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经》最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最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出,谢安对《诗经》的看法是带有很深的自身角色代入意识的。虽然谢安是一代名臣,谢道韫也是千古才女,但是我对他们的观点却不是很赞同,我倒是与谢玄的观点类似,认为《诗经》中最美的一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采薇》也是《诗经》中最美的篇章之一。这首诗采用《诗经》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手法,前三段都以采薇起兴。

《诗经》最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世说新语·文学》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东晋重臣谢安有一次问子侄们《诗经》中哪一句最好。谢玄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说:“‘ 谟定命,远犹辰告’这句才有雅人深致。”

“ 谟定命,远犹辰告”出自《诗经·大雅·抑》,意思是用宏伟的谋略来决定国家政令,并将这些长远的打算告知民众。

谢安曾担任太傅,是东晋著名大臣。他在任时,尽心尽力辅佐晋孝武帝,并且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挽救东晋于危难之中。“ 谟定命,远犹辰告”可以说是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认为这句有“雅人深致”也就不奇怪了。

谢安还称赞过侄女谢道韫有“雅人深致”。《晋书》记载,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诗经》中哪句最佳,谢道韫回答:“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句诗出自《诗经·大雅·烝民》,表达的是周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谢道韫用这两句诗喻指叔父能成为诗中周朝名臣仲山甫那样的人。谢安听了之后大为惊喜,称赞谢道韫有“雅人深致”。

由此看出,谢安对《诗经》的看法是带有很深的自身角色代入意识的。作为朝廷重臣,他认为最“雅”的事情就是辅佐皇帝,富国强兵,而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谢道韫是著名才女,对叔父的心思十分了解,自然能说到谢安的心坎上。

虽然谢安是一代名臣,谢道韫也是千古才女,但是我对他们的观点却不是很赞同,我倒是与谢玄的观点类似,认为《诗经》中最美的一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采薇》也是《诗经》中最美的篇章之一。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狁之故。不遑启居, 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作者以一个士兵的口吻,写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薇是一种野菜,也叫野豌豆苗,可以食用。《史记》里说,周武王伐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跪在马前阻止周武王,但是没有成功。商朝被灭后,两个人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这首诗采用《诗经》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手法,前三段都以采薇起兴。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更用一个字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转换,展现了戍卒的艰辛。第一段中用的“作”,第二段变为“柔”,第三段中又用的“刚”。“作”指的是薇菜刚刚冒出土地,时令应该在初春。“柔”则说薇菜冒出柔嫩的芽,转眼已经到了仲春。而第三段中的“刚”是说薇菜已经老了,这时候应该到了春夏之交了。读者不禁会问:为什么整个春天都在采薇?于是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下一句:“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原来,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也许是为了补充粮食的不足,他必须不断采薇,而回家的消息已经传了很久了,从初春传到暮春,从年初传到年末,可是他还是不能踏上回乡的路。那么问题又来了:他在外面干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回家?下一句就做出了解释:“靡室靡家, 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无法回到自己的家,是因为要去抗击 狁的入侵。没有空闲坐下休息,是因为要抗击 狁的入侵。)

汉书》说《采薇》作于周懿王时期,当时王室衰弱,戎狄入侵,中原深受其害。事实上不只是先秦,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中原地区一直面临着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汉代为匈奴,唐代为突厥,宋代为契丹、女真及党项、蒙古,明代为建州女真。这些威胁是高悬在中原政权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掉下来,而一旦掉下来,造成的后果则是毁灭性的,如靖康之耻、崖山之战、吴三桂清军入关等。 狁是先秦时的一个游牧民族,也是匈奴的前身,经常南下侵袭中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战国时秦、燕、赵等国纷纷修筑长城,秦代的时候又把这些长城连接修筑在一起,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直到明朝的时候都在不断地维修加固长城,可见当时边患依然很严重。

战争中受害最深的无疑是普通百姓。由于战争,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一直望眼欲穿地等着回家,可是日月如梭,他总也盼不到回家的那一天。而最可贵的是,即便思乡之情如烈火焚烧他的心,这位普通的戍卒还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为何而战——抵抗外侮,保卫家园。即便不能回家,即便无法安顿身心,即便征役繁重,即便疲于奔命,即便又饥又渴且痛苦不堪,即便无法托人带一封家书,即便忙于战事无法休息,即便担心自己再也无法回家……这位平凡却可敬的士兵却依然坚守着岗位

