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传承

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传承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它也宣告中华儿女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这为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丰厚土壤,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生命中的文化基因,也是无法割舍的民族符号和历史记忆,它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认同。

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传承

“中国梦是在中国这块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理想之花,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传承滋养、孕育和哺乳,为其提供了最为深厚的历史积淀。”[16]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为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智慧,曾经创造了在世界上领先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华民族经历过人类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强大繁荣和辉煌之梦,周秦伟业,两汉文明,大唐盛世,宋季富土,元朝拓疆,明代兴旺,康乾胜景……汉、唐、宋三大文明巅峰留下了永远的骄傲,中国梦的影响曾通过丝绸之路覆盖西域、中亚、罗马,形成宏阔联动的东方文明圈,大规模移民潮流向中国。那是中国辉煌的历史之梦。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称赞道:“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17]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就已经极为辽阔。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蒙古帝国,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清朝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即使贫弱的宋朝,也曾富甲天下,它的GDP总量占据当时世界的1∕3。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大明帝国的梦想是四海通商。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早80多年,而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则对中国充满向往,大量移民涌向这片富庶的大地。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超出,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销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的经济收益;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但是,当历史步入近代时,中国却落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次对华侵略战争,迫使中国腐败的封建统治者一次次妥协就范,把中国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那时候,世界上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国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国土分割出去,一次次战争赔款等于用本国的真金白银为侵略本国的国家支付战争费用;那时候,中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中国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外国租界享有治外法权,外国军队火烧圆明园、洗劫中国文化珍宝,外国传教士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也是从那时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就成为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追逐的梦想,他们为此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抗争,但都一次次归于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的逐梦史才发生了根本转折。中国梦,正是从沉淀了我们全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生长的,屈辱和苦难是它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深沉,如此动人心魄,如此撼人心魂。(www.xing528.com)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近代以来的先进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都曾绘制过“中国梦”的蓝图: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毛泽东提出“民族复兴,让人民站起来”、周恩来提出“中华崛起”、邓小平提出“着力振兴中华民族”、江泽民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规划和奋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它也宣告中华儿女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这为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障。随后,中国人民在梦想的驱动下,相继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成完备的工业体系,为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形成犹如小溪、大河,由点滴聚会,始而涓涓,继而滔滔。中华民族早至唐尧、虞舜,无不是因为这些先贤利他、担当精神在民众中的润泽、浇灌,而逐渐形成一种族群规范与发展路向,直到西周漫长的家国、社会与人性相互磨合,才终于形成了后来孔子始终想‘复辟’的‘周礼’文化现象。”[18]“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见贤思齐”……这些价值取向,为自孔子以降的中华文化,奠定了深刻的人性基础。一个民族几千年对文化的不断选择和整合中,始终不弃不离的那些东西,一定是这个民族无论如何都不能卸载的精神辎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丰厚土壤,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生命中的文化基因,也是无法割舍的民族符号和历史记忆,它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认同。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曾经评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19]中国梦,正是从沉淀了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生长出来的梦想,从历史的根脉中生长出来的中国梦,既拥有坚实的文化积淀,又拥有广阔的文化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