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州茶:奇山秀水的好茶

柳州茶:奇山秀水的好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州拥有丰富和时间久远的地方原产茶树,是当今柳州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历史与天然形成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有研究者认为,南方的皋芦种即是茶树的原种。另外,位于柳州的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有许多中大叶种的古茶树和野生茶资源。这些是秉承柳州地方特色、分布相对集中、开发较为深入的四大优异原产资源,也是历来柳州人打油茶的首选茶叶用料。

柳州茶:奇山秀水的好茶

柳州是茶树的故乡之一。原产茶树主要有九万山古茶树,元宝山野生茶、牙己茶、高露茶等。

柳州拥有丰富和时间久远的地方原产茶树,是当今柳州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历史与天然形成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柳州在唐代即有牙己茶的生产记载,加上后续发现和开掘诸多原产茶树,丰富了柳州茶树资源的类型,多次刷新和佐证了柳州茶的历史。

历史地看,柳州是茶树原产地中心的一部分。陈爱新提出“桂西北是茶树原产地中心的一部分”[1],认为茶树原产于桂、滇、黔交界地带的山区,此说法得到学术界不少专家的认可。

皋芦是一种原生苦茶,两广地区常饮,普遍生长在柳州及其他一些地方。有研究者认为,南方的皋芦种即是茶树的原种。另外的研究根据茶树的亲缘关系、利用价值及地理分布等,认为皋芦是茶树的变种分类之一。

从史籍记载看,皋芦和茶性质一致,应为同物。东晋时期的《广州记》记载:“新平县出皋芦。皋芦,茗之别名也,叶大而涩。”陆羽《茶经》引秦汉药学著作《桐君录》句云:“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瓜芦即皋芦。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载:“皋芦叶,味苦平,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这样看来,皋芦至少属于茶类,“南方”、“交广”(今越南、两广一带)自古生皋芦、饮皋芦汤,可作为柳州自古产茶的一个辅证。

另外,位于柳州的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有许多中大叶种的古茶树和野生茶资源。湖南农业大学陈涛林对元宝山野生茶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确认元宝山野生茶为榕江茶的变种,是柳州原产茶组植物的又一新资源。

归纳起来,当今柳州原产茶树包括融水的九万山古茶树、元宝山野生茶,三江的牙己茶、高露茶,等等。这些是秉承柳州地方特色、分布相对集中、开发较为深入的四大优异原产资源,也是历来柳州人打油茶的首选茶叶用料。

柳州茶:奇山秀水出好茶

微信扫描观看视频

1.九万山古茶树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也包括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以及人工栽培百年以上的古茶园中的茶树。

九万山位于广西北部黔桂交界处、苗岭山脉南缘,地跨柳州、河池两市的融水、罗城、环江三县,核心区在融水三防镇、汪洞乡一带。近年来,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融水农业局(现融水农业农村局,下同)及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茶叶科技工作者,发现融水内(主要集中于九万山一带)保存有较为丰富且珍稀的古茶树种质资源,并开展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工作。

(1)规模与分布摸底

2015年,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调查小组,在融水内开展实地科考,摸底调查了古茶树群落生长及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在汪洞乡、香粉乡、安太乡、红水乡、安陲乡的9个村43个屯,分布有树龄在60~100年的老茶树,以及100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分布面积2000~2500亩。

其中,古茶树主要集中于汪洞乡的3个村14个屯的38个点。每个点或集中在山间冲沟,或集中在山坡半腰,总体在海拔800~1000米的九万山山脉一带。树势高大,树高在3~8.5米。分布(含集中分布和零散分布)面积为500~800亩,集中分布且便于直接开发利用的面积约400亩。

柳州市人民政府顾问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用文(前排右二)一行到融水考察古茶树资源

融水(九万山)古茶树资源集中分布情况

九万山古茶树群

(2)古茶树树龄鉴定

古茶树树龄鉴定,在我国并不常见。一个主要原因是准确测定的方法至今不多。通常进行的是估算,采取访谈估测、文献追踪、间接估测等方法。这无疑会形成较大偏差,难于精确,只能得出大约不低于某年的概数。

这种混沌的状态,容易导致主观浮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在《茶树龄乱象》一文中说:“夸大树龄与现在的吊古伤今、攀古比早之风有关,也有的是出于考虑象征意义和轰动效应。每每古茶树考察时……最关心的是树龄。”这个道理,正如作家梁实秋所打趣的:估量女士的年龄不妨“七折八折优待”,计算高僧的年龄不妨“多加三成五成”。

