缺乏自信。当一个人没有自信心的时候,他也会把说话声放低。例如,们问一个人:“这件事能做到吗?”如果他有信心,他会非常大声地肯定;他缺乏信心的时候,他就会把说话声压低。

一个人说话的语速突然变快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掩饰内心的不安。很多人说话突然变快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例,当一个人的谎言被揭穿时,他会对自己的谎言加以解释,这时候他说话语速会越来越快,借以掩饰内心的不安。

情绪激动。当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例如,紧张、焦虑、兴奋、急、愤怒、恐惧,他说话的语速也会加快。

一个人说话的语速突然放缓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表达对他而言很要的观点。当一个人说到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观点时,他一般会放慢语,希望对方能够听清并且记住自己的话。例如,老师在讲课时讲到重点内的时候,就会把说话的语速放慢。

困惑、难过或者忧伤。当一个人困惑、难过或者忧伤的时候,他的心情会变得沉重起来,说话的语速也会放缓下来。

通过声调,洞察人心

古人曾经说过“言为心声”。语言情感的流露,而说话语调的高低、快慢,都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情绪的波动。只要我们认真倾听,就可以听出弦外之音,从而知晓对方真实的想法。

于总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是一个豪气十足的男人。但是他的“大账房”刘先生却是一个说话嗫嚅、细声细气的男人,有些时候,你甚至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刘先生在于总手下干了20多年,很多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向于总反映:“天下的会计多了,你为什么非让老刘做你的‘大账房’呢?有时候我们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每次听到别人这么说,于总就哈哈一笑说:“说话声音小好啊,这说明老刘小心谨慎嘛。”

一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也和他的性格紧密相连。我们还记得《红楼梦》中王熙凤是如何出场的吗?我们还没看见她人,就已经听见了她的声音:“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种豪放不羁的说话声调把她那泼辣的性格向他人展露无遗。在生活中,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声音的大小来判断他的性格特征。

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的人。这种人大部分是外向型的人,他们非常自信,也非常善于人际交往。因为他们在言谈话语中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积极稳健的印象,所以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成为了单位的领导或者身居公司的管理层。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属于这类人,他那洪亮、充满磁性的声音很容易打动听众,让人们为之而倾倒。

说话语气较轻柔柔的人。那些说话语气较轻的人,通常小心谨慎、口风实,属于内向型的人。上文中的刘先生就是这种人,所以能够得到王总的任。但是如果一个人说话有气无力,同时出现语调不平稳、话语不清的情,则反映出他的胆小或者过度收敛。这种人一般比较悲观,境遇也不会太。

说话声音沉稳有力、语速适中的人。这种人通常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和领欲,并且做事极具信心和勇气。此外,这种人的精力也非常旺盛,他们愿为自己的理想吃苦受累。这类人中,很多都做到了公司的管理层。但是他的支配欲望非常强烈,很多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说话语调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人。这种人说话就如唱歌一样,给人一美的享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天生的演员,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并且喜欢孤芳自赏。另外,在和他们相处时,我们要多些心眼,因为这人大多为人处世都非常圆滑。

说话缓慢、语气低沉的人。这种人通常疑心非常大,很难信任别人。在别人谈话时,他们会一边考虑一边说,所以语速很慢,声音也非常低沉。

外,这类人通常比较执拗,有自高自大的倾向。和他们相处,是一件很困的事情。

说话声音尖锐刺耳的人。这类人的性格通常和他们的说话声音一样,比古怪复杂。此外,他们悟性通常非常差,很难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很难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

说话声音娇滴滴的人。如果说话的是女性,她们一般非常渴望得到众人喜爱。但是她们往往心浮气躁,有时候还会因为刻意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让家觉得讨厌。如果男性发出这种声音,他们多半是在父母娇生惯养下长大孩子。这类人的性格通常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和勇气。他们在独处时常常到寂寞,但是在和女孩相处的时候,他们又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透过语速洞察对方心理状态

语速,就是说话时吐字的快慢。人在说话的同时,也是心理、情感和态度流露的过程,其中,语速的快慢直接反映出说话人的情绪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特定的说话方式及语速。有的人天生性子急,说话如连珠炮、机关枪,噼里啪啦说个不停,不给他人喘息的机会;有些人天生性子慢,说话慢慢吞吞,不急不慢,无论情况有多紧急依然故我,按照原本的语速说话。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语速介于两者之间,说话语速属于正常语速。每个人的语速都是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养成的,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来说,说话速度慢的人,比较忠厚老实,性格内向,思维缜密;说话速度快的人,性格热情外向,比较精明,也会比较浮躁。

一般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说话语速应该是多变的,根据环境、情景、氛围的不同而改变。如,当他获得荣誉、收到嘉奖时,他会很谦虚,会用比平时慢的语速来表达对他人的谢意;当他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心情激动时,他会用比平时快得多的语速来向自己的朋友或亲友报喜等。喜怒皆行于色的人,内心没有郁结,心理更加健康。而人的喜怒也可以通过说话的语速表现出来,因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说话语速是顺应自己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速变化来判断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当一个平时说话语速比较缓慢的人突然加快语速的时候,他有可能是在向人们传达对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一种抗议,也有可能是他有一独到的见解,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希望对方能够将他的话听完。

