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诉前禁令-律师实务提升

诉前禁令-律师实务提升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诉前禁令,又称诉前行为保全,是指法院在诉前禁止被申请人做出一定行为的临时措施。有关诉前禁令的各项要件,依据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分析如下:(一)申请人资格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均可申请诉前禁令。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申请诉前禁令的,申请人必须先获取被控侵权的产品、作品或技术方案,才能证明侵权人正在或即将实施侵权行为。考虑到后续诉讼的便利性,选择在哪个法院起诉,就在哪个法院申请诉前禁令。

诉前禁令-律师实务提升

诉前禁令,又称诉前行为保全,是指法院在诉前禁止被申请人做出一定行为的临时措施。对于持续性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而言,如果不采用诉前禁令,可能导致最终的侵权数额难以计算,或者即便能够获得足额赔偿,长期的侵权行为也可能导致瓜分市场,权利人的损失难以靠金钱救济来弥补。

TRIPs协定第50条规定,司法机关有权责令采取迅速和有效的临时措施以便防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入商业渠道,以及保存关于被指控侵权的有关证据。依据TRIPs协定,我国《专利法》[26]、《商标法》[27]、《著作权法》[28]中都规定了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诉前责令停止侵权的措施。《民事诉讼法》[29]甚至规定当事人未申请保全措施,但法院可以在必要时主动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除了上述法律规定外,主要的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标诉前禁令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专利诉前禁令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规定》)。最高院虽然没有就著作权侵权单独出台诉前禁令的司法解释,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明确规定,参照适用《商标诉前禁令解释》。

有关诉前禁令的各项要件,依据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分析如下:

(一)申请人资格

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均可申请诉前禁令。利害关系人通常是指知识产权的被许可人或财产权利的继承人[30]。

权利人申请的,应当提交知识产权权属证明,如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著作权备案登记、专利年费缴费凭证、商标续展证明等。利害关系人申请的,除权属证明的复印件外,还应当提交其与该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证明,例如许可合同及备案材料,排他性被许可人单独申请(起诉)的还应当提交权利人放弃申请(起诉)的证据材料,知识产权财产权利的继承人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二)侵权行为正在或即将实施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诉前保全的要件之一是“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31],如果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已经停止或实施完毕,则不存在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问题。故“情况紧急”是指侵权行为正在或即将实施。

《专利诉前禁令解释》第4条与《商标诉前禁令解释》第3条分别列举了“正在或即将实施”的证据,有被控侵权产品以及专利技术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料、被控侵权商品。《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规定》第6条[32]列举了知识产权即将被侵害的情形。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申请诉前禁令的,申请人必须先获取被控侵权的产品、作品或技术方案,才能证明侵权人正在或即将实施侵权行为。实践中,商标与著作权的被控侵权产品、作品是相对容易获取的,通常采取公证购买的方式即可;但专利侵权除非已经有被控侵权产品上市公开销售,否则在技术实施阶段的取证存在较大困难。(www.xing528.com)

(三)不采取诉前禁令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民事诉讼法》第101条中明确规定了“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这一要件,该要件与“情况紧急”有关。

《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规定》第10条[33]对此作出了具体解释,列举了人身性质权利受损害、侵权行为难以控制且显著增加损害、导致申请人市场份额减少的情形。

“难以弥补的损害”通常都与竞争优势有关,如果仅仅是产品销量下滑,则可以由计算清楚的金钱赔偿来弥补。在中国好声音诉前禁令案[34]中,法院从“2016年中国好声音节目即将录制播出”“由于即将录制播出导致失去竞争优势的可能性”两方面来认定如果不采取诉前禁令可能导致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四)申请人提供相应担保

《民事诉讼法》[35]、《专利诉前禁令解释》[36]、《商标诉前禁令解释》[37]均明确规定,申请人需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应裁定驳回申请。

对于担保的形式,可以是现金担保、固定资产或不动产抵押担保,也可以有资质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函担保。实践中,更多企业会选择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函,因为以保函的形式提供担保既不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的现金流,也能减轻自身的诉讼风险。

(五)法院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38]规定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专利诉前禁令解释》[39]与《商标诉前禁令解释》[40]亦作出了一致的规定。考虑到后续诉讼的便利性,选择在哪个法院起诉,就在哪个法院申请诉前禁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