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课程理论依据与时代特色

幼儿园养成教育课程理论依据与时代特色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课程紧紧围绕国家教育目标,凸显课程鲜明的时代特色。

幼儿园养成教育课程理论依据与时代特色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立德树人,培养时代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我园的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时指出,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课程紧紧围绕国家教育目标,凸显课程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自己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三、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其教育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的“活教育”的方法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陈鹤琴先生所言:首先是培养文明修养,让孩子在幼儿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做人”。其次是文化认同,即对民族文化产生亲切感,形成归属感,让孩子确立“我是中国人”的观念,为培养“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四、高瞻课程理论

高瞻课程认为,学习是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提倡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发展适宜性的学习活动,认为“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是不断发展的”。儿童在有目的、有创造性地追随自己兴趣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出内在的兴趣、好奇心、智谋以及独立和责任等品质,心理学家称之为个性倾向。个性倾向是“一种持久的思维习惯以及回应经验的典型方式”(Katz和McClellan,1997)。培养这些思维习惯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会让儿童终身受益。

五、瑞吉欧的教育理论

瑞吉欧的教育提倡走进幼儿心灵,关注读懂幼儿的“一百种语言”,以幼儿的思维、儿童的立场来看待幼儿的活动和发展,让幼儿充分表现其潜能。“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包括教师和学习者的相互沟通,关怀和控制的不断循环,以及教育活动相互引导的过程。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它存在于发展和学习之间;存在于环境和儿童之间;发生在不同的符号语言之间;发生在思想和行为之间;发生在个人与人际之间(这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课程倡导,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立性,他们既有自主权,又要有合作精神。既要具有独立动手的能力,又要有与其他孩子合作的意识;倡导幼儿在生活中协商、妥协、接受、共享;倡导儿童之间的相互理解、认同、支持,特别是在学习团队内部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应对心理压力和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