如果一个平时伶牙俐齿的人,当他遇到某个人的时候,突然将自己的语放慢,说话吞吞吐吐,反应迟钝。这可以判断他可能犯了错误,因为心虚底气不足;也有可能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对方,放慢语速是希望对方听不出么,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当你们正在高声谈论某个人的时候,被谈论的角刚好来到,这个时候,为了不让对方听见你们正在议论他,就会放慢自的语速,等待对方走远再以正常语速与其他人交谈。当然,有些时候,当个人碰见自己内心喜爱的人时,他的说话语速也会减慢。如,某个性格开的女孩一直暗恋着某个男孩,她在跟别人交谈的时候,总是热情活泼,谈自如,但是,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她马上变得不知所措,害羞腼起来,说话也慢条斯理,温言细语的。这其实就向他人暗示出她喜欢他的理。

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一位平常说话慢慢悠悠、不急不躁的人,面对些人对他的指责、诋毁,如果他用快于平常的语速大声地进行反驳,那么可能这些话都是对他的无端诽谤;如果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那很可能这些指责就是事实,他自己心虚、底气不足。当一个平时说话语速快的人,或者说话语速一般的人,突然放慢了语速,就一定是在强调什么西,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时候,一个人在向别人撒谎时,他会用比平快得多的语速来说,以此来掩藏自己的心虚,他害怕说慢了会露出马脚。

当然,也有的人会因为内心的自卑而加快自己的语速,以表达心中的不气;也有的人因为自卑而放慢自己的语速。

语速很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况,当一个人突然加快或是慢自己的说话语速时,我们一定要仔细揣摩其当时的心理状态,以便准确对。

从言语洞察他人的真实想法

在与人打交道时,我们经常需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去看清对方的真实想法。这似乎很难,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并不难。

分析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时,他的真实想法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存在于话题的展开方式上。通过一个话题探索到对方的深层心理,其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话题内容来推测对方的心理秘密:二是根据谈话展开方式洞察对方的深层心理,以了解对方的个性特征。如果要想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内心动态,最容易着手的办法,就是观察话题和说话者本身的相关情况。

所以说,言谈话语,是了解人的重要途径。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由言语而洞察人心的具体办法: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

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她)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

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常有几分愧色,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容易有言过激之声,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之人,言谈自有清亮平和之音。

诬蔑他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言谈吞吞吐吐。

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心中有疑虑、思想游移不定的人说话总会模棱两可。

善良温和的人话语总是不多。

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说话之时总是如小桥流水,平柔和缓,极富亲和。

事实证明,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那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人与人工作生活境况的别,大多是由引而引起的。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知一反、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去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多。而这种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语的判断法。

常言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通过人们发出的不同声音,说出的不同语,来透视一个人的心术,是很有道理的。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方来说,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都是两者结合来识别人的心思的。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同。通过人的声音而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即使婴儿小孩精血虽未充实完备,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社会中的人,获取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善于从对方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对方的意图,如此才能聪明地跟形形色色的人相处。

如何透过言谈识破对方真实心理

在一次相亲的场合中,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甚欢时,一直保持沉默的男方,突然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什么原因呢?原来大家正在谈论彼此的薪水问题,这位男子不愿提起他薪水不多的问题,才故意岔开话题的,而后来大家果然也没再提起薪水的问题。

因此,人们讲话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纯粹想说话而开口,有时是为了阻止话题继续进展或不愿让对方插嘴才变得健谈起来。尤其是对方突然变得话多时,就应该考虑话题中是否有他不愿提及的事。多言并不等于善辩,有时候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而放出的烟幕弹。

通过对方的随意话语,可了解他的真实心理。与人交谈时,由于常常受到时间的限制,一旦发现谈话跑题,性急的人就心急如焚,担心自己的正事达不到目的,便想方设法把话题拉回来。

其实,要探查对方的内心秘密,这种做法是很不高明的。

对方之所以会转换话题,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由于粗心大意,第二是因为脑中有新的意念,第三则是故意转移话题。

不管是由于哪一种情况,眼前对方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向新的话题,所最好不要打断他,暂时让他尽情说下去。这样一来,如果对方转移话题是于一时疏忽,不久他一定会有所发觉,而流露出诧异的表情说:“咦!我淡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对方并未忘记主题,即使他东拉扯最后一定会回到主题上来。如果他根本不想回到主题,你就可以认为他故意回避主题了。由此可见,“跑题型”的交谈,是了解对方真实心理的好机会。

说一些广泛的客套话。在人际关系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套话。客套话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话要运用恰当,分牵强而显得不自然的人,说明此人别有用意。客套话的反面是粗俗语,些人会对自己心仪之人,必然冒出随意的言语,以示双方的关系非同一,同时也会产生亲密感的误会。

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当在此种亲密人际关系里,突如其来地加入客套话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有时候女朋友之间的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征兆。

用过分谦虚的言词谈话,这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心等等。语言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对外乡人说话很客气。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一种烈的排他性表现。因此,往往无法与人熟悉,尽是给人以冷淡的印象。以类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话时,则很可能内心存有自感,或者隐藏着敌意。

闲谈话题透露人的内心谈话

交谈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在谈话中,虽然谈话者不是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透露出自己,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其性格。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人的性格大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具有自我陶醉的倾向,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那些言必谈己的人,事实上最关心的对象就是自己。深信这个世界就是应该以他为中心来运转,这种心理除了是一种自我陶醉,也有任性的性格倾向。此外,不仅谈论自己,而且动不动就把话题集中在自己家人、工作、家庭等周边事物上,这样的人也可以将之归类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适和安逸。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而爱发牢骚的人,多有压抑心理,属于否定型性格。牢骚是心理压抑的种发泄,从发泄的牢骚里,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和愿望。抱怨薪水太低人当中,很多人是因为本身不喜欢这项工作,透过抱怨工资低而把不满的绪表达出来:会贬低上级主管的负责人,具有希望出人头地却又不易达成欲望。这种发牢骚成癖的人,除了心理压抑和心存不满之外,还出自一种荣心。

