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摄影研究:坎迪达·霍佛

当代摄影研究:坎迪达·霍佛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坎迪达·霍佛1944年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省的埃伯斯瓦尔德市,她父亲是德国著名记者维尔纳·霍佛。霍佛的这些关于空间的作品,着重探究建筑空间的形式与结构,以及建筑里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思考方式,使霍佛的作品呈现出非常个人化的表达方式。霍佛的作品看似没有个人的情感存在,但关注的却正是被我们忽略的公共空间。

当代摄影研究:坎迪达·霍佛

坎迪达·霍佛1944年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省的埃伯斯瓦尔德市,她父亲是德国著名记者维尔纳·霍佛(Werner Höfer)。1964~1968年,霍佛就读于科隆美术与应用学院。毕业后,她以肖像摄影师的身份就职于一家新闻机构,在此期间,拍摄了一组名为《利物浦诗人》的摄影作品。1970~1972年,在汉堡,她作为沃纳·保克伯格的助手跟随其研习达盖尔银版法。1973~1982年,她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首先师从约翰·奥莱学习电影,1976年之后,她开始跟随贝歇夫妇学习摄影。

在杜塞尔多夫学院学习期间,霍佛以在德国的土耳其移民为主题,特别是以土耳其建筑工人为对象拍摄了一组摄影作品。因为这个主题的拍摄,也使她对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之后,她又着手创作了以室内、卧室、花园、动物园为对象的一系列摄影作品。经过早期的探索和拍摄,20世纪80年代以来,霍佛把她的创作目光逐渐集中到有关公共和半公共的空间中。图书馆、博物馆银行剧院等公共空间,这些带有强烈人类文化符号的空间,我们每天都会经过,但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这些建筑与空间的存在。

霍佛的这些关于空间的作品,着重探究建筑空间的形式与结构,以及建筑里的每一个细节。她在确定一个拍摄空间前,都会具体地考察这座建筑的历史,从而了解建筑在实际用途中与最初的设想时的差异性。这种思考方式,使霍佛的作品呈现出非常个人化的表达方式。面对霍佛的作品,观众不知不觉就会被图像带入空间中,并使人思考到这些空间给我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对这些空间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就像贝歇夫妇其他的学生安德烈·古斯基、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斯特鲁特一样,霍佛也具有完善的技术和严谨的创作观念。她曾说过:“在杜塞尔多夫学院摄影教学上有老师的喜好与偏爱,但这并没有使我变得教条和刻板。”

霍佛在拍摄中使用8×10大画幅照相机,小光圈的运用使画面中的细节纤毫毕现。她利用空间现场的光线来完成拍摄,当光线充足时,拍摄会很顺利地完成,但有时室内的光线比较灰暗,这时就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曝光才能表现出一幅颜色饱满的空间作品。画面里的颜色非常饱和,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她的作品通常放制成两米左右的尺幅,给观看的人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面对着空旷的室内公共空间的画面,观者顿时就被这样的画面所包容进去,陷入建筑的构成与形式细节中。

霍佛的作品,画面中都是无人的,我们看不到人的存在,这是她作品的一个特点。虽然这些室内空间都很高大,甚至有着巴洛克式的华美,但我们看不到人,只有建筑、空间和室内陈设,典型的作品如《巴黎国家图书馆》(1998年)《巴黎加尼尔宫》(2005年)(图4-8、图4-9)。但霍佛正是以这种无人的场景,显现了人的存在感,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亲手建造的这些建筑与空间,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是以一种静默的语言在向我们述说。(www.xing528.com)

霍佛就像一位考古学家一样,利用照相机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她说过:“在我的作品中,关注过去与现在是同等重要的。在我的作品里,通过对颜色、光线的把握,从而使静默感和距离感构成了作品主要的氛围。作品里的很多细节我有时都没有注意到,却是被观众发现的。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一种意外的收获。我最初选择做艺术家,就是想向人们展现我所看到的世界。”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摄影生涯中,霍佛通过不断地探索,把她的视野停留在室内公共空间中,以杜塞尔多夫学派特有的冷静、客观的观看方式,表现了我们人类共有的历史与记忆。我们也可以把室内空间看作是一种风景,但这种风景却是完全人工化的,在这些空间中我们看到我们人类从过去到现在的审美倾向,以及我们对于空间的装饰与改造。霍佛的作品看似没有个人的情感存在,但关注的却正是被我们忽略的公共空间。

图4-8 巴黎国家图书馆 1998

图4-9 巴黎加尼尔宫 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