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派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回望过去,珍视现在,眺望未来

海派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回望过去,珍视现在,眺望未来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海派文化是最为另类的一支。(二)海派文化的课程资源海派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四个主要特点。所以,我们在挖掘海派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时,应该回望过去,珍视现在,并且眺望未来。表7-1海派文化美术课程

海派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回望过去,珍视现在,眺望未来

(一)海派文化的由来和特点

海派文化作为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概念,最早发端于绘画和戏剧两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海派文化是最为另类的一支。这是因为海派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融入异质文化最多的一种文化形态。[8]

上海由于是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形成了繁荣的通商景象,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之后,人口大量涌入,逐渐形成移民城市,这导致了上海人思想中的趋时求新、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等特点。上海另一个主要特质是租界社会,这对上海包容多元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海派文化的课程资源

海派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四个主要特点。从本质上讲,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典型表现。海派文化最早起源于绘画和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可见其与美术的关联。

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各个方面:上海的建筑文化、书画文化、音乐文化、舞台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尤其是清末时期任伯年、任薰、任颐的海派书画,题材多样、雅俗共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作为美术课程潜在的资源,海派文化中有部分文化本身就属于美术教学的资源,在专业的美术课程中一直都是经典教材,可称为“直接资源”。例如:海派国画、海派书法、海派建筑、海派服饰。另一些资源不能不加取舍地直接放入美术课堂中使用,可称为“间接资源”。例如:上海历史、海派语言、海派饮食、金融贸易。但是这些资源同样也能体现海派文化的另一面,并且有了这些资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海派文化。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种资源分类的视角,即从时间这条线索来考虑。一种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经典的历史瞬间,更重要的是它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海派文化对上海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文化,正因为它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在挖掘海派文化中的美术课程资源时,应该回望过去,珍视现在,并且眺望未来。(www.xing528.com)

海派文化几乎可以和“中西结合”画上等号,如今,西方当代艺术发展迅猛,海派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苏州河岸越来越多的老厂房变成了创意园区,实验水墨、综合材料艺术慢慢地被人接受,T台上出现了许多改良旗袍……而这些正在发生着的文化,恰恰是容易被忽略的。

总之,海派文化有着丰富多样的分支文化,其最重要的精神是海纳百川、勇于创新。所以,应该以这一点作为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融汇到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三)海派文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与利用海派文化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海本土的学生通过美术的途径,对生活其间的文化环境加以认知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传承意义的认识。

学习经验范围的扩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递增而慢慢增加。低年龄段的学生社会活动较少,对个人、家庭和学校的关注度较多,开发的内容要围绕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主题;中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参与了社区与生活环境中,开发的内容要增加一些文化环境变迁的主题;高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更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较为开阔的视野,此时,开发的内容应加入多元文化冲突或者融合等相关主题。笔者根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四个学习领域,设计了相应的海派文化美术课程,但这只是一个参考,若是要放入不同的学校中去实施,还需教师们针对学校特色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让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表7-1)。

表7-1 海派文化美术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