喜欢谈论他人私事,对别人的私事或隐私追根究底的人,大多是有强烈配欲的人。其与人交谈时,话题总是围绕着别人打转,喜欢探听别人的私。议论他人隐私的人,以女人居多。对于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人,如社名流、电影明星等,喜欢评头论足,说长道短。这种类型的人除了有支配理之外,也缺乏知心朋友,心灵空虚、孤独,且不甘寂寞。一个人如果喜畅想将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的却不能。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取得一番成。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最终多会一事无成。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

好提当年勇的人,跟人谈话时,常去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奋斗的经历,惟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而结果,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好。其实,从某方面来分析他,可以发现他是个对现实不满的人,虽然他没有用怨恨的语倾诉他的想法,相反却用自我表现的方式表达出来。事实上,他还不知道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出他确实陷入某种欲求能得到满足的环境中,可能他的升职途径遭受阻碍,或者无法适应目前所的环境。所以他希望忘却现实。

假如他是个普通人,总谈些没有头绪的话题,或者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那就表示他的思想不集中,给别人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这说明他是个缺乏理性思考的人。还有些冲着别人猛说自己长短的人。一般人绝少把自己的长短毫不隐瞒地表现出来,使得大多人会误以为他是个“诚直之士”大可当作知心朋友,而与之深交。其实,依照心理学上的分析,一般的诚直之士,绝不会动不动就掀出自己的“底牌”,让别人瞧个够。自己的长处、短处,说来是一个人的内涵,把自己的内涵,轻易诉诸于众人面前,是公被人小视的。碰到这种人你要知道他的本性是:没有准则,容易见异思迁;对上司、公司的忠诚度大有存疑的必要;气量太小,往往为薄物细故而与人闹翻。

不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附和别人或顺着别人话题的人,大多心性宽厚并且能体贴别人。

有的人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感到忐忑不安。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他们不甘久居人下的虚荣心。他们并不是心地太坏的人,只要被压抑的虚荣心获得满足之后,天下也就太平了。

与人谈话时,一些见识浅薄、没有心机的人就会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倾诉给人听。对于这种人,只需当做一个普通朋友就行了。

假如和对方相识不久,交往一般,而对方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股脑儿地倾诉给你听,并且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很容易令人感动的。然而,转过头来他又向其他人做出了同样的表现,说出了同样的话,这表示他完全没有诚意,绝不是一个可以进行深交的人。

经常谈论各种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人,可能他自己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

不愿意对人指手画脚、进行评论的人,偶尔在不得已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面与背后的言辞也多会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这个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诚的。

对他人的评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面奉承表扬,背后谩骂、诋毁,表明这个人是极度虚伪的。

有些人不断地指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目的是通过对比来证明和表现自己。

言谈习惯透露一个人内心的秘密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言谈习惯。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谈习惯和他的性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习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人,有时候这比通过形象去认识一个人更为靠谱。

常说错话的人心口不一。如果你身边有人总是说错话,你就要注意了,为这样的人很可能是那种心口不一的人。

古人曾经说过:“言为心声。”一个人心中有什么,口中就有表达出来的望。但是那些表里不一的人自然不愿意说真话、说老实话、说心里话,他会把这些话隐藏在心里,禁止它们表达出来。但是越是禁止,表达的欲望越是强烈,所以,他们很多时候都会说漏了嘴,把不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这种情况下,尽管他们会以“不小心”、“不是真心的”为借口为自己开,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就相信他们。

偏爱辩论的人实则懦弱。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以男人居多),他们喜抬杠,和别人谈着谈着就抬起杠来,并且有一副不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誓不休的架势。这种人虽然看上去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其实内心是懦弱的。他内心充满了孤寂和害怕,为了掩饰这样的情绪,他们千方百计找人辩论,以示自己的强大。而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只表现在口头上,更表现在行动上。

说话时不停点头或者摇头的人难成大事。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你无说什么,他都会不停地点头,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这样的人很难做出一大事来,因为他们很少有自己的观点,总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想法;就算他们有了自己的观点,也不敢去否定对方,尽管非常不情愿,最后还会按照别人所说的去做。这种总是活在别人影子下的人,自然很难做成大事。

还有一种人恰恰相反,他们心高气傲、自视清高,只要对方一说话他就不停地摇头,对任何人都不尊重。这样的人也很难做成大事,因为他们听不进别人的话,人际关系也非常差。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一蹶不振,被消极和悲观的情绪笼罩起来。

边说话边打手势的人说服力强。有些人在说话时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些手势,如摆手、拍打掌心等,好像是在强调说话内容的重要性。这样的人大多是外向型的人,自信心强,行事果断,在讲话时很容易煽动人心,让大家去信服他。正因为这样,他们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口头禅彰显一个人的个性

一位知名人类行为学家曾说过:“人类有两种表情,一种是脸上所呈现的表情,另一种是说话时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可见,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表情。而语库中提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口头禅,就是心灵的密码,它具有某种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说话者的内心世界。

口头禅是人们说话习惯的一部分,是说话人在生活中不自觉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说话方式,带有很深的性格烙印。例如,“中国飞人”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经常用“对”来断句、过度,显示出内心的自信,以及对他人所抱有的善意和期望;再比如刘德华的口头禅是“不要啦”,用这种温柔的方式来否定,显示出他内心中有很多拒绝的声音,希望媒体和影迷能够网开一面,不要对他的私事过多的纠缠。

