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美学:庭院结庐,远离车马喧嚣

家庭美学:庭院结庐,远离车马喧嚣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小隐,即与世无争,隐居山野。白居易在《望驿台》里所思的家,就是这样的家。共生,彼此相处之道已成形,互相已成为最亲的人,一起相互扶持、开创人生,互相成长。共生,乃是婚姻家庭关系的最佳境界。因此,我们一生中在心底寻觅的人,其实不是能够在一起狂欢的人,而是能够在一起静默相守的人。中国古代的荀子也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家庭美学:庭院结庐,远离车马喧嚣

家居的快乐,是所有志向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事业的劳苦的终点。

——[英]塞缪尔·约翰逊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句慨然长叹,不知引发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共鸣。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一直都是中国精神境界较高者最喜欢的生存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过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事实上在繁华的都市甚至是在刀光剑影的朝堂之中,也可以有一份由心灵净土和独善其身凝聚而成的宁静、自在。

自古至今,人们追求的隐居生活有三个境界。一是小隐,即与世无争,隐居山野。二是中隐,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置各种市井嘈杂于不闻不见,心境宁静,泰然处世。三是大隐,即在朝为官,在朝堂上下的倾轧中,依旧可以保持内心的清净幽远,过着内心悠然自得的生活。

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所谓的归隐,不是身隐,而是生活在市井之中的心隐,是在红尘烟火中保持一份超越之气——平淡中有梦想,炊烟中有深情,琐碎中有温馨。

随着自己的心,过想过的平淡日子,才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而在平淡的生活中,能够体会出人生人性和命运的深味来,则是最佳境界。

林语堂说,所谓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这当然指的是居家的幸福。

“家”这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意是“屋内”“住所”,而后引申为安家落户和家庭等义。家,始终是人类永不消失的出发地和归属场,它安放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更是情感。千百年来,它一直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美幻想和追求。

家人在共有的时空里,以爱和机缘把血脉之亲、夫妻之情连接起来,成就单个的人无法完成的人生体验。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在《望驿台》里所思的家,就是这样的家。

家居之美,第一要义就是让人舒服。让人舒服,第一是要干净,要不染尘埃,窗明几净。其次是空间布置要自然,家具用品的形状、材质、色调搭配要有一种协调之美。

在此之上,更重要的是家人体现出的生活方式,各自的空间里有各人的审美特点。老人的房间,简洁温暖;中年人的房间,大气包容;孩子的房间,活泼有趣。每个人的空间都是家中之家,都有自己的情感特征和生命呈现。

有一位知名作家曾说:“美其实是回来做自己,我能够不被这个流行所干扰,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哲学家黑格尔也曾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家庭成员极富个性的各自空间,既是各自风格的表达,也是美好理念的形象化,自我品味的物理化,一眼望去,就能感知出它主人的特征来。

每一天,大人出去工作,孩子出去上学,一整天的疲惫之后,回到家,回到属于自己的房间,在彼此之间无言关爱的目光中,一粥一饭的默默抚慰中,休憩身心,就像小舟从风浪漂泊的海上归来,在温暖舒适的休整之后,第二天再继续各自的工作和学习

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几个微笑的脸,就是家了。有灯,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也无妨;有屋檐,风吹和雨打也安然;有床,累了、困了,睡上个安稳觉,做个亲人的梦,在外面遇到的磕磕绊绊也就不是事情了。

归来时,家人递过来一双拖鞋,孩子呼唤着扑进怀中,餐桌上有冒着热气的一羹一饭。就像夕阳西下时可供倦鸟歇息的地方,风雨狂泄时可供小船停靠的地方,远方游子日思夜梦想回的地方。(www.xing528.com)

有平实的温馨,淡淡的幸福,温和的灯光,暖暖的房子,合口的饭菜,亲切的语气,温柔的眼光,细心的叮咛,微笑的迎接,使得家不仅仅是一所房子,更是一种让人留恋的生活方式。

有一份深度心理学研究资料称:称得上成熟与真爱的夫妻,在组成家庭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共存、反依赖、独立、共生四个阶段。

共存,是指热恋时期,双方时时刻刻都想在一起的那种状态。

反依赖,指的是双方在情感稳定后,有一方会淡化下来,期望有自己的时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另一方有可能余热犹劲,自然而然就觉得受了冷落。

独立,是双方第二个阶段的延续,一方或者两方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共生,彼此相处之道已成形,互相已成为最亲的人,一起相互扶持、开创人生,互相成长。

但是,很多人通不过第二或第三阶段,最终不得不选择分手。

共生,乃是婚姻家庭关系的最佳境界。生物学上的共生,本来指的是两种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紧密互利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帮助。家人间的共生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在经过长时间的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之后,相携相伴、共创新生,在心有灵犀中默默相守相依,共存于世。

因此,我们一生中在心底寻觅的人,其实不是能够在一起狂欢的人,而是能够在一起静默相守的人。在黄昏,在深夜,在旅途,在旷野,在客船,在雨中,在月下,在锅碗瓢盆碰撞声中,能够守在身旁一起静默无声的家人。也因此,很多人的渴念之一就是能和别人静默无语,无声相对也觉得舒心。前提是,别人必须和你一样,也喜欢静默无语,安然度日。而更深处,是对方懂得沉默的意义和美好。

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有一本书叫《谦卑者的财富(1),书中写到了在这个重物质而轻精神的时代,人们对灵魂归宿的苦苦探求。它的开篇即是论沉默,其中两句是:“我们彼此还不了解,所以还未敢一起保持沉默。”“只有人们在相处时敢于沉默的时候,才是真正灵魂的相遇时候。”

中国古代的荀子也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白居易则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那些在一起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家人,其实还走在对家人相知的路上,尚未真正懂得家人。

能够在秋日的郊外,树林里,原野上,携手,无语,在暖阳的斜照下,缓缓穿过一望无际的旷野和丛林,听风吹树梢的声音,松树上干枯的松籽壳落到地上的声音,脚踩在落叶中窸窸窣窣的声音,整整一个下午,就是最理想的家人相处的休闲审美时光。

沉默的根下,是无以言表的珍惜、怜爱、不舍以及心心相通。

爱就一个字,珍惜就一个词,日常生活中说与不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听出它的弦外之音,奏响我们的和弦,于无声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