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莉安·韦英:当代摄影研究

吉莉安·韦英:当代摄影研究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莉安·韦英1963年出生于英国,1985~1987年在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之后于1987~1990年在戈登密斯学院学习。韦英试图用现代社会里的影像手段,揭示出现代人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的行为。韦英的作品展示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交互更迭着的悲喜经历的多元理解。这种使观众置身于经过微妙处理后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观众感觉到不安:面对韦英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提出质疑。

吉莉安·韦英:当代摄影研究

吉莉安·韦英1963年出生于英国,1985~1987年在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之后于1987~1990年在戈登密斯学院学习。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她的第一件代表作是《能说出你真实想法的标语,而不是让你言不由衷的标语》。她在街上邀请陌生人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他们当时最想说出的话,并用照片记录下陌生人和他所写在白纸上的话。她用这种和参与者互动的关系,来揭示社会中人们的心态与真实的一面。作品里一位穿着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在白纸上写下了“我感到绝望”(图9-5),而一位警察却写下了“救命”,这种外表与心声之间的冲突关系被韦英很好地展现在作品里。大街上的行人,和我们擦肩而过的路人,他们外表下的所思所想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系列的摄影作品,艺术家意图让人们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写出,然后通过摄影记录下来,以此结合文字语言表现出对象所难以洞察的内心。这是关于“语言”表达方式的思考——是艺术的“语言”,也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对象都是普通人,围绕着“人人都是艺术家”而展开,艺术走向大众化实际上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只有在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或者伤害的时候,才会毫无保留地流露出真实的自我。1994年,韦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寻找“愿意在影片里坦白一切的人”,她为这些应征者拍摄了一系列短片。这些人在影片里头戴面具,各自叙述他们的故事,有些人忏悔他们做过的错事,有些人则为自己改不掉的毛病而自责。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体验到人作为个体内心复杂的情感流露及他们的心理活动。韦英试图用现代社会里的影像手段,揭示出现代人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的行为。

图9-5 我感觉到绝望 1992-1993

图9-6 沉默的六十分钟录像 1996(www.xing528.com)

在1996年的作品《沉默的六十分钟》里,观众可以看到一群警察穿着制服,像是要拍摄集体照片一样地站着,实际上,韦英雇佣了一些演员装扮成警察,穿上警察的服装。就这样持续地站立了60分钟,在这漫长的60分钟里,警察因为疲劳而晃动,但还是尽力保持形象,通过这样的一段录像作品,警察这个有着权力象征含义的群体被观众的观看瓦解掉了。对于大众来说,警察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控制社会中的个体,而录像里的警察却被置于观众的目光观察下,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观众和警察的控制力形成了互换。在这里,录像几乎变成了一幅固定的图像,观众在观看期间总是在期待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直到录像结束,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图9-6)。

在录像作品《男孩时光》(1996)中,4个男孩摆好姿势,构成一幅画面,试图一直维持下去。然而,自我意识和烦躁情绪慢慢滋生,同时行人会不断地看他们,做些恼人的手势或者悄声抱怨谩骂。他们牢固的姿势开始瓦解,虽然很安静,但四周会传来公园或操场的微弱的声音。当我们开始对四个男孩对情景的反应形成印象的时候,刚刚发生的城市画面转变成了社会观察行为。“我总是在寻找能够了解到别人更多的方式,在这寻找的过程里,我也越来越了解我自己。”就像她所说的,她的作品就是在寻找、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以及所思所想。而个体在她的作品里被逐渐地缩减,更多展现的是社会群体的心态。

她的作品用摄影、录像的方式与人进行沟通,在作品里与参与者以及观众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关系体,她的作品也更注重人们的体验与参与。她也尝试着打破作者的创作角度,让人们更自由地去体验与理解她作品所带来的思考。韦英的作品展示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交互更迭着的悲喜经历的多元理解。她利用记录性摄影、电影电视技术,通过对情景的微妙处理,使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忧虑、言语和行为呈现出画面感。这种使观众置身于经过微妙处理后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观众感觉到不安:面对韦英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提出质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