我知道、我明白、我理解。说这类话的人都非常聪明的,往往能够举一三、闻一知十。他们的逻辑能力非常强,反应也非常机敏,往往能够从说人的言谈话语中领悟到对方的意图。不过这类人也有其固执的一面,有时对自己很自信,无法听进别人的劝告。

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经常说这类话的人大多思想单纯,他们做事的候喜欢意气用事,并且平时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有时候让人有一种捉摸不的感觉。可能是、也许会、大概是、差不多。爱讲此类口头禅的人自我防意识特别强,他们通常比较老练,懂得含蓄自卫,在待人接物的时候能够持冷静,所以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得非常好。这类口头禅有一种以退为进意味,很多政治人物都喜欢用这样的口头禅。

这个、那个、啊、呀、哦、嗯。爱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思维反应较慢,他们在讲话时总是理不清思路,所以经常用停顿、缓的语气词;另一种人则恰恰相反,这种人做事谨慎、城府较深,他们经常用这类语气词是为了谨慎思考,以防自己说错话。

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常说这类口头语的人通常缺乏自信,们总担心别人不信任自己,所以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这类人性格通常些急躁,希望得到朋友的认可和信赖。不过他们越这样再三强调,越发让觉得可疑。

你应该、你必须。经常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大多比较专制、固执,他总想让别人完全受自己驱使,有着非常强烈的领导欲。

好啊、是啊、对啊、有道理。经常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通常比较圆滑,至有些阴险。他们用这些口头禅表示出顺从的意思,让别人对他们毫无防。等到对方信以为真,把掏心窝的话讲出来后,他们会抓住对方的弱点,后用来对付对方。这类人通常看似很温顺,但是你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们马上会变换一张嘴脸,与你反目成仇。

据说、听说、听人说、一般来讲。经常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通常比较圆,精于人情世故。他们在讲话的时候故意遮掩,处处给自己留出余地。

第六章:身随心动,举动传“情”

读懂对方的“头部语言”

研究指出,人体被接触频率最高的就是头部,头部占人体面积的1/9,自我触摸行为有50%以上集中在头部。比如:情绪混乱时会抓头皮;痛苦时会双手抱头。头部在人类的情绪表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构成了人类肢体语言的多样性。其实除了手部在不同情况下与头部的接触外,头部还有很多姿势,这不同的“头部姿势”也是大有乾坤的。(www.xing528.com)

“头部姿势”构成头部语言,指的是运用头部动作、姿态来交流信息的非语言符号。例如点头表示同意、肯定或赞许,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或批评。

除了点头和摇头这两个最基本的头部动作外,头部姿势反映的情绪和性格信息也是十分丰富的。比如:摇头晃脑表示自我陶醉;昂首侧目表示刚正不屈;垂头表示厌倦或精神萎靡;头部上仰是惊讶,或与远处的人打招呼的表现;交头接耳则说明心不在焉。

在交流过程中,外显的头部动作也是内心或情绪的重要体现。头部保持立,是你对另一方说的话或做的事没有强烈爱憎感觉的体现,既不厌倦,没有多大兴趣;歪头听人讲话是感兴趣的表现,接收到这个动作的一方不多说一些,因为对方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这也是向异性表达好感的方式一;低头听人说话,一般说明对对方的话不感兴趣、觉得无聊,或内心不快、不想再听下去等。

既然不同的头部姿势表达不同的态度,那么同样的,当人们将某种头部势形成习惯之后,就表明他经常有此种情绪和心理,这已经成为他性格的部分,对其为人处世的方式、做事原则和方法等都会产生影响。那么,不的头部语言反映怎样的性格和心理呢?

1.摇头晃脑者。这类人通常唯我独尊,比较专断,在事业上敢闯敢做,往无前。他们喜欢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否定度,这种人性格里的独断性使他们通常表现得很自信,善于在社交场合表自己,但也容易遭到他人的厌恶。

2.拍打头部,表示茅塞顿开,灵感突现,或恍然大悟,有“果然”、“明了”的意思。前面也提到过,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心直口快,为人坦真诚且富有同情心;习惯拍打脑后部的人,有开拓和学习精神,但待人苛,不注重感情,是朋友圈中的不安定因素。

3.习惯抬起下巴、抬起头与人交谈的女性,通常自我意识很强烈,善于人周旋,不易打开心扉,同时又自以为高高在上。这类人可能容貌姣好,资聪颖,自信傲慢,吝于称赞他人,对否定自己的人会回以重击。

4.点头有鼓励和赞许的意思,会让人产生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善于交谈中运用点头动作的人,通常都会有不错的人缘。因为点头是诱导对方侃而谈的好策略,会提高对方的谈话兴趣。以点头示意谈话者,是对其所内容表示认可和接受,对方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受欢迎的。

5.点头并非都是肯定的意思。当对方针对谈话内容或节奏,向你做出头的动作,表示其对你某种承诺的允许及好感;可是若点头的动作与谈话奏或情节不符,就说明对方三心二意,或有事情隐瞒;在两人的谈话过程中,假如对方连续点头超过三次,则有可能是不耐烦或否定的信号。

6.摇头不一定就是否定,特别是在男女交往的时候。女性时常出现的摇头动作,并非是对对方的不认同,相反,这实际上是女性内心动摇不定的表现,即因为不确定对方的心意而采取了拒绝的姿态。

7.当人们感到悲痛或沮丧时,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安定,会下意识地用手撑住头部,这种减轻头部重量的方法是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进而缓解精神上的疲劳。

