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级英雄电影如何受到成年观众青睐

超级英雄电影如何受到成年观众青睐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这一居于主导地位的类型如此向成年观众倾斜。他们精心制作的超级英雄故事,专门面向成年观众。米勒和摩尔经常被归功于使超级英雄类型成熟,尽管他们关于成熟的理念有时似乎主要意味着包含了毫不隐晦的性与暴力场面。由于2008年蝙蝠侠超级英雄电影《黑暗骑士》的巨大成功,四年后的《黑暗骑士崛起》未映先热,几乎成为2012年全球瞩目的文化事件。

超级英雄电影如何受到成年观众青睐

当然,《黑暗骑士》也暗示了超级英雄类型的成人化趋势。人们被小丑那超越常规的虐待狂行为钉在座位上,对于漫画书类型片来说也许过了,对于一定年纪以下的小孩来说也许过了,影片被定为PG-13级。

2015年,DC漫画与华纳兄弟为两部超级英雄电影发行的预告片在圣迭戈国际动漫展上展映。批评家给出反讽般的批评:“不再瞄准孩子时,那是多么大的类型损失啊!”《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似乎成为一个政治寓言,它影射如“9·11”、卡特里娜飓风为新奥尔良酿成的洪灾这样的国家创伤,“超人”被抗议者谴责为“非法入侵者”;而《自杀小分队》呈现了色情化的暴力——一个女人嘴里被绑了皮带、经受拷打。无论视觉还是主题,这两部电影看上去都是黑暗的、残酷的,如同近年来的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如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超人:钢铁之躯》、《金刚狼2》等。《海扁王》被定为R级,其他大部分电影也只瞄准成年观众。像这些电影一样,诸如《夜魔侠》《绿箭侠》等电视剧集也充斥着噬骨的暴力。

如此成人化的超级英雄电影的激增,反映了一个在动漫书产业中长达三十年、如今已根深蒂固的一个趋势——那就是更明亮、更适合家庭观看的动漫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日益成为例外,如2014年的《银河护卫队》与2015年的《蚁人》。事实上,超级英雄电影最初是为所有年龄的观众创造的娱乐,主要瞄准孩子,但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成年人。而引入超级英雄的动漫书最初就是卖给孩子们的:1933年,19岁的“超人之父”杰瑞·西格尔和乔·舒斯特,创造了《超人》的第一个原始版本;1940年,18岁的杰里·鲁滨逊——蝙蝠侠的原始作者鲍勃·凯恩的助手,创造了日后著名的小丑。

1960年代,几乎所有超级英雄漫画书成为面向所有年龄的娱乐:有些专门瞄准孩子,有些更为复杂,但是它们的预期受众都包括孩子,如杰克·科尔的《塑胶人》、威尔·埃斯纳的《闪灵侠》等。由斯坦·李、杰克·科比、史蒂夫·迪特科创造的漫威电影,即是从这些文学作品如《金银岛》、《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或《小妇人》系列中选取线索,迎合多层次观众。这些动漫书是丰富有趣、轻松愉快的,致力于儿童的想象力,同时有足够的意义回馈给成年读者。而大部分真人动漫改编的电影也是如此,如1960年代亚当·威斯特主演的蝙蝠侠电视剧,1970年代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超人》电影(它们明亮的色彩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与《自杀小分队》的昏暗色调形成鲜明对照,后者的天空永远不是下雨就是阴云密布)。

如今,这一居于主导地位的类型如此向成年观众倾斜。那么,是什么变了?

自1980年代起,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由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与阿兰·摩尔领军的漫画书创造者,与这一传统决裂。他们精心制作的超级英雄故事,专门面向成年观众。米勒和摩尔经常被归功于使超级英雄类型成熟,尽管他们关于成熟的理念有时似乎主要意味着包含了毫不隐晦的性与暴力场面。米勒开拓性的漫画小说《黑暗骑士归来》(1986)刻画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蝙蝠侠复出,在一个颓废堕落的未来美国组成了一个义警群体;摩尔的漫画小说《守望者》(1986)解构了超级英雄类型,在核战争的阴郁背景下,展现了这个有缺陷的义警群体被中伤的痛苦。米勒和摩尔的作品在商业上非常成功,重塑了超级英雄电影;在美学上,米勒花哨时髦的表达与摩尔复杂精准的叙事,为他们的继任者带来深远影响。

随着超级英雄类型的成人化趋势愈演愈烈,《新共和》杂志提出了这个问题:“超级英雄电影只拍给成年人看,真的是它最好的方式吗?”有人认为适合所有年龄的超级英雄电影效果最好,因为这一类型的根本就在于孩子的白日梦——可以像超人一样飞,可以像神奇女侠一样套索,可以跑得像闪电,或像蜘蛛侠一样从一幢大厦跳到另一幢大厦。一个好的适合所有年龄的超级英雄故事可以满足核心欲望,让成年读者进入一个天真无邪的幻想世界;而瞄准成年读者的超级英雄故事几乎总是排斥这一类型的童真本源,并且通过强化荒诞的暴力与耸人听闻的性,来费尽心力地建构成年人的真诚和善意。

