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好班如何炼成: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秘笈

好班如何炼成: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秘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质量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处理好班级中的偶发事件。班主任在接受新班时,应进行普遍的家访,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以便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班级集体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工作,进行组织和培养。

好班如何炼成: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秘笈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建设中班主任的职责

(一)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班主任的地位及其所肩负的责任决定了班主任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力军。小学班主任应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以对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学习、劳动、游戏、生活等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系统地、深入细致地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为学生一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质量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为了使学生学好功课,提高学习质量,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责任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提高文化水平。班主任还要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协调各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共同教好学生。

(三)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指导他们有规律地生活。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安排好学习、游戏、休息的时间;要组织他们开展体育锻炼,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要教育他们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护视力,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与校卫生室配合,进行防病教育和采取必要的防病措施;在季节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小学生的劳动主要是带有学习性质的劳动,包括自我服务劳动、日常家务劳动、为集体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手工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等。班主任要结合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与情感劳动纪律与安全、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本领,使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集体的事抢着做。为了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要健全劳动制度,定期进行劳动检查、评比和表扬,使学生看到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积极性。

(五)关心学生课余生活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一天中,学生有许多时间是在课外度过的。课内活动易于掌握,而课外活动则较难控制。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活动范围大,内容广,他们对活动往往良萎不分。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好奇好胜,敢冒风险,但他们毕竟经验不足,往往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班主任要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把精力用到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学习的活动中去。

(六)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主任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积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好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和总结工作,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做好班里的日常工作,如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安排值日,组织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检查各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班级日常活动的讲评,审查班级日志,对个别学生的帮助教育等。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任务。处理好班级中的偶发事件。

(七)做好家长工作

班主任要认真了解研究家庭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身心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争取家庭的配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班主任在接受新班时,应进行普遍的家访,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以便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家长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经常进行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接待家长来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建设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一)抓好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班会课与学生交谈,通过召开中等生、后进生座谈会、召开班干部会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增加师生感情,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有利于开展工作。不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要及时调查原因,扭转局势。进行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通过与小学生父母的对话,了解小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2.抓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

(1)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做操

组织学生参加每周的升国旗,是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解放军的情感,进一步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间操,是保证小学生经常锻炼身体的重要措施。做课间操,班主任应坚持跟班指导,要求学生做到精神饱满,姿势正确,动作符合节奏,做操完毕听口令整理好队伍,依次返回课室。

(2)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

班级的值日制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校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具有独生子女在性格上的弱点。学校通过班级的值日工作,对他们进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等方面的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搞好住读生管理工作

一定要关心爱护住读生(有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住宿的),让他们在学校生活得顺心,学习得开心,让家长放心,时刻关注住读生的消息,防止一些矛盾的发生。

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级集体是班主任教育的对象,又是班主任工作依靠的教育力量。班级集体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工作,进行组织和培养。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

共同的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班主任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向全班学生提出明确的前进目标,并制订出有效措施,鼓励全班学生努力去实现奋斗目标,一个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可以使班集体达到巩固和发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还应该有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这种班风、舆论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为此,班主任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而培养班风要以正确的舆论做起。班上有了正确的舆论,坏事在班上就得不到支持,就会很快被制止,学风、班风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2)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笔者担任班主任后,首先注意选拔培养班级的积极分子,物色班干部,组成班委会,让学生初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指出他们的不足,给予及时培养和教育,教育学生要民主观念。班干部定期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既能当领导,又能被领导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助手,正确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有利于班主任搞好班上的工作。

4.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班集体中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或是学习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顽皮捣蛋。班主任必须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应持正确的态度,思想上不要歧视,感情上不要厌恶,态度上不能粗暴。对后进生要一分为二,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

(二)具体措施

1.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参加学校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勤学苦练。从各科中多方面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注入特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和辅导。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对“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对“后进生”经常进行不定时的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全面情况,共同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密切配合家长同步教育学生,促进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2.狠抓班集体建设

培养一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进一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级,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使集体有一个“控制中心”,保证在统一的指挥下,能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工作实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强化德育意识