在摸清九万山古茶树的分布概况后,柳州茶人以客观求实的态度,采用科学方法测量树龄。2015年11月,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委托广西华森林业司法鉴定中心,对融水汪洞乡九万山一带的古茶树进行测定,取样为:树木枝条和木芯样品各10份,其中平时村7份、罗洞村3份。而后,采用形态学分类鉴定法完成木种鉴定,同时采用生长锥测定法完成树龄鉴定。结果显示:筛选的10株九万山古茶树中,最大树龄为165年,最小树龄为60年,其中7株树龄在100年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该条例还要求对古树实行分级保护:树龄在一千年以上的,实行特级保护;树龄在五百年以上不满一千年的,实行一级保护;树龄在三百年以上不满五百年的,实行二级保护;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不满三百年的,实行三级保护。这样说来,九万山茶树资源被称为“古茶树”是合理的,且应该实行三级保护。

九万山茶树树龄鉴定结果,也许低于一些业界人士的预判,觉得这些树应该更老些才是,但是科学检测结果如此。应看到,柳州开展树龄鉴定是一项大胆的科学尝试,体现出实事求是和负责任的精神,增加了市场对柳州茶的信任和信心。实际上,正如研究员虞富莲所述:“衡量古茶树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树龄,而是它的物种稀有性和科研生产上的重要性。”

(3)绿茶红茶与同类茶的对比研究

为使资源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开发利用,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柳州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柳州地方茶树新品种选育”两份技术协议(连续6年),共同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柳州市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与综合开发”,在融水建立柳州茶树种质资源圃7亩,建设标准化大棚育苗基地1个。

围绕九万山古茶树起源与进化、各古树群的特点、各棵古树的特点、相关历史文化等主题,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湖南农业大学、融水农业局、柳州市林科所等共同开展研究,利用古树群落直接开发产品,进行单株标记筛选,并选育优良品种进行间接开发,加快推进古树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在直接开发方面,试制和开发绿茶、红茶产品,分别与国家级茶树品种福鼎大白绿茶、桂绿1号绿茶所制产品进行感官品质比较和主要内含成分对比。绿茶的部分,结果显示: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在综合评分上最高,高于两个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绿茶与桂绿1号绿茶。在香气与滋味上,柳州九万山古树茶具有栗香高长、滋味醇爽等优质品质特征,其绿茶色泽墨绿显毫,茶汤色绿明亮。可以说,无论是内质还是外形上,九万山古树绿茶均优于两个对照品种,制作绿茶产品具有明显优势。

不同鲜叶原料绿茶感官品质审评结果

注:审评专家组组长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登良,副组长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江用文、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方世辉。

具体来对比,独特的内含成分是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形成鲜明品质风味的关键

一是水浸出物含量。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最高(46.78%),显著高于两个对照样品,说明内含物丰富。

二是茶多酚含量。福鼎大白茶绿茶的含量最高(25.16%),桂绿1号绿茶最低(21.50%),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适中(23.61%),由此可解释为何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的滋味表现较为醇爽。

三是氨基酸含量。福鼎大白茶绿茶与桂绿1号绿茶的含量相差不大,均在3.5%左右,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则为4.59%,显著较高,这与古树绿茶滋味醇爽的特点相呼应。正是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的特点,使得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形成了鲜爽回甘、不苦不涩的特别风味。

四是咖啡碱含量。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为4.00%,略高于福鼎大白茶绿茶(2.86%)与桂绿1号绿茶(3.41%)。

通过显著性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在上述前三方面,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在咖啡碱以及没食子酸、可可碱的含量上(见下表),三个样品无显著性差异。直观的结论是,柳州九万山古树绿茶里,水浸出物含量更多,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适中。

不同鲜叶原料绿茶基本生化成分含量及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

注:品质成分含量均为占茶样干重比(%),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再看红茶部分的具体对比。

一是感官对比。柳州九万山古树感官审评得分最高,其次为福鼎大白茶红茶和桂绿1号红茶。从感官评价上看,九万山古树红茶甜香带花香、滋味甜醇、汤色红亮,具有优质红茶的品质特征,表明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相较于福鼎大白茶红茶与桂绿1号红茶,有一定品质优势,具有加工出优质红茶产品的潜力。

柳州茶:奇山秀水出好茶

微信扫描观看视频

不同鲜叶原料红茶的感官品质审评结果

注:审评专家组组长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登良,副组长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江用文、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方世辉。(www.xing528.com)