8.前面我们说,歪着头听人说话是对谈话内容有兴趣的表现,这种情况也有例外。女性在与男性交谈时,假如虽然歪着头,可是头部左右晃动,并且用手不时去拉自己的耳垂,这是内心不安的表现。

9.当一个人说话的声调提高时,他的头部也会随之提高,而当要结束谈话时,随着声调的降低,头部也相应地降低下来。当他继续说话时,不但声调保持相同的高度,而且头部也挺得笔直。在与异性谈话时,假如对方的声调降低并低下头去,或是配上看手表的动作,那是对方希望结束谈话的表现。

10.与上级见面时,对方第一眼接触的往往是我们的头部。因此对于男性,最好呈现头部略微上抬的动作,这是精神和力量的体现;而女性则最好能头部略低、平视前方,彰显女性的温柔、优雅。

总之,做一个读懂和运用头部语言的人,将使我们与他人的沟通能够顺畅,达到进一步交往的目的。

看穿对方手上的秘密

心理学家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有语言、声音和肢体语言三种。

其中语言表达占7%,声音占38%,而肢体语言在三种方式中所占比例最,为55%。肢体语言又叫身体语言,是由人的四肢运动引起的,而手是人活动幅度最大、运用最自如的部分,因此它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部位,部和手指构成的手语更成为人类重要的无声语言之一。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人们在生活中对于手势语言的使用已经到了浑然不的地步,比如远远看到熟人时会举手打招呼、兴奋时会手舞足蹈、紧张时手足无措。手势语言作为重要的身体语言,是人们将情绪无形中外露的表。因此,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读懂手势语言将为我们了解对方心思进而选更好的沟通方式提供线索。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误会,也为了使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还是首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手势语言及其含义吧。

大拇指朝上竖起,这个手势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表示赞赏和夸奖的方,表示“很棒”、“了不起”、“太厉害了”等;大拇指朝下,表示“向下”、下面”,意思是“你很差”、“你输了”,有侮辱和鄙视的意味;向上伸小,意为“小”、“最差”、“倒数第一”,是轻蔑的表示;大拇指和食指搭成个圆圈,再伸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相当于英语中的“OK”,一般用来求对方意见或回答对方问话,表示“同意”、“没问题”、“顺利完成”等,时也表示数目“0”或“3”;弯曲手指,尤其是将手臂前伸,手心向上,前后移动所有手指,这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招呼别人过来的动作,但切忌不要在英、美人面前使用,因为对他们而言,那是招呼动物的表示。

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手部动作不经意地传递出来,因此在与人交流时,当对方有如下表现时,你就要注意了。双手托腮,是因无聊而想放松的表现;手指敲击桌子,表示无聊或不耐烦;手在耳朵部位搔痒或轻揉耳朵,说明已不想再听下去;用手指轻轻触摸脖子,表明对你所说的持怀疑或不同意态度;把手放在脑袋后,说明对方有意辩论;用手挡住嘴或稍稍触及嘴唇或鼻子,是对方想隐藏真实想法的表现;反复抚摸额头,说明对方感到害羞、困惑,或为难;手指握成拳头,说明对方小心谨慎,情绪有些不佳;手放在腰上,说明对方怀有敌意;当对方不同意你的说法却又不愿意说出来时,他可能将视线转移到衣服上,做出弹灰尘的动作等。

如果你能察觉并准确判断出对方手势语言里的含义,就可以及时转移谈话的内容,或者调整说话方式,从而使交谈取得更积极的效果。

现在我们知道,一时的动作会反映一时的情绪。可当一个动作反复出现的时候,就会形成习惯。行为心理学专家指出,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同样的动作或事情超过二十八次,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因此,当某个手势成为某个人的习惯性动作时,他内在的个性就可窥一斑了。

1.抹嘴、捏鼻子。有这类习惯的人多数属于被人支配型,即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们大都喜欢捉弄人,却又不“敢作敢当”,这种人比较爱哗众取宠。

2.抹头发。这类人通常个性鲜明,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他们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常常因为对事业的追求而忽略了家庭。

3.轻敲头部。习惯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心直口快,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值得信赖,比较会为别人着想。习惯拍打脑后的人,通常对事业非常执著,具有极强的开拓精神,尤其是他对新生事物的学习精神,不得不让人钦佩。但往往不太注重感情,而且对人苛刻,比较喜欢利用人。

4.掰指关节。这类人很健谈、精力旺盛,但也喜欢钻“牛角尖”,通常愁善感,比较多情。他们对事业、工作环境很挑剔,喜欢做的事会全力以,反之则是天壤之别。

5.指手画脚。在说话时习惯用各种手部动作来配合语言的人,大多性格向,做事果断。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塑造成为领导型人物。他们对朋真诚,但不轻易把别人当作知己,踏实肯干的性格使他们的事业大都小有就。

6.手插口袋。有这个习惯动作的人,一般性格偏于保守内向,不轻信他,做事步步为营,城府较深,不轻易向人表露内心的情绪。

7.把玩饰物。这个动作多出现在正与男士相处的女性身上,这类女性通做事认真、性格内向,虽然情绪容易波动,但却不让情感外露。与男士相时即使早已心潮澎湃,也会保持表面上的平静。把玩饰物不是她对对方不意或冷淡,而恰恰是希望谈话继续却不敢轻易接近的表现。

因此,在交往活动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与人交往的小窍门。

从站姿看脾气秉性

看过鲁迅小说《故乡》的人,想必都记得他笔下那个自私狭隘、尖酸刻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站立时双手叉腰,“像一只细脚伶仃的圆规”。

样站姿的女人是无论如何无法让人与优雅、高贵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一个站姿描写就使一个世俗、自私的女人跃然眼前。

站姿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举止,一个人是优雅还是粗俗,是得体还是礼,全都能在一个站立姿势上找到影子。一个人的站姿到底有多重要呢?