(1)深化爱国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充分发挥黑板报等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2)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教师导护值日、红领巾值日岗、班级值周班等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早操和课间操)、班容班貌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公布“五项评比”得分情况,每周进行小结,考核优胜班级获得流动红旗。加强新学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不”要求的检查考核力度。通过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百分之百,品德优良率为百分之百。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建设中班主任管理策略(www.xing528.com)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班集体的健康向上与否将对他们的一生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教室管理,也就是管理学生的常规与秩序。所以,教室墙上都贴着《班级守则》《班级公约》等,要求学生能遵守秩序、重礼貌、好好学习、按时做完功课、不作弊、不迟到早退、遵守校规、尊敬师长等。有些学生的行为触犯了班规、校规时,教师还用一些带有体罚的办法来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并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简单的做法致使班级管理死气沉沉,班集体缺少应有的朝气。还有人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教学管理,于是忙着“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凡此种种,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后果堪忧。小学生年龄尚小,班级管理应具有自身规律和特色,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们要时刻探析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针对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教师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教育的艺术打动学生,班级以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和力量影响学生,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与同伴和谐共处,互相关爱,营造团结、勤奋、守纪、创新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大批教育界人士学习了一些国内外班级管理理论及众多优秀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笔者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地实践积累,整理和探索了以下三种不成熟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实施新课改的同时(有一些学校实行新课改),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摒弃教师的领导权,进行平等的师生交流,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1.让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

“班集体”的概念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只能形象地引导他们:“你们有两个家,每天从第一个家里背上书包来到第二个‘家’里上学,第二个‘家’的名字叫‘班集体’。”这激起了孩子们对“班集体”的亲切感,从而学生头脑中有了“班集体”的朦胧意识。

怎样才能发挥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首先学会关心班集体的成员,改变以往学生喜欢打“小报告”的方式,因为打“小报告”只会使小伙伴之间产生矛盾。当小伙伴开小差时,用手轻轻拍拍他,然后摆摆手,指指黑板,示意他专心听讲;当小伙伴在课间没有准备好上课前的准备时,过来告诉他,把书翻好,反放在课桌上,学生渐渐学会了关心小伙伴,这不仅提高了上课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其次学会关心班集体,利用班会展开讨论:“你准备为班集体做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体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准备把教室打扫干净。例如,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引导孩子们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挂上了五颜六色的气球,摆放鲜花,窗户上贴上各种形状的窗花,黑板上用拼音端正地写着“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这样整个教室会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一片真挚感情。平时,教室地面上再也不会发现一片纸屑,纸篓里的垃圾也不知哪个孩子给悄悄倒了。课间只要发现有些课桌歪了,立即会有学生把它排整齐。从此,孩子们的头脑中深深印上了“班集体”,因为孩子们认为班级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2.让学生自主参与班集体

每一位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只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组织学生比赛、竞争、参观、游览,因此班主任应充分抓住每次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在竞争中施展自己,在参观、游览中相互配合、大胆探索。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机会。

对班干部的选举,也改变往常民主评选方法,人人申请:“你想当选什么”“以你的条件符合当什么”“当选后又准备怎么当好呢”。班集体中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小小读书站站长、护花队队长、管理图书的管长、课间活动监督长、能教广播操的小教练、早读课上的领读员、有责任心的语数组长,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从而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班集体。

每一位学生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学生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班主任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二)“开放式”管理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一开始班主任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务工作上,把着力点落在“管”字上。大部分班主任都认为,只要肯努力,肯花时间,就能工作到位。因此,忙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把大量精力耗费在处理各种问题上。可是,一段时间以后,会感到身心疲惫,才发现原来靠“管”是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了。

1.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新观念

很多教育者总是在考虑“怎么让这些孩子听话”而不是“我们怎么来支持那些由我们负责的人,让他们学会通过引导自己的积极性来实现自己的和社会的目标”。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必须要用科学的人才素质观、人才成长观、教育规律观、教育方法观作为指导。记得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提倡以10个“开”字来投身新时期的工作:“开拓的精神,开通的思想,开明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路子,开朗的性格,开发的干劲,开导的方法,开诚的交谊,开心的情绪”。其实这10个“开”字,同样适用于指导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

2.情感教育,建设温暖的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其实从一年级的学生身上就能看出来,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常把女教师叫成“妈妈”。如果教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服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3.管理有的放矢,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

第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其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性格等存在不同的特点。从学生家庭成员的构成,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入手,可以了解学生个性、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劳动的态度;从学生在集体中的表现方面入手,可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活动技能,以及对同学、对集体的态度;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可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学生特点了解清楚了,就为进行个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有的需要严厉批评,有的需要和风细雨式地说服,有的需要给予体贴、关怀式的温情,有的需要给予信心,充分创造其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

第三,要因人而异,扬长补短,寓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为集体服务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有的喜文,可让其常为班级吹、拉、弹、唱;有的喜动,可让其负责班级对外联系,广泛交流。总之,让每一位学生都为班级增添光彩。

4.争取家长配合,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做宣传,把家长看成是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5.注意心理相容,注意情感沟通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效应,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和学生要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师生心理相容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就有了情感的沟通,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础。

(三)“激励式”管理策略

何谓激励?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以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因而,班级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的过程。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笔者以下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五种激励策略。

