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文化产业起源于中国古代与封建社会的文化商品与文化行业,其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化与经济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历史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产业的现代诠释,也造就了文化产业的演变逻辑。1978年中国文化产业起步前,各个阶段的文化经济发展基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均为国家管控文化事业发展路径的产物。纵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文化产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演变走向的重要领域之一。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文化资源产业化作为文化资源重要的开发形式,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增加文化产品供给、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以其体系广、链条长、关联度高等特点,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催生出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传媒、手机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这将极大地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二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还能够带动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旅游、会展、交通、工业、餐饮创意设计等产业的渗透和融合,进而形成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还以其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人力资源密集、绿色环保等特点,实现使经济发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方式向高技术、重环保的现代方式转变。

(二)增加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无论是各地呈现的博物馆热、国潮国风热、文创热、文化类节目热,还是不断涌现的付费知识消费、网络文化消费、潮玩手办消费等新兴的文化消费热点,都显现出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呈增长之势。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可以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完善文化供需结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一方面,通过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够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迅速,文化产品的设计更加精良,文化产业的传播更加广泛。这不仅增加了文化产品的供给数量,而且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另一方面,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个体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的重要源泉,通过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使大众在消化、吸收“精神食粮”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1],即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各国纷纷从内外两个方面发力,不断提高本国的文化软实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带来了可能,但关键在于通过产业化开发的方式糅合经济与文化。当前,在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发挥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提升文化的创造力,增强文化的自信力。同时,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还有助于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中,能够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创新文化传播媒介,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逐步扩大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知识拓展】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化产业的演变逻辑(www.xing528.com)

回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变迁,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科技创新三个维度为代表的演变逻辑。

1.形成历史文化传承的演变逻辑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西方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直至20世纪50年代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最早称之为“文化工业”)的概念后,这一领域正式成为西方国家热议的话题。因此,国外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国内文化产业起源于中国古代与封建社会的文化商品与文化行业,其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已历经百年时,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探索仅处于起步阶段,并在世界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时原地盘旋近30年。文化与经济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历史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产业的现代诠释,也造就了文化产业的演变逻辑。正因如此,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属性”构成了对文化产业演进的注解。文化思想的导向作用在优化国家文化治理的同时也造成了文化产业的“非经济属性”,导致“文化商品交易”活动长期无法渗入中国文化产业,使中国文化经济自封建社会至改革开放前一直处于“文化膨胀,产业不足”的传统模式中。此外,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独立于传统“士农工”行业,以“文化”的内核与“商业”的外壳构成国人心目中“边缘化”的行业地位。总之,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传承从血液里演绎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辨逻辑。

2.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的演变逻辑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与文化经济体制改革及政策调整息息相关。1978年中国文化产业起步前,各个阶段的文化经济发展基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均为国家管控文化事业发展路径的产物。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实行“国有国办,统包统管”的文化事业体制。在文化事业领域管理死板、封闭僵化,严重束缚了文艺创作者的创新能力与市场拓展力。此外,由于在文化经济领域取消非公有制中文化与市场的连接,阻断了文化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因此,中国文化经济演进的突破必然需要遵循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而归根结底就是进行文化体制市场化改革。伴随2002年党的十六大专章论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措施,从总体来看主要从完善立法、规范体制建设、加大融资、拓宽统计口径等文化体制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力图破除中国文化体制良性演进的阶段性障碍。总之,持久发力的文化体制改革从躯干里演绎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逻辑。

3.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的演变逻辑

科技创新精神是引领文化产业演进的动力因素。纵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文化产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演变走向的重要领域之一。从原始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直至新兴产业变迁中,文化与科技的相濡以沫一直是产业升级津津乐道的主题。只有植根于科技进步的文化环境同样作用于产业科技创新,才能带动新一轮产业更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化事业单位多为国有企业,国有文化企业长期缺乏创新激励机制,“熟人秩序”鄙视“市场契约”,鲜有将文化经济的“套利”行为转变为“创新”行为,科创精神难以孵化成为与文化市场结合的企业家精神,制约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原始创造力。此外,文化产业科技应用能力较为薄弱也成为阻碍文化经济演进的重要环节。中国文化产业的“潜力”在于“技术革新”,尤其随着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演艺产业、音乐产业、动漫产业等在传统制作、运营、销售环节改变了原有的文化产业链。尤其在2015年后,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文化产业技术更迭推向新高,从而引进大量顶尖文化产业的生产与加工技术。总之,逐步强大的文化科技创新从体征里演绎中国文化产业的蜕变逻辑。

(根据《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化产业的演变、特征与经验》[2]整理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