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论》研究成果: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资本论》研究成果: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规定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地位以推动国民财富的增长,证明它存在的合理性、永恒性,这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资本论》对不同的经济部门都做了详细的考察,指出了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必要要素,都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以上我是从正面简述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这些内容构成《资本论》的极重要部分。

《资本论》研究成果: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相同的?马克思继承了他们的科学成果。但在研究目的的规定上,显露出两种政治经济学的极大差异。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规定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地位以推动国民财富的增长,证明它存在的合理性、永恒性,这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与斯密不同,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宽阔视野着眼,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马克思所说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包括哪些内容呢?恩格斯对此曾作了以下说明:“它从批判封建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的残余开始,证明它们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形式所代替,然后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相应的交换形式的规律从正面,即从促进一般的社会目的的方面来加以阐述,最后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的批判,就是从反面来表述它的规律,证明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它本身的发展,正在接近它使自己不可能再存在下去的境地。”[3]

根据恩格斯的这一段表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们本身的一些经济规律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长上的作用,由此为未来的新社会创造物质条件;(3)随着在它推动下的生产力的发展,它本身逐渐变旧,开始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破坏着自己存在的基础,最后必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其中第一和第三方面,以往教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在这里我只谈第二个方面,即从正面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就是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创造必需的物质条件,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非常详细地”考察了这种生产关系是怎样决定着该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这里我就从这个新角度,从正面扼要地叙述一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上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的呢?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造了新的社会生产力。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社会分工是当时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只有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和雇佣劳动制度,工场手工业的社会分工这种新的生产力才能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关系创造了这种新的生产力。马克思就说:“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4]

2.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它生产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一生产目的与小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目的截然不同。小商品生产者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价值生产只是获取使用价值的手段;而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则是无限的,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使资本家充满着无限的扩张欲望和积累动力,为了资本价值增值能力的不断增大,必须依赖资本不断扩大的积累,由此,资本积累成了资本家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古典经济学用这个公式表达了资产阶级时期的历史使命。”[5]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大大强化了市场经济的作用力度,充分发挥了市场规律隐含的潜力。这可从两方面得到说明,一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雇佣劳动制度的建立才使商品生产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价值的一个部分,追求剩余价值的强烈欲望必然强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力度,“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同时也就是提高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的生产方法,而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又是积累的形成要素。因此,这些方法同时也就是资本生产资本或加速资本积累的方法。……这两种经济因素由于这种互相推动的复合关系,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6]资本主义充分发挥了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www.xing528.com)

4.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而不断发展和变革它的实现形式,决定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股份公司的产生。蒸汽机的出现,铁路建设,钢铁工业的发展,这些新生产力都要求资本的大量聚集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单个资本的形式体现的,这种私有制形式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产生,股份制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说:“在工业上运用股份公司的形式,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它显示出过去料想不到的联合的生产能力,并且使工业企业具有单个资本家力所不能及的规模,”并强调说“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影响恐怕估价再高也不为过,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7]

5.资本主义制度下分配关系的转变和调整是正确配置资源以推动科学技术强大进步的重要手段。先进技术的采用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利润率的降低,从不同生产部门间的关系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会比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相对地生产更少的剩余价值,如果生产关系不调整和发展,资本就会因此失去技术创新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也不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形成一般利润率,利润这种转化形式的产生是出于调整资本家之间利益关系的需要。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使各个部门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量成比例,这种发展了的资本主义关系推动了技术不断进步,保证了资源趋向配置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领域中去。

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资本主义的整个生产关系体系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论》对不同的经济部门都做了详细的考察,指出了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必要要素,都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除了生产部门外,流通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过去的生产方式区别的根本特征。并对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都给以重点的考察。

以上我是从正面简述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这些内容构成《资本论》的极重要部分。显然,马克思并不是要为资本主义唱赞歌,像亚当·斯密、李嘉图所做的那样,马克思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8]马克思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面作用时,时刻没有忽视这些发展都是以牺牲工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这一资本主义的特点,不过马克思把这些看成是历史发展和进步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以上我从新的视角,也就是从正面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进者,这个重要论断是符合《资本论》研究目的所要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内容的,这里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从正面又从反面进行考察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二者内在结合的精神。

有了这种全面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澄清经济学理论界一些人的一种不正确看法。有人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两种:传统的经济学和现代的经济学——前者是“革命的经济学”,后者是“建设经济学”,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作为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资本论》,既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论证,也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财富的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确认。

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在不同的时代会有所不同。在当前,我国已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党已经成为执政党,经济建设已成为主要矛盾方面的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应当偏重从《资本论》中探索马克思所深刻阐明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要推进者作用这样的理论,用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去研究怎样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的作用。这是今天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的最有意义,而且也是对我们经济建设最有实用性的方面。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列入“革命经济学”,只能服务于夺取政权的革命任务,把它从对国民经济发展这一个时代任务发生作用中排斥出去,这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从一个最重要的阵地退了出来。这种被边缘化的情况不是由于西方经济学的涌入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的,后果就是为西方经济学让出了扩张空间,日益占领经济学的阵地。这一消极影响是深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