心理学家指出,不同的“站姿”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站姿,就能对这个人有个大概的认识。

1.双手叉腰而立。是自信和心理上占优势的表现,属于开放型动作,一般出现在对面临的事物有充分心理准备时。假如双脚再分开且比肩宽,往往存在潜在进攻性,若再加上脚尖拍打地面的动作,则暗示着领导力和权威。

2.站立时双手叠放在胸前是种拒绝的姿态,这种人通常性格坚强,不轻易向困境低头,但过分重视个人利益,与人交往时常呈现自我保护的防卫状态,比较难以接近。

3.站立时双手插入口袋是不表露心思、暗中策划的表现,若同时弯腰弓背,可能正经历不开心的事。

4.站立时双手于背后相握的人,通常责任心重,奉公守法,尊重权威,有耐性,能够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缺点是情绪不稳定,常给人高深莫测之感。

5.喜欢倚靠站立的人,通常比较坦白,容易接纳别人,但是缺乏独立性,喜欢走捷径。

6.单腿直立,另一条腿弯曲交叉,或斜置于一侧,是持保留态度或轻微拒绝的表现,也可能是拘束或缺乏信心的体现。

7.双脚并拢,双手交叉站立,并拢的双脚表示谨小慎微、追求完美,这种人通常是平静而顽强的人,看起来缺乏进取心,实则韧性很强。

8.背手站立,背手暗含“不想把手弄脏,因此要搁置一旁”的意思,这类人多半自信心很强,喜欢把握局势,控制一切,有居高临下的心理。但是,若是一只手从后面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臂,则可能是在压抑自己的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而在服务行业中,背手站立,则有“我没有行动,没有威胁性”的意思。

9.站立时含胸、背部微驼的人,往往缺乏自信,这样的女孩子比较单纯、需要人保护或积极引导。很多青春期女孩子对身体的变化没有树立积极健康的认识,比较会出现这种站姿。

10.站立时两手握置于胸前的人,其性格表现为成竹在胸,对自己的所所为充满成功感,虽然不至于睥睨一切,但却踌躇满志,信心十足。

11.遮羞式站立,是用手有意无意地遮住裆部,一般男士居多,此为防性动作,表明内心忐忑不安,准备遭受否定和批评。

12.站立时习惯把手置于臀部的人,自主性强,处世认真而不轻率,驾能力强,但是比较顽固、主观。

13.站立时习惯把一只手插入裤袋,另一只手放在身旁的人,性格复杂变,时而冷若冰霜,对人处处提防,时而与人推心置腹,极好相处。

14.站立时双脚并扰,双手垂置身旁的人,一般比较诚实可靠,做事循蹈矩且性格坚毅,不愿意向困难低头。

15.站立时背脊挺直、胸部挺起的人,通常给人以“气宇轩昂”、“积极观”的印象,有充分的自信,属开放型性格,这类人一般很注意个人形。此外,当人心情十分乐观愉快时,也会出现这个站姿。

16.弯腰曲背、略呈佝偻状的站姿属封闭型,这类人有自我防卫、闭锁、沉的倾向,同时也表明精神上处于劣势,有惶惶不安或自我抑制的情绪。

17.站立时不能静立,不断改变站姿的人,通常性格急躁暴烈,身心常于紧张状态,且思想观念容易发生变化,属于喜欢接受新的挑战的行动主者。

18.双脚成内八字状,是常见的女性站姿之一。有时女性为了隐藏自己支配欲和好胜心时会采用这个站姿,有软化态度的意味。

站姿千姿百态,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动作或姿态,要想在这些小习惯给人积极向上的印象,就要练就最佳的站姿。因此,挺胸收腹、双目平视站姿是值得推荐的。这种开放型的站姿展现的是乐观愉快的精神面貌,会人愉悦的心理感受,可以大大提高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分。

从走路姿势看内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也就是说,越靠近大脑中枢的地方,其伪装性就越强,表现出的信息就越不可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早已习惯去注意对方的脸,却不知这是假信息最多、最具有欺骗性的部位,而人的下半身才是真实信息最可靠的地方。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生活中,当人的心情改变时,走路的姿势会随之而变。高兴的时候步履欢快,呈轻盈之态;沮丧的时候步伐缓慢,呈沉重之姿。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脚也是有语言的,即脚语,它是指人在坐立行走时脚所做出的动作、所发出的声音、所对的方向等。而脚步的轻重缓急配合腿部动作形成的走姿,会因为人的情绪状态和性格而各不相同,因此,观察一个人的走姿,将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1.步伐急促、矫健。这类人通常都是行动主义者,体力充沛、精明能干,比较注重现实,往往事业有成;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莽撞、不唐突、不好高骛远,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这种人一般重信义、守诺言,不轻信人言,有自己的主见和辨别能力,是值得信任之人。他们还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适应能力强,凡事讲求效率,不拖泥带水。

2.走路时身体前倾。有些人走路时习惯身体前倾,甚至看上去像猫着腰。这类人的性格大多较温柔内向,为人谦虚,有良好的修养。他们重感情,珍惜友谊和感情,只是平常不苟言笑,性格比较内敛,很少向他人倾,因此很容易一个人生闷气,容易在感情上受伤。这种走姿的男性一般很花言巧语,见到漂亮女性多半还会脸红。