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可敬可爱的人,他们沉默、坚忍。几千年来,他们时常饱受天灾人祸的折磨,但是他们总是一声不吭地默默忍受,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是那样深明大义,默默地放下锄头,走上毁家纾难甚至慷慨捐躯之路,就如著名诗人穆旦在《赞美》里说的那样: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

…………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上升起又降落了(www.xing528.com)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

有人说《采薇》是一首反战诗,我个人并不同意。所谓反战作品,是指描绘战争的残酷,特别是非正义战争的荒谬以激发人们对战争的痛恨的作品,如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等。但是这首诗描写的情况却与此不同:首先,这首诗里的战争是为了保卫家园,并不是非正义战争。其次,诗中的戍卒固然饱受战争之苦,也时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所保护的,正是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家园与他魂牵梦绕的家人。为此他愿意承受分离之苦,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他不是一个被动的壮丁,而是一个自觉的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微微显露的牢骚情绪不仅无损于他的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也可感可亲,更使他的坚持加上了沉重的分量。这甚至让我想起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因此,前三节多次出现的“ 狁之故”不仅是在解释战争的原因和目的,其实也是这位战士对自己使命的反复认同与强调。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保家卫国的崇高目标,也许早就开小差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战事艰苦、生活艰辛,他对自己的使命其实是有很高的自豪感的。正因为这样,他才会为自己所在军队的盛大军容而自豪: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狁孔棘。

一般认为“维常之华”指的是常棣(也写作棠棣)花。《诗经·小雅》里有《常棣》一诗,后来人们一般以棠棣之花代表兄弟情谊。我个人认为这里使用这个典故其实是表现主人公与战友们的情谊,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句:“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这一句是对将帅的赞颂。我军装备精良,军容严整,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在这样的军队里,士兵一定有很强的自豪感。所以后面说我们无法停下休息,一个月打了三次大胜仗。一方面是在诉说战争的辛苦,另一方面未尝没有骄傲自豪的因素在内。而第五节更是用赋的方法铺陈描写我军装备之精良:我军的战车驾着四匹骏马,骏马高大雄壮。将帅在车上战斗,士兵用战车作为掩护。我们装备着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的箭囊。但是即便我军是如此的威武之师,我们也从来没有放松警惕。

生活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结合体。厌恶战争的人不见得都会成为逃兵,为自己军队自豪的人也不见得就是战争狂;为了使命而去承受苦难并不代表他喜欢这苦难,而当他痛恨这苦难的时候更不意味着他会放弃自己的使命。《采薇》最精彩之处就是在极其短小的篇章里,用诗歌语言描写出了人性的复杂。

诗歌的前三节以采薇起兴,通过薇菜的生长变化表现时间的流逝,抒发主人公对归乡的渴望,同时又点出主人公远离家乡的原因—— 狁之故。这三节既表达了主人公的痛苦,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持。第四节、第五节以饱满的热情和自豪感描述自己军队的雄壮,这跟前面主人公思归并不矛盾:没有痛苦和付出,怎么能叫牺牲呢?痛苦越深沉,牺牲也就越巨大,越能表现出人性的伟大。

最后一节是几千年来人们吟咏不绝的名句,也是我认为《诗经》里最美的句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别家乡的时候还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回家的时候已经是风雪迷茫、天寒地冻的冬天。漫天的雪花成了一道屏障,隔绝了此前的一切,让主人公独自面对归家的路途。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辽远在此时巧妙地结合,更将主人公的悲伤放在了一个立体的背景下展现,于是这悲伤超越了个人的得失而成为无数拥有同样境遇的人的悲伤,这个不知道姓名的戍卒从此也成为无数被迫背井离乡远赴沙场的戍卒们的代言人。《采薇》成为一个源头,源源不断地流出汩汩的清泉,寄托着对陷于战争中的人们的同情与哀伤。在这清泉里,李白高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王昌龄怀想:“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翰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杜甫告诫:“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还有陈陶悲叹:“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几乎所有的边塞诗歌,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这首只有短短六节的诗歌上,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那个春天,还有那个在春天采薇的男人,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那场风雪,还有那个在风雪漫天时独自回家的男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