二是内含成分方面。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排第二的福鼎大白茶红茶和最后一名桂绿1号红茶。

三是茶多酚含量方面。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略低于福鼎大白茶红茶,但显著高于桂绿1号红茶。

四是氨基酸含量方面。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的含量明显高于两个对照样品,且三个样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是咖啡碱含量。作为重要的品质成分,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明显高于两个对照样。另外,没食子酸与可可碱含量在三个样品间无显著差异。

六是水溶性色素含量方面。三个样品的茶黄素含量差异明显,茶红素含量以福鼎大白茶红茶为最高(11.25%),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最低(6.30%)。茶褐素含量也以福鼎大白茶红茶最高(11.31%),其余两个样品含量较接近。

上述品质成分的分析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柳州九万山古树红茶为什么具有甜香、馥郁高长、滋味甜醇、汤色红亮、叶底明亮等优秀品质特征。

不同鲜叶原料红茶基本生化成分含量与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

注: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没有重复,故没有作显著性差异分析。品质成分含量均为占茶样干重比(%),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古茶树单株筛选标记

优良单株的筛选,是间接开发古树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此项工作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罗军武带领其团队频频来到柳州,指导柳州农业技术部门根据古茶树物理性状和形态差异进行初步标记,共标记古茶树87株,对其中71株的表现性状进行了规范的描述,分别进行了常规生化成分、儿茶素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DNA标记研究,使得被标记的每棵古茶树都有了自己的档案。该部分资源将全部录入“柳州地方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以供今后持续研究,选育出更多茶树新品种,实现共享资源。

不仅如此,罗军武团队及柳州农业技术部门对九万山古茶树资源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对九万山74份古茶树单株资源的树型、树姿及叶片相关形态性状开展了调查,并根据这些性状数值,进行形态多样性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进而构建系统聚类树状图,用以研究这74份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变异规律,为往后更深入地研究九万山古茶树资源的起源与演化、加快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形态学上的参考依据。

2.元宝山野生茶

元宝山坐落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内,为广西第三高峰,最高海拔为2081米。2013年,元宝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元宝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其中野生茶资源即是山中一大瑰宝。

(1)研究过程概述

自2008年起,市、县农业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对元宝山茶树资源开展调查、标记。开始时,受当时条件限制,这些研究仅限于物理性状的粗略观测。2012年,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合同,相关研究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撑,朝着科学、系统地开发利用野生茶资源,选育具有柳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的目标迈进。

借助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柳州市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与综合开发”的实施,结合“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分中心”的建设,罗军武团队指导柳州农业技术部门通过植物学性状调查、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和现代分子标记等技术,解析了元宝山茶树资源的亲缘关系、主要生化成分的构成和试制产品的特殊性。2013年,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下达了《农业部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野生茶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计函〔2013〕158号),同意由融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建设“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野生茶种质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对元宝山野生茶实施重点保护,建设核心保护区220亩、缓冲保护区2000亩。

(2)形态学特征

元宝山野生茶,当地群众又称之为“原生茶”,主要分布于融水安太乡海拔1200~1400米的元宝山脉分支青山一带,少部分农户将其移栽至海拔500~700米的房前屋后,祖祖辈辈采摘,用于打油茶。这种野生茶,树型较小,为灌木或小乔木,分枝密度中等,直立或半开张状;成熟叶片为黄绿到深绿色,叶形椭圆、长椭圆或披针形,叶质中等或硬,光泽性强,嫩芽黄绿色,茸毛较多,花果较多[2]。

工作人员采集元宝山野生茶,用于检测分析

(3)主要内含成分分析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曾检测分析元宝山野生茶主要内含成分,结果显示,其混合样中茶多酚含量高达46.8%,高于国家红茶珍稀品种资源标准。

其后,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检测分析其春茶样品和夏茶样品中的主要内含成分,结果显示:

春茶样品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52.54%,最低为34%,平均为41.45%,整体水平高于本地育成品种(尧山秀绿38.81%、桂绿1号43.30%、桂热2号42.24%)。其中,水浸出物含量超出45%的标记单株6株。以新国标法(2008年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最大值为29.53%,最小值为17.12%,平均为24.26%;氨基酸含量最大值为1.13%,最小值为0.35%,平均值为0.71%,整体比本地育成品种低。

夏茶样品中,水浸出物和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春茶样品,茶多酚含量则低于春茶样品,这与元宝山野生茶极度阴湿的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3]。

