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汇储备风险种类的划分与问题研究

外汇储备风险种类的划分与问题研究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南”中强调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对外部和内部风险资金管理适用同样的准则和尺度,此外风险敞口必须被随时监测以确定敞口是否已经超过可接受的水平。外汇储备的信用风险可以分为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和机构信用风险。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外汇储备主要面临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特别是我国最大债务国——美国的主权信用风险。

外汇储备风险种类的划分与问题研究

200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外汇储备管理指南补充》中特别强调外储备的风险管理,提到确认并评估外汇储备管理运营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和安全的范围和水平之内。“指南”中强调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对外部和内部风险资金管理适用同样的准则和尺度,此外风险敞口必须被随时监测以确定敞口是否已经超过可接受的水平。“指南”还强调外汇储备风险与金融衍生工具和其他的外汇业务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外汇储备存量相关。“指南”建议评估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的风险和脆弱性,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应该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确定宏观经济和金融变量带来的潜在影响或者冲击。指南中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管理的案例,提出要引起对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足够注意,有一些国家用VAR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的则使用通过控制对基准水平(benchmark)的偏离。最后指出,压力测试对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94]

通过对以上IMF对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相关概述,首先需要明确外汇储备资产是一种金融资产,而金融风险最主要的特征是不确定性。在金融资产的金融活动中不确定性包括“外在不确定性”和“内在不确定性”两种。基于以上对金融风险来源不确定性的分析,我们认为外汇储备根据风险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外汇储备的外部风险也就是外在不确定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随机性、偶然性的变化或不可预测趋势,如国外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呈现出萧条、上升、高涨、下降的周期变化,以及各阶段对各经济变量(利率汇率)的影响的不确定性。

(一)外部风险

1.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紧密相连。流动性有两种类型:一是筹资流动性;二是市场流动性,主要是指金融资产在市场上的变现能力。与流动性的两种类型相呼应,流动性风险是筹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现金流而没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在外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市场流动性风险又称变现能力风险,指的是金融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它要求的是经济主体在任何情况下所具有的资产随时变现或者是从外部获得可用资金的能力,流动性风险反映由流动性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储备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指能为国内机构或储备管理机构外国子公司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外汇储备中的抵押品,外国金融机构中的担保品(即外汇储备中的资产),必须在被偿还前提供流动性。如果把外汇储备投资于那些因为国内经济冲击就会无力偿还债务的金融机构的资产,外汇储备的流动性风险会上升。简单来说,就是货币当局无法将手中的储备资产变现用于偿还债务和用作其他用途。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对资产持有主体的收入或净资产价值的潜在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受到利率风险的波动,由于利率是不稳定的,这就使借贷双方都受到利率的制约。当利率降低时贷方会遭受损失,反之借方不得不支付高额的成本。造成利率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主要有通货膨胀率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消费的时间偏好和所得税等。

具体体现在外汇储备层面,外汇储备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上升,导致外汇储备管理当局持有资产的市场投资价值下跌使其低于收购成本造成损失。此外,如果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性和风险认识不充分导致收益预期与现实正好逆向运行,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资产风险的利率损失将非常巨大。

3.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资产价值涨跌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外币资产和负债都要承担汇率风险,只有敞口或风险头寸,也就是在外汇买卖中外汇持有额中超买或超卖的部分面临外汇风险。风险的承担者主要有:政府、银行、企业以及其他部门。

在考察汇率风险时,通常从以下三种风险考察:(1)交易风险,是指一个经济主体活动预期的现金流量,因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2)会计转换风险,是指涉外企业会计科目中以外币计价的各项科目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账面价值的不确定性,产生损失的金额是确定的。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是以美元计价,如果美国币值变化趋势是长期性的不稳定,出现贬值,会使我国外汇遭受会计转化风险,使长期收益被汇率风险侵蚀。(3)经济风险,是指汇率的变动影响到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活动,尤其是对外贸易企业的贸易环境,从而对外汇储备造成间接影响。从以上三种外汇风险类型,可以看出汇率风险有两部分,即直接受险部分和间接受险部分。(www.xing528.com)

虽然货币管理当局可以对一些外汇储备进行资产组合,但是有些汇率风险也不可避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汇率风险主要指对一国货币寄予很强的汇率预期,但是实际情况却与实际预期恰好相反,导致官方储备价值的增加和减少,可能造成巨额损失。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泰国、马来西亚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其外汇储备消耗殆尽。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指合同一方不能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期权交易和一些金融衍生品,结算过程因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债权人遭受的潜在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来自主观因素,如债务人偿债意愿出现问题,由债务人的道德水平决定;有的来自客观原因,如财务状况恶化、经营不善导致破产等原因导致债务人失去偿债能力。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各种风险的综合体现,各种金融风险最后都会通过金融风险体现出来,最终表现为经济交易活动中的违约行为,比如违约方拒绝提供所承诺的货物或服务,或者是无力按期或按量偿还债务。

具体体现在外汇储备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汇储备在投资运营中(比如,购买其他国家国债、机构债),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约而造成的储备资产的损失。外汇储备资产的交易对手主要包括国家和大型金融机构。外汇储备的信用风险可以分为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和机构信用风险。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外汇储备主要面临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特别是我国最大债务国——美国的主权信用风险。

(二)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主要是指操作风险,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是指因交易和管理系统操作不当或者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引致的财务风险。操作风险是与经营业务有关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业务部门内部人员、流程和技术方面的错失。从操作风险的来源看,操作风险与人类活动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也是一种广泛存在且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1)货币管理当局内部失控风险,主要由于薄弱的控制程序、不熟练的技术、分工不明确以及外汇储备当局工作人员的串通所导致的欺骗行为、洗钱和偷窃行为。简言之,外汇储备的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人、流程或技术导致的存在于外汇储备管理业务内部的风险。(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包括以下具体风险:报告系统中出现错误信息系统的不完善、缺少测量风险适当的工具等。外汇储备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用于外汇储备投资的模型设计错误、财务统计方法错误以及在外汇储备投资由执行、传递和管理流程等原因造成的错误。(3)组织风险。组织风险是指没有建立完备的风险监控制度和组织,从而造成风险管理上的疏忽。外汇储备的组织风险反应由监管技术落后、信息失灵所造成外汇储备管理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出现损失的可能性。

笔者将外汇储备的风险类别简化为图4.1,以便梳理外汇储备的风险结构。

图4.1 外汇储备风险类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