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律文书语言研究:积极与消极修辞

法律文书语言研究:积极与消极修辞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阐述了修辞和语言的关系,他认为修辞就是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一)积极修辞如前所述,积极修辞这一说法是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的。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都作了科学的论述。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关系十分密切。

法律文书语言研究:积极与消极修辞

按照人们对于修辞的传统理解,修辞都是表达中的积极修辞,运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格,追求语言的丰富和华丽,达到情感和气氛的渲染。但其实在语言表达中,与积极修辞相对应的消极修辞同样重要,语言形象生动是一种技巧,语言简练明晰同样也是一种技巧。正如陈望道先生所言“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语体,不同表达主张,运用合理科学的语言适切表达就是恰当的修辞。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阐述了修辞和语言的关系,他认为修辞就是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在他看来“修辞应该恰当地表现当时的思想内容,如何恰当法就是一个问题;修辞学要运用所有的语文手段。有哪些手段?运用哪些材料?都要反复推敲。”同时,修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现着写作者的见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发现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在写作中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一)积极修辞

如前所述,积极修辞这一说法是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的。它的表达特点可概括为“具体的、体验的”,能够在听者和阅读者的内心深处唤起一定的具体的影像。积极修辞“价值的高下全凭意境的高下而定。只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理,反映生活的趋向,便是现实世界所不曾见的现象也可以出现,逻辑律所未能推定的意境也可以存在。其轨道是意趣的连贯。它同事实虽然不无关系,却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还“经常崇重所谓音乐的、绘画的要素,对于语辞的声音、形体本身,也有强烈的爱好。”积极修辞可分为2个次类:辞格和辞趣。辞格是对题旨、情境等和语言文字本身的情趣的综合利用,辞趣大体上只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情趣的利用。在一般性文章的写作中,积极修辞应用的较为广泛,也更加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积极修辞不仅要使阅读者理会,还要使人感动。要求语言不仅意思准确、明白,而且还要形象、生动、活泼。根据表达的需要,它可以运用各种语文材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包括选词、炼句、各种辞格以及谋篇布局等。

1.辞格

一般来说,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在运用中往往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像我们惯常熟悉的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复等就属于修辞格。这个修辞格的运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写作时语言的气势和情感,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比如:

例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

例2:那时候,矿洞里发出可怕的响声,像打雷一样,不,比打雷还可怕。(《煤的对话》)

例3:老师用温柔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久久地没有松开。我知道老师是在期待我的回答,我的誓言,我的进步。这,是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不,是一场春雨洒得我昂起了头。

以上3段语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积极的修辞手法,具有明显的文学化特征。

2.辞趣

简单来理解,辞趣就是文章的情趣。作为修辞领域中一个相当活跃的成员,是修辞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按照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的阐述,辞趣就是利用语言文字意义、声音、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来增强话语文章的情韵,是对语言文字本身情趣的运用,也是一种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积极修辞的基本内涵,也不难看出,这种修辞手法在文艺性语体中应用较为广泛。具体到公务文书中,也不排除积极修辞的运用。从古代的公务文书、司法判词,到今天的公文法律文书,或多或少也会使用到积极修辞。

比如,在以情意取胜的《陈情表》中: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全文中运用的积极修辞辞格达到了12种之多,使得该文言辞恳切,颇具说服力。

与现当代公务文书相比,古代公文倾向于大量运用辞格而最讲究文采,在古代文献中不难发现政论家或政府官员文采斐然的鸿篇巨制。比如,贾谊著名的《论积贮疏》是写给汉文帝的奏疏,全文开头部分引用了管子的话,巧妙运用了反问、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辞格,虽然是一篇公务文书,但是全篇文章气贯长虹,文情并茂,后来成了流传千古的经典。(www.xing528.com)

在当代的公文写作中,也并非完全排除积极修辞的。比如,在《进一步加强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中:

“各地要加快建立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努力做到应急救援军事化、救援力量网络化、应急演练制度化。”

从形式上看,此处亦属于排比,虽然这里运用排比辞格与语势、文章感情无关,但是其作用一方面是使句式更加整齐,另一方面是使内容周全。

尽管如此,积极修辞总体上在公务文书中应用较少。首先,语体性质要求公文简洁易懂,这样才能提高处理公务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能过于强调文章对文采的要求。加上格式化的公文模板更是限制了公文写作者的自由发挥,将公文的文学性压至最低,使得公文具有了科学性