3.步调平缓。这类人走路时总是一副慢腾腾的样子,别人无论如何急他不在乎似的;他们凡事讲求稳重,“三思而后行”,比较务实,绝不好高骛;遇事容易知难而退,不喜欢张扬和出风头;做事缺乏冒险精神,喜欢思再三,绝不冲动行事,拒绝冒险,因此常常错失良机。但在工作岗位上,们可能因自身的务实精神从而受到提拔和重视,属于典型的务实主义派。

4.走路时昂首挺胸。这种人大多比较自信,自尊心较强,有时甚至自、清高、孤傲、妄自尊大。他们绝不轻信他人,凡事只相信自己,习惯主臆断。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得淡漠、无所谓,因此常常孤军奋战。他们维敏捷,做事有条不紊,有组织能力,能够成就事业和完成既定目标,自至终都能保持完美形象,是不错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5.走路时喜欢踱方步。这种人性格通常比较沉稳持重,面对挫折和困难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是被感情色彩的东西左右了判断力和分析力,冷静和理性的人。这类人有时虽然也会觉得累,可他们的自尊不允许自己人诉苦,因此在人前就很少表现出笑颜,比较严肃,令人敬畏。这类人一涉世极深,了解人情冷暖,因此在一人独处时常感到压抑,属于不容易快的人。

6.走路时连蹦带跳。有这种走姿的人一般一步三跳,喜形于色,似乎时都有好消息或愉快的事发生,跟他们相处也觉得轻松、快乐。他们性子好,喜欢他人的关注;做事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但对人慷慨,不求名利与受,安分守己,认真经营自己所热衷的事业;喜欢凑热闹,害怕孤独;健,常常口若悬河,评古论今;思想单纯,喜欢户外活动,特别是徜徉在大然当中。这类人一般城府不深,不会隐藏自己的心思,人缘很好,为很多所喜欢。

7.走路时左右摇摆,仿佛弱不禁风。这类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喜好故弄玄虚,明明一无所有却要摆出一副卓尔不凡的架势,遇到难题不是推卸转移就是不了了之,不允许别人有半点对不起他们;奸诈虚伪,善于阿谀奉承。这类人因其做作、自私的做人和行事方式而不被人喜欢,一般人缘较差,不适合深交。

8.走姿呈严谨的军字步伐。这种走姿如同上军操,步伐齐整,双手有规则地摆动。这种人一般意志力强,甚至有些“独裁”。他们是对目标和理想都很坚持的人,专注于自己的信念,一旦选定了目标就不会因外在的环境和事物的变化而轻易受影响。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事作风,也使他们有时会不惜牺牲任何东西去达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十分执著,有时甚至会钻“牛角尖”。这类走姿的男人通常既让女人喜欢,又让她们讨厌,因为他们的执著有时变成一种死磨硬泡,令人头疼不已。当然,当他们把这份执著和坚持运用到事业上的时候,常常会有不错的作为。

从坐姿窥探心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坐姿能透露一个人的心理,不同的坐姿也可以揭露人们各异的内心世界。

1.正襟危坐,即:双脚并拢并微微向前,整个脚掌着地。这类人通常为人真挚诚恳,襟怀坦荡,做事有条不紊,力求完美,办事周密,讲究实际,可能有洁癖倾向。这种人只做有把握的事,拒绝冒险行事,往往缺乏创新与灵活性,因拘泥于形式而显得呆板。他们外表看上去有些冷漠,实则古道热肠。

2.脚尖并拢,脚跟分开。这类人做事容易犹豫不决,有时因过分拘谨而显得变通能力差;习惯独处,交际范围小,一般局限在熟悉的人中间;洞察力较强,能以最快的速度对他人的性格做出准确分析和判断,看人比较准,有时会出现过分高估自己能力的状况。

3.敞开手脚而坐。这类人性格外向,喜好主导一切,有领导者气质或支型的性格,有时显得不知天高地厚。有这种坐姿的女性通常给人自以为是感觉,其实这恰恰是她们缺乏生活经验的表现。

4.侧身坐。一般是感情易外露的不拘小节者,他们性格外向,比较自,此坐姿正是他们心情舒畅、不介意他人眼光的表现。

5.脚踝交叉而坐。当女人采用这种姿势时,通常在双脚交叉的同时,双会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或将一只手压在另一只手上。心理学家指出,这是一表示警惕或防范的姿势,是为了控制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防止消极情外露而表现出的无意识的姿态。当男人坐出这种姿势时,通常双拳紧握放膝盖上,或双手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这都是内心不安的表现。

6.有的人在坐下后,腿脚会不由自主地不停抖动,尤其喜欢用脚或脚尖带整个腿部一起抖动。这种坐姿的人一般都比较自私、利己,对自己很纵容,他人却很刻薄、吝啬。但是,这类人通常也很善于思考,经常会提出一些他意想不到的问题。此外,人们在内心焦躁不安、不耐烦、或为了摆脱紧张情时,也会不自觉地出现摇摆、抖动腿部,或用脚尖拍打地板的动作。

7.尽力蜷缩身体,双手夹在大腿中间而坐。这类人一般自卑感较重,谦但缺乏自信,性格多属于服从型。

8.在他人面前猛然而坐。这类人一般给人一种随随便便、不拘小节的象,其实这种坐姿正是他们内心隐藏着不安,或者有难以启齿的心事的表,猛然而坐的动作是他们潜意识里用来掩饰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的不自觉为。

