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话语权与中国梦的文化指向

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话语权与中国梦的文化指向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话语能力问题的实质是争夺国际话语权,而话语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息息相关,最直接就体现在一个国家的传媒实力上。西方少数国家的话语权优势不仅反映在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中,还表现在议题设定和评价标准的设定上。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新殖民主义扩张,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极为不利。

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话语权与中国梦的文化指向

在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话语能力问题的实质是争夺国际话语权,而话语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息息相关,最直接就体现在一个国家的传媒实力上。主流媒体是否强大,新兴媒体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话语能力的强弱。

1.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传播技术上掌控媒体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拥有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通信卫星网络,它出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占世界第一位,比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国家总和还多。在国际传播的主要资源无线电频率和卫星驻留轨道点方面,仅占世界10%人口的西方国家控制了90%的无线电频率。全球互联网在通信中使用的地址最终由处于网络顶端的13台域名根服务器来决定。根服务器如同互联网运行的“中枢神经”,谁控制了根服务器,谁就控制了整个互联网。目前,13台根服务器均由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统一管理。其中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杜勒斯,由美国VeriSign公司负责运营维护。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分别由8个不同的军事教育机构负责运营维护;欧洲2个(分别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2.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传播内容上掌控媒体世界

就内容而言,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中英语的约占90%,法语的约占5%,其他语种包括中文在内只占5%。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的信息内容占互联网信息总量的95%以上,我国则不足1%。也就是说,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控制了互联网的最高管理权限,也基本垄断了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信息资源,从而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西方少数国家的话语权优势不仅反映在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中,还表现在议题设定和评价标准的设定上。当前流行的主要话语议题,如人权、民主、透明度、知识产权、新闻自由、低碳生活环境污染、资源缺乏、文化冲突恐怖主义、种族歧视等,几乎都是由西方国家设定并大肆炒作,也是由少数西方国家提出涉及这些议题的新词汇和解释标准。它们的出发点,主要是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新殖民主义扩张,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极为不利。中国在全球媒体国际报道中的出现频率是较高的,但报道议题却十分集中,主要是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对华贸易问题、中国国内问题等。西方国家对新闻事件多持揭露、批判的倾向,对中国事务更是以负面意见为主。(www.xing528.com)

3.对外传播中的传播能力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传播能力迅速提升,在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虽然我国海外采编网络和传播平台迅速拓展,信息内容、营销能力、人才队伍等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可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西强我弱的态势依然如故。从信息占有的角度看,我国对外传播尚未组建大型跨国媒体集团,不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全天候采集信息的能力。美国CNN在全球拥有42个分社400多名记者,其国际电台有32个驻外分社60名记者;英国BBC有40个驻外记者站250多名记者;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只有19个驻外记者站约60名记者。新华社虽然在驻外分社数量上与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三大通讯社差距不大,但人员配备相差悬殊,例如新华社驻韩国分社只有2人,而路透社驻韩国分社有60人。信息采集能力是话语能力的基础性因素,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我国主流媒体就很难在第一时间发出独家的、深度的报道。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我国对外传播信息产品的海外有效落地不够。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0亿人可以收看到CNN,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只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节目的落地,其中整频道落地项目的用户总数约为15058万户;BBC在全世界150个国家通过调频广播实现节目落地,在全球拥有2300家合作电台,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海外拥有51家整频率电台,只有153家海外合作电台;路透社在全世界共有37万个信息终端,其中包含各国主要媒体约2万家,而新华社则在海外有各类产品用户1.6万家,其中媒体客户约1万家。可以看出,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我国媒体在传播信息产品的有效覆盖、落地入户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32]

4.对外传播中的外媒利用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的传播水平和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国外媒体传播国家形象是一条较为合理的路径,要比创办新的传播载体或者任由外国媒体歪曲报道更有效。2008年4月13日,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表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情真意切地谈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和西藏问题,真实地发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一些媒体的一概而论的随意批评能够被西方公众不加思考地接受,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样的批评到底涉及哪些具体问题,确切情况如何?为什么一些报道,包括数字,能够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连日登载在新闻里面?”[33]在英国以及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可惜的是,像这样充分利用国外媒体,有分量、有胆识,深谙对外传播之道的经典之作太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