(4)生物碱及儿茶素组分的专门研究

在茶叶含量中,儿茶素是一种特别的东西。它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茶叶中的含量为12%~24%,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主体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消臭、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上升等功效,是茶叶中利用程度最高的功能性成分,其中酯型儿茶素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约占总量的50%。可可碱则是一种生物碱,是咖啡碱的合成前体,是决定茶叶物质的重要基础,咖啡碱含量可以较好地反映茶树品种鲜叶形成茶黄素以及红茶品质的潜力[4]。

201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与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合作基础上,王庆等人采集19份元宝山野生茶资源,对其生物碱和儿茶素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元宝山野生茶资源可可碱含量为16.28~39.80毫克/克,平均为33.47毫克/克,较广西育成品种(尧山秀绿、桂绿1号、桂热2号可可碱含量为0.81~1.76毫克/克,平均为1.32毫克/克)约高26倍。咖啡碱含量0.12~31.44毫克/克,平均为3.68毫克/克,约为广西育成品种(为18.22~47.82毫克/克,平均为29.56毫克/克)的1/8,且元宝山野生茶资源咖啡碱变异系数更是高达242.43%,证明其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

元宝山野生茶资源儿茶素与广西育成品种也有较大的总量差异。后者总量平均值为133.6毫克/克,而前者总量平均值为86.46毫克/克,且每棵茶树单株间儿茶素总量差异较大,最大值为107.90毫克/克,最小值为49.22毫克/克。而在儿茶素组分中,元宝山野生茶资源的简单儿茶素占比较高,为80.03%,与育成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可初步判定元宝山野生茶资源较为原始[5]。

元宝山野生茶资源的特殊性,另体现在其儿茶素的组成成分上。根据标样与茶样HPLC(高效液相色谱)对比,元宝山野生茶资源在EGCG和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之间出现一个不明物质的峰值,且含量较高[6]。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军武(右)调查采集野生茶样品

为继续探明元宝山野生茶的分类、特殊内含成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军武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涛林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别采集昭平突肋茶、贵州榕江茶作为对比样本。通过植物学性状和内含成分、亲缘关系的研究对比分析,专家团队确定融水元宝山野生茶属于榕江茶的变种,这是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一大亮点,但在其特殊内含成分的构成上,有待进一步纯化鉴定。

3.三江牙己茶

牙己茶,原产于三江林溪乡牙己村,以产地命名,为该地茶树群体的总称,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书和《三江县县志》(民国时期手抄本)记载,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三江牙己茶等茶叶的产量已有30担。20世纪90年代,牙己茶被列为“国家优质茶树种质资源”。

如今,牙己茶主要分布在林溪乡及其周边乡镇,目前发现较大植株的牙己茶在牙己村,树高约4.5米,基部茎粗75厘米。据口述调查,该树约有150年树龄。对其形态特征的初步调查显示,目前分布的牙己茶大致为小乔木或灌木,分枝密度中等,花果多,叶片椭圆或长椭圆,叶色为黄绿色、绿色、深绿色或紫色,茸毛较多,新梢长势旺盛,育芽能力较强,芽叶持嫩性中等。通常于早春3月中旬萌芽,4月上旬可开采,一芽三叶,百芽重平均为84克。当地制作红茶、绿茶较多,所制产品条索紧结,显锋苗,甜爽或带花香,汤色橙红、明亮。

牙己茶叶片

4.三江高露茶

原产于三江洋溪乡高露村,为该地茶树群体的总称,小乔木或灌木,树高有5~6米,也有1~2米,中大叶种,芽叶较肥壮,茸毛多,花为白色或粉红色,3月上旬萌芽,中下旬开采。村民常用之于打油茶。在高露村,产于加雷屯的高露茶尤为知名,目前该屯发现较为集中连片且树形高大的高露茶树有19株,当地村民称其“千年古茶”。

5.其他茶树资源

除了以上的茶树资源,分布在柳州内且利用较多的本地原产资源还有:

北照茶,分布于融水北照村的房前屋后。百姓多采摘用于打油茶,部分销往融水县城。味道较其他茶浓醇,更受当地百姓喜爱。

高显茶,分布于融水高显村。叶较大,除用于打油茶外,多销往融水县城及其他地方,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

甜茶,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灌木,多生长在原始森林的灌木树边、溪边,三江、融水和融安均有分布。其叶片味甜,故名甜茶,具有清热、润肺、祛痰止咳等功效。

另有枝条呈乳白色的其他特异资源,目前主要保存在三江多耶楼茶业有限公司资源圃和柳州茶树种质资源圃。此外,还有绞股蓝竹叶茶等,数量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