9.跷二郎腿而坐。倘若看法无论哪条腿放在上面都很自然,则说明这个比较自信,懂得如何生活,也善于与人交往,有不错的人际关系。

10.将椅子转过来,跨骑而坐。一般当人们感到威胁、想要压住对方在话中的优势,或对他人的谈话感到厌烦时,比较容易出现这种坐姿。而有坐姿习惯的人,通常都是唯我独尊的性格。

11.大腿叉开,两脚并拢或者是保持并不太大的距离。有此坐姿的多是男性,他们很有男子汉气概,通常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成就。在谈话过程中,这种坐姿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倘若再加上一定的勇气和果断的魄力,这种人就是坚定的行动派,是想做就做而且不会轻易改变决定的类型。

12.叠腿而坐,即一条腿叠在另一条腿上。把右腿叠在左腿上面的人,通常比较有涵养、个性比较保守,内心理智,习惯压抑和控制个人感情,不轻易吐露真情;把左腿叠在右腿上的人则刚好相反,他们天性爱冒险,对于感情也比较积极大胆。

13.别腿而坐,即将一条腿别在另一条腿上。有此坐姿的一般是害羞、忸怩、胆怯、缺乏自信的女性。

14.斜躺着,双腿伸直,双手枕在颈后。这种姿势看上去相当放松,实际上,摆出这个姿势的人很可能内心深处正处于极度不安、对他人充满怀疑的状态。他们很可能有自卑心理,这个姿势正是他们抵抗外部世界侵扰的表现。

15.其他。倘若有人坐你旁边时有意识地挪动身体,则说明他在心理上希望与你保持距离;并排而坐的两个人要比对坐的人更有心理共同感;喜好与人对坐,而非并排坐的人,说明他正希望被对方理解;斜躺在椅子上的人比坐在他旁边的人,更有心理或地位上的优越感;腰部挺直而坐的人,可能表示对对方的恭顺之意,也可能表示被对方的言谈激起浓厚的兴趣,当然,也可能表示自己在心理上占据优势,毫不畏惧。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坐姿会影响其自我评价和自信水平,挺直腰背的坐姿会使人们有更积极的自我评价,而弯腰驼背的坐姿只会让人沮丧和犹豫。

因此,保持头颈端正、笔直向上的坐姿,会使人们对自己更满意、更有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不经意的小动作可以“出卖”人心人在很多情况下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小动作”,这里我们说的不是多症,而是正常的一些习惯性动作。通过观察这些小细节,我们或许可以发许多秘密,甚至是动作人自己也没有发现的秘密!

为了让自己在交际中做到知己知彼,更加有力地掌握主动权,你不妨在方的这些小动作上动动脑筋,或许,你很快就能准确地认识到一个人的真面目”。

1.边说边笑。说笑,似乎本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人在说话的同,总是喜欢一边说,一边动声色地笑。喜欢以这种方式交谈的人,往往性开朗,热爱生活,从不苛责自己身边的人,且富有人情味。这样的人通常感情比较专一,珍惜自己已得到的,看透自己已失去的,人缘较好,喜爱静的生活。

2.掰手指关节。这种动作多见于男性,一边谈话,一边把自己的手指关掰得嘎巴嘎巴响。这样的人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但他们比较固执,欢钻“牛角尖”,对自己的事业、生活都比较挑剔,表现出极强的上进,瞧不起碌碌无为之辈。一旦他们自己认定的事,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努去实现。

3.摆弄饰物。这个动作多见于女性,她们说话时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的手,于是不停地去摆弄饰物。这样的人多半比较内向,不会轻易表达自己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自己暗恋一个人多时,也是自己心中的意中人,没有勇气说出口。但是,她们大多做事认真踏实,属于温柔型的女性。

4.耸肩、摊手。这种动作在交谈的过程中应该算是比较夸张的动作,往往表示自己无所谓。这类人大都为人比较随和、热情、诚恳,富有想象力,懂得创造生活,更懂得享受生活。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就是在和睦、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下去。

5.抹嘴、捏鼻。经常习惯做这个小动作的人,往往是没有主见的人,购物时,时常拿不定主意,自己到底该买哪种商品。这类人,大都喜欢捉弄别人,爱哗众取宠,却缺乏“敢作敢当”的勇气。

6.常常低头。这种人,属于典型的慎重派,似乎永远在思考,讨厌过分激烈、轻浮之事,就连交朋友,他们也会表现得很慎重。

7.两手腕交叉。这样的人比较独立,对事情总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看法,给人的感觉比较冷漠。他们稍微有些自我主义,属于易吃亏型的人。

8.摸弄头发。这类人往往比较情绪化,常常因一些事而焦躁不安。

9.把手放在嘴上。这类型的人是秘密主义者,往往比较敏感。他们通常是心口不一,嘴上逞强,但内心却很柔弱。

10.手握着手臂。仔细地去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个动作的人还是有一定份额的“粉丝”的,他们一般不太会拒绝别人的要求,以至于自己经常吃亏。

11.摇头晃脑。这种人多半比较自信,知识面较广,以至于唯我独尊。

在社交场合,他们很会表现自己。另外,他们对事业的追求一往无前,因此而常常受人称赞。

12.拍打头部。这也是交谈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动作,很多人在猛然想起一些事或是醒悟到自己做错一些事时,就会做这个动作。因此,这个动作代表着懊悔和自我谴责。这种人对事业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大多心直口快,为人真诚,富有同情心,为人友善,乐于助人。但是由于他们性子比较急,容易感情用事,往往守不住秘密。因此,跟这样的人交朋友,不要指望他能帮你保密。可是,这种人却是爱憎分明,为了朋友,甘愿两肋插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