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近代卷:经费困扰,力不从心

中国兵学通史近代卷:经费困扰,力不从心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费支绌”几乎是当时所有官员上奏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词汇,与此相呼应的还有厘金、协饷、截留等颇具时代特色的新创词,这些都是在经费得不到可靠保障情况下的变通措施。从最初丁日昌等提出三洋水师之议,到决定重点发展南北两洋海军,再到优先发展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发展被搁置,建设规模不断缩减均与经费支绌有直接关系。

中国兵学通史近代卷:经费困扰,力不从心

军事之利钝,恒视饷事之盈绌为转移。”[16]两次鸦片战争已经证明,传统的小农经济无法支撑工业化时代的战争。清廷亦曾在开源和节流上寻找办法,但均不成功。

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兴起。初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引入西式武器装备,仿照西法训练军队,同时兴办仿西式的军事工业,试图解决武器装备自给的问题。但随着运动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凡一切薪水、教练之资,加给口粮之额,购船、造船、修船及军械、枪炮火药、驾驶工食,日用煤斤诸项,为数浩繁,非有大宗巨款不能开办,非有不竭饷源无由持久”[17]。在经历了初期的艰难与困顿后,“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18],这样的认识逐步得到广泛接受。19世纪80年代后,洋务改革的重心逐步转向民事工业,兴办冶铁厂、制纱厂等,民事工业有所发展,但由于清朝政治上受到列强的挤压,经济上海关和对外贸易被列强控制,在这种前提下,中国不可能发展出具有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而最终只能沦为列强的大量洋货倾销地和大量原料供给地。

财政盈余有赖经济发展,而发展是要以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为前提的。据专家统计,1875—1895年,“每年就约支付与战争有关的费用在三千六七百万两,几占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19]。整个晚清时期,清朝始终未能走出“战败—赔款—停顿—恢复—再战败”这种恶性循环,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所以“洋务派的所谓的‘先富而后能强’只能是一种幻想”[20]

既然开源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必须节流,在合理使用有限的财政收入上下功夫,可惜在这方面清朝政府亦未交出合格的答卷。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不仅要面对政权巩固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摆脱落后挨打的问题,当两个问题分时出现时,尚好解决,而当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或交织在一起时,清廷则往往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优先考虑固权而非发展。当八旗已变成国家的赘疣时,清朝从固权的角度考虑仍坚决保留。而绿营由于分散驻防制度使其在清朝军事体制中永远扮演恭顺、俯首帖耳的角色,不会出现兵为将有的局面,而且绿营也是牵制湘、淮军勇营,平衡内外权力的重要力量。由于清廷在旧式军队上裁汰迟缓,新式军队又急速扩张,军费开支的重复与浪费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损耗。“各省绿营兵数六十余万,岁饷约二千万两。……然自剿办发、捻、回各逆,专倚勇营,迨内地肃清,各省复不能不酌留防勇以资弹压,而绿营则竟无可调用,其兵糈则姑循守旧章,是多一倍饷额也。”[21]绿营存在的最大问题不仅在于无战斗力,更在于他们抢占了宝贵的军饷,而使一些更为急迫的改革无法顺利推进。“经费支绌”几乎是当时所有官员上奏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词汇,与此相呼应的还有厘金、协饷、截留等颇具时代特色的新创词,这些都是在经费得不到可靠保障情况下的变通措施。拆东墙补西墙,成为晚清时期一种常态。

经费短缺直接影响装备的更新,“近来饷项支绌,所需换领洋枪,一时尚难购到也”[22],诸如此类的说法在晚清督抚的上奏和通信中比比皆是。有时因装备无法及时更新,为节省开销,一些部队不得不以旧式武器训练新式操法,如李鸿章在指导淮军训练时就说,“操演宜用前膛,临敌莫便于后膛也”[23]。这种训练与实战的脱节,必然会在战场上得到血的教训。李鸿章多次不无遗憾地感叹:“臣练军简器十余年于兹,徒以经费太绌,不能尽行其志。”[24](www.xing528.com)

经费短缺对于海防和海军建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岸炮台因经费短缺无法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建造,而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至修筑炮台,购买船械等项,本因经费支绌,未及多办,不过择要略事经营”[25]。海军建设是晚清军事建设成就最辉煌的部分,但也是留有遗憾最多的地方。从最初丁日昌等提出三洋水师之议,到决定重点发展南北两洋海军,再到优先发展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发展被搁置,建设规模不断缩减均与经费支绌有直接关系。即便北洋海军最终成军,但从光绪十四年(1888)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再未添置一艘战舰,却也是事实。而日本则正是利用北洋海军发展的这段停滞期,加紧升级改造,使其整体实力在甲午战前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海军新旧快船21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十五年后分年购造”[26]。面对这样的现实,李鸿章只能无奈叹息:“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27]

经费短缺还影响到了国防发展战略。海塞防之争中,李鸿章因“财用极绌”而反对用兵西北,并提出移疆防费用为海防之饷。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当然与其个人战略重心的判断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仍要从经济条件、经费难筹的客观现实中寻找。左宗棠尽管提出了海塞防并重的主张,但在实践上要在南北两个方向都给予相同的重视,特别是经费使用上一视同仁,则根本无实现的可能,所以,“海塞并重”这样的说法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

晚清军事实践上的进步,始终走走停停,几乎没有一项改革可以做到一以贯之,其中原因当然与清廷决策能力不足,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掣肘等因素有关,但也不得不承认,“经费支绌”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任何东西比军队的编成、编制、装备、战略和战术更加依赖于经济条件了……因而,正是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