(二)消极修辞

消极修辞同积极修辞是同时萌芽和发展的,消极修辞同积极修辞语言效果不同,但同样在文书写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都作了科学的论述。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既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又不能截然分开。消极修辞的终极目的在于使阅读者理会文书制作者的意图,不产生误解,明白为上,但同时也需要条理清楚,避免枯燥;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则是在于使阅读者感受语言和情感,追求语言表达效果的形象生动,但同时也需要以准确为前提。

在陈望道先生看来,建立消极修辞应当遵守相应的标准。内容方面应该明确和通顺,形式方面平匀和稳密。消极修辞作为修辞理论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以平实、客观地表达事物概念,阐明事理为目的的修辞活动。由此可见,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目的不同,积极修辞主要是用于表情,而消极修辞则是为了说理。从应用的范围来看,积极修辞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消极修辞常用于科技,法律,公文等。

从适用对象来看,消极修辞的运用一直是公文语体的显著特色。消极修辞在明确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词句、章节的锤炼,以达成逻辑严密,表达通顺、意思周全明确的目的。消极修辞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词语的运用

公文语体下的“炼字”不同于一般语体。在我们日常看到的文艺语体中,往往追求的炼字效果是创新,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作者为了达到自己所追求的表达效果,反复推敲,以求意境优美。但在公文语体中,炼字所追求的效果并不在此。公文语体对于文书实用性、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这就决定了公文语体在字词的选择时,在中规中矩之中体现作者的文字表达及逻辑能力。

惯常的炼字造句一般都是从意义和形式2个方面入手的。在意义方面来看,讲究的是用词准确、得体,语体风格鲜明。比如:在公文语体中不仅要在准确性上下功夫,还要充分考虑到发文主体的立场形象,要求严肃、庄重。在形式方面来看,某些语体追求字词的音韵匀称、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等,但是在公文语体中,书面语的运用相对较为广泛,对字词形式上的锤炼要求并不严格。

基于公文语体的格式化特征,在词语选择上,公文语体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专用词语的运用,包括一些文言词语。比如,“来函收悉”“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此复”“欣闻”“兹有”等。这些公文专用语的产生与公文的规范化格式是相辅相成的,相对而言有自己一套程式化的固定表述,制作者自由发挥的余地并不大。在今天,公文语体修辞运用中的词语锤炼正朝着不同于传统的方向发展。通过语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公文倾向于使用没有褒贬色彩的中性词语。在当代的公文中,客观说明、理性陈述成为当代公文的写作要求。比如:“尽可能”“一般”“不少于”等字词在公文中时有出现,即为写作者考虑到特殊情况而作的处理。当然,公文写作中仍以精确语言为主、模糊语言为辅。

2.短语的使用

公文语体中,大量使用特殊类型的短语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介词短语则是公务文书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标题的成分,在明确制文缘由、交代公文涉及事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关于东关南街光明照相器材馆被盗案的立案报告”这个标题就是使用介词短语做标题。此外,“的”字短语也是使用比较多的一种短语。在公文中“的”字短语常充当名词。例如,在《关于贯彻国务院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意见》中,“对落实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好的予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等句中,“的”字短语其实是指有关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但为了更概括简洁而大量使用了这样的短语。

3.句式

在积极修辞中,句式的选择有其广泛的内涵。但公文语体下,消极修辞有其特殊性,某些适用于其他语体的句式选择的区分,可能并不适用于公文语体。长短句的修辞效果不同,长句表意周密严谨,短句表意简洁明快。在公文语体中,长句与短句并没有主次之分。在许多常见的事务性公文中,复杂长句的使用频率很高。如《关于贯彻国务院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意见》中的“切实保障享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领办法,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和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申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要将本人是否积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努力寻找工作作为重要条件”。但一般来说,长句往往作为概括性的短句解释而出现。特别是在当代公文中,由于规范化的格式被普遍应用到各种公文文种中,因而条例性的陈述比较普遍。在每个条例性的段落里,往往有一短句在先,统领全段的意思,其后的长句则负责深入、详细解释该短句的含义和要求,补充相关内容。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语的通知》中,全文有5点条例式的内容,几乎都沿袭了“短句领——长句解”的格式。

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消极修辞并不是不加修辞,对于文书语言运用信马由缰。在今天,虽然当代公文语体已经不像古代公文那样具有典雅优美的文辞,语体的文学性也荡然无存,但是通过语篇分析我们照样可以发现,当代公文语体的审美追求也是客观存在的。与古代公文不同的是当代公文语体倾向于追求一种科学美、严谨美和逻辑美,在内容上追求科学、客观。消极修辞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因而在现当代公文语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