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子编纂的《大学》:儒学经典的纲领与目标

曾子编纂的《大学》:儒学经典的纲领与目标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所谓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创作背景《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止于至善,就出自《大学》。

曾子编纂的《大学》:儒学经典的纲领与目标

春秋曾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释〗

①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②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③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④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⑤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⑥壹是:都是。本:根本。

作品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www.xing528.com)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作品赏析

本篇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中“八目”的追求。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连结前四目与后三目的中间环节。前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实现内圣的途径;后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功用,是实现外王的目标。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在此显现无遗。所谓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一个人,只有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才能达到三纲领的要求,而八条目就是具体途径和方法,它为我们展示了一条人生进修的阶梯。循着三纲八目指示的方向和路径不断前行,就可以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要义。

创作背景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知识链接

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出自《大学》。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且毫不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