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美国宣布将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日本在《国家综合安全报告》中明确提出“经济安全”概念,将“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并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论”强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但能力只是实现安全的手段和途径,而非安全本身。国家经济安全是存在状态和表象,国家经济的自主性是内在素质和本质。

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以来,针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情势及因此而可能引发的国家安全威胁,美、日等国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安全问题,并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例如,美国宣布将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日本在《国家综合安全报告》中明确提出“经济安全”概念,将“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并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1994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还把经济利益和全球安全利益并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国家经济安全正逐步成为与军事安全并重的话题,受到各主权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以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11项内容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为标志,经济安全被视为国家的基础性安全,与作为根本性安全的政治安全一道,成为总体安全观中的前提性安全体系。[170]

(一)经济安全的内涵

国家经济安全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其经济低风险运行所应具备的条件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稳定发展、金融和物价基本稳定、资源有效供给和环境有效保护、就业比较充分且质量较高、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公平和财政预算基本平衡等。[171]经济安全涉及金融、产业、能源农业、贸易、货币投资债务、经济结构、就业等各种经济问题。[172]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界定:第一种是“状态论”;第二种是“能力论”;第三种是“状态与能力并重论”。“状态论”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主权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状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状态。[173]“能力论”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174]“状态与能力并重论”认为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为使国民经济免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干扰、威胁、侵袭、破坏而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优势的状态和能力。[175]国家经济安全具体体现在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的发展进程能够经受国际市场动荡的冲击等。[176]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吉尔平将经济安全定义为:“经济竞争力及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177]

以上三种论点都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足。“状态论”强调国家安全应该达到标志性状态,但忽略了实现这种状态所应包含的其他要素能力论。“能力论”强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但能力只是实现安全的手段和途径,而非安全本身。[178]目前理论界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的“状态论”和“能力论”的分歧,实质是没有区分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自主性的边界。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状态,国家经济自主性是一国自主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而不受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能力,是“状态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国家经济安全是存在状态和表象,国家经济的自主性是内在素质和本质。强大的国家经济自主性,是国家经济长期处于安全状态的保障。国家经济的安全状态,反映了国民经济体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有时,国家经济表面看来是安全的,但国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却有被削弱的迹象,经济发展存在隐患,最终可能导致经济的不安全。国家经济自主性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经济竞争力、应变力和凝聚力。研究国家经济自主性的目的,在于确保国家安全战略制订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利益的长治久安。不管是经济全球化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对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应注重考量的不是经济发展的现状即经济安全问题,而是经济发展长期安全的保障问题,即经济发展的自主性问题。国家经济安全不仅涉及国家经济全局性安全,还包括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等各子领域,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存在状态的监测、预警、应对等,维护国家可持续发展。[179]

随着风险社会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以及我国当代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为了有效解决经济安全问题,必须在国家经济安全管理中嵌入伦理因素,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应在制度、机制、价值导向上恪守道德伦理理念和遵守经济伦理规范,应以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健康、可持续性、良性运转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不确定性的安全隐患,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具体内涵包括:第一,独立自主的经济实力。国家能够保持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国民经济体系能够自主稳定运行,国民经济整体福利处于不受外界不可抗力的恶性侵害、损害的状态和能力。第二,抵抗外部经济威胁的能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处于不受外界根本性致命因素威胁的状态。第三,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状态。也就是国家的根本性经济利益免受侵害、不招致损失的状态或现实。在伦理视域中,国家经济安全自然内含一种价值诉求,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经济都能得到保障的一种较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伦理向度的国家经济安全要求政府有效掌控国家经济命脉,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有效抵御外来冲击和有效防范长期积累的国民财富免于在顷刻之间大量流失,重点是确保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经济主权没有受到严重损害,使经济危机的风险因素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180](www.xing528.com)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总体上是宏观问题,但实际上国家经济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都是相互关联,紧密联系,国家经济安全是个统一协调的安全体系。微观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微观经济是否景气与稳定,必然影响国家经济的安全稳定;中观层面的特殊行业和区域经济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宏观经济领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方向标,金融、货币、经济总量、就业率等都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一般可通过宏观调控来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为了国家经济安全,不论是微观经济的个体,还是中观经济的产业或区域经济,都应该服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二)经济安全的内容

经济安全不仅包括微观经济领域的生产安全、投资安全、交易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消费安全,还包括中观领域的产业安全、环境生态、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宏观经济领域的金融安全、财政安全、货币安全和国家债务安全等。经济安全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但重点领域的经济安全有以下几个方面:金融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财政安全、粮食安全等,其中金融经济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财政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环节,产业安全则是一国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国家经济安全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任何领域的经济安全问题都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与个体经济安全是对立统一体。一方面,国家经济安全与个体经济安全具有一致性。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有助于个体管控自身经济安全风险。没有国家宏观经济安全的保障,个体的经济安全也是不稳定、不可靠的。而多数个体实现经济安全本身就是国家经济安全的表现,如果多数个体经济安全风险过高,持续时间过长,社会将出现动荡,国家也很难实现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安全与个人经济安全具有对立性。国家利益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特征,与个体利益并不总是相一致。国家经济发展长远来看有助于整体经济安全,但在特定的时期,国家经济的调控可能会对特定个体的经济安全带来影响。[181]从微观上看,经济安全的道德思量是企业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从宏观上看,经济安全的伦理是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国家应该从伦理责任上积极主动地调整经济战略与策略,具体包括: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平贸易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外贸易摩擦,加强金融监管,抵御金融风险,尊重国际惯例,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回应国际社会诉求,高度重视气候环保问题,推动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确保资源能源安全,农业安全;增强经济信息安全意识,维护技术安全,加强境外投资的政府管理和引导,确保海外资产安全。稳定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标志和本质特征。要做到稳定经济必须强化经济安全责任意识,制定经济安全的伦理规则。[182]只有政府和市场、社会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在各环节良性运行的情况下提升经济安全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后,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年4月15日,首届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即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都直接或间接与经济安全有关。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83]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国家安全法》,其中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第59条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