一如漫画家克里斯·威尔所言:“为成年人写作严肃的超级英雄故事,就像为儿童写作色情故事。”这一类型有一些固有的本性是极力反对仅仅以成年人为目标受众的,一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创意只在儿童的逻辑层面能够奏效——蝙蝠侠被假定为在身体上是一个人类,而超人则是一个有着上帝般力量的外星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唯一原因是愉悦孩子们的感受力,如同你在游乐场看到恐龙大战眼镜蛇、或薯头先生与灰姑娘一起喝茶。因此,赋予蝙蝠侠与超人一决高下的故事以心理逼真性是荒唐的。

迪士尼公司始终作为一个安全的、健康的、家庭娱乐制造者的形象存在——从早期的《米老鼠唐老鸭》到后期的《狮子王》《玩具总动员》《超能陆战队》等,都是阳光的、美好的,注重亲情、友情与爱的价值。2009年,漫威被华特迪士尼公司收购,旗下拥有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金刚狼等超级英雄和复仇者联盟、X战警、银河护卫队等超级英雄团队。一如曾引领超级英雄成人化的漫画家弗兰克·米勒在采访中所说:“总体而言,动漫书是靠孩子赚钱的,孩子要比大人更天真无邪。如果孩子们看一部女人穿着B&D戏服的漫威电影和DC电影,我会非常不舒服;让我更气愤的是,片中不停地说一些令人发腻的小小性典故。”

由于2008年蝙蝠侠超级英雄电影《黑暗骑士》的巨大成功,四年后的《黑暗骑士崛起》未映先热,几乎成为2012年全球瞩目的文化事件。但是科罗拉多州首映时发生的枪击事件使诺兰的恐惧一语成谶,开枪者模仿着片中小丑,在影院里对着观众扫射。奥巴马发表声明,全国降下半旗,电影公司哀悼,停止一切宣传。疯子变现,世界震颤。

米勒在蝙蝠侠系列里将披着斗篷的猫女塑造为施虐狂,而由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将其漫画搬上银幕的《罪恶之城》(2005),既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实验——卡通背景中的真人戏,也是一次彻底的黑色之旅——以光滑的黑白色调拍摄,偶尔出现的电脑生成色强调那些迷离物:枪口的火花、汽车上的彩绘。罪恶之城总在黑夜里,空中飘洒着雨丝或雪花;穿着风衣的男主角都是超级复仇者,女人一律性感艳丽,穿着高跟鞋、施虐女王皮装、渔网丝袜甚至只穿着皮带。这里有一种矛盾。米勒这样说:我真的不是为孩子们写的。但是如果事情变成这样,那么我应该停止写作超级英雄故事[14]

如今在成人化之外,另有一种新声音——女性主导的超级英雄电影。由女性主导的动作电影已有成功先例,如2012年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的《饥饿游戏》、斯嘉丽·约翰逊扮演“黑寡妇”的《复仇者联盟》[15]。随后,漫威与DC推出了《惊奇队长》(2019)与《神奇女侠》(2017),盖尔·加朵扮演的神奇女侠备受影迷喜爱,“惊奇女士”令人耳目一新。漫威总裁凯文·费奇也暗示了女雷神的故事有望被搬上大银幕:这个故事揭示了雷神神话的核心演变。

也许,超级女英雄电影的时代即将到来。

【注释】

[1]HERTZ T. Why do we need superhero?[J]. Campus Life,2005,63(9): 50.(www.xing528.com)

[2]ALSTON J. Another Order of Onion Rings[J]. News week,2007,150(18):69.

[3]PONIEWOZIK J K,WINTERS R. Antiheroine Chic [J]. Time International(South Pacific Edition),2007,(38):55-57.

[4]The Evolution of Women:How drama gradually got real,from the soaps to The Sopranos,Time.

[5]PETERS T D. Beyond the limits of the law:a Christological reading of Christopher Nolan’s The Dark Knight[J]. Griffith Law Review,2015,24(3).

[6]ŽIŽEK 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Gotham[J]. New Statesman,2012,141(5120).

[7]RYAN M,KERNELL D. Camera politica:The Politics and Ideology of Contemporary Hollywood film[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8]GOODWIN C. How Batman became cinema’s top trump[N]. The Sunday Times,2008-08-17(6).

[9]WHITE M D. Batman and Philosophy:The Dark Knight of the Soul[M]. John Wiley & Sons,2008.

[10]THORNELL P. The 21st Century Superhero:Essays on Gender,Genre and Globalization in Film[J]. Library Journal,2014,139 (10).

[11]ECO U. The Superhero of the Masses[M]. Debolsillo,2005.

[12]MUNOZ-GONZALEZ R. Masked Thinker?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the Contemporary Superhero Film[J]. KOME,2017(5).

[13]HARRIS M.‘Dark Knight’as Dark Horse[J]. Entertainment Weekly,2008,(1019):24.

[14]HEER J. Stop Making Superhero Movies for Grown-ups What a genre lost when it stopped targeting kids[J]. New Republic,2015,246(9-10):15-17.

[15]LINDSAY R. Is it time for a female-led superhero film?[N].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15-05-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