1.全员参与——责任激励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集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成员的士气、改善心理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管理心理学的这一原理,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班干部轮值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班干部轮值制”即班主任根据学生档案,均衡学生的优劣之势后,把班级分成若干行政小组,并让学生自设“官职”分管班级的事情。这便有了台长(整理讲台的)、馆长(管理图书的)、门长(关开门的)、窗长(管窗户的)、帘长(管窗帘的)、排长(排桌椅的)、探长(调查班级事件的)、地主(管地板卫生的)、安全部长(管活动安全的)、水利部长(管脸盆的)……在班主任直接领导下,由各行政小组轮流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往复循环三次结束。每一个循环结束,以民主评议的方式,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三个循环结束后,投票方式选出八名最佳管理学生。

“班干部轮值制”把全班同学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避免了由班主任指定干部造成的主观、片面及由此使学生产生的不公平感和逆反心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多一分理解和支持,进而产生上下左右较为融洽的心理氛围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感和为班级、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种自我管理中,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数据说话——公平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公平感是一种影响人积极性的普遍现象。从心理发展过程看,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时期,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别人,同时也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果遇到不公平的评价,就会产生巨大的受挫感,影响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作为管理者,一方面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主观、片面性评价;另一方面,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管理,用数据学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班级管理有章可循,班主任让班委会列出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条款,全体同学共同讨论,制订出全体同学必须遵守的详细的班规,实施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把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予以量化记分,定期公布,累计积分,并把积分作为评优的依据,这样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操作可以这样:从每组选出一位纪律小组长,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个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学期结束后,把各周的分数累加得出总分。或者也可以实行逐周累加,每周公布的分数就是该学期的总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出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允许学生犯一些非原则上的错误,若能真正、切实改过,在量化考核的时候,应给这些学生适当地加上被扣的分数,以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知错能改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应该鼓励。班级的量化管理只要运用得法,必然能因为管理规范,有效地避免主观、片面性,增强客观、公平性及透明度。这样,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目的,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最终目的。

3.先进闪光——荣誉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于优秀组织里,并且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在班级管理中,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必要时可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班级管理建设)因为荣誉是一个人在学习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获得荣誉的学生,往往有一种被认可的兴奋感和继续进取的心理状态,在奖励时,要一改过去单纯奖励成绩一贯优异或表现一向好的优等生的做法,特别注意奖励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显著进步的中等生和后进生。班主任更要时刻注意寻找班中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因为青少年学生缺乏韧劲儿,有了进步若不及时鼓励,会很难坚持下来。

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立奖章。集体荣誉奖章,参评对象为管理小组、各小队,评比时间为每一个循环结束,评比依据是量化表,荣誉名称有“最佳管理小组”“先进小队”,奖励凭证为奖状。奖励仪式设在班务会上,由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并把奖状贴在教室墙上,以示宣传。个人荣誉奖章即参评对象是全班学生;评比时间为每月评一次;评比依据是量化统计表;荣誉名称为优秀学生;奖励凭证为优秀学生卡。卡内分设有“功臣奖”“勤奋奖”“最佳管理奖”“好人好事奖”“卫生模范奖”“快速进步奖”等。卡由书签精制而成,每卡下方有班委会的落款和班主任的印章。奖励仪式设在月末班会上,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优秀学生卡。

班级实施荣誉激励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巩固、发展自我之长,对比、寻找、克服自我之短的成长机会,学生在优秀学员的激励下,加速了完善自我的过程。班级奖励恰好起到了及时鼓励、不断鼓励的作用,有利于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

4.导有目标——榜样激励

榜样是根据人们关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正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才会真正扬起班级奋进之帆。

先进人物的言行具有导向性。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榜样可以是社会上的,如具有“钉子精神”的雷锋,一心为民的焦裕禄,公而忘私的孔繁森,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张海迪……学生容易对那些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从内心深处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榜样”也可以是身边的“英雄”,班主任要重视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作用,如热情为全班同学服务的优秀干部,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学习标兵,勇于拼搏的优秀运动员……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当中的先进人物更具现实性、可信性,也因此更具可比性,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学生会用他们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学校方面最好也是配合的,在学校设有荣誉专栏,展示年度评上“市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参加省市有关竞赛获奖者的荣誉证书或个人彩照的基础上,班级相应地利用班会,结合本班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激励和约束学生,更能发挥群体效应,形成有特色的班集体。

责任激励,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公平激励,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字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敦促学生施赶超之行;荣誉激励,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情感激励,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榜样激励,利用榜样无穷的感召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当然,激励的方式还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管理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改变观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导”是必须,“活动”是主线,“评价”是促进,让每个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每天都有进步是目的。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自我约束、控制、管理、教育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管中学,学中管,管中悟,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品位,总结经验与教训,才能促进学生更加茁壮、健康、快乐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