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雷锋影响力:小乔进步,团结友善

雷锋影响力:小乔进步,团结友善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雷锋的影响和带动下,全班同志团结一心,都以“钉子”精神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班里的同志有的入了团,有的入了党,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小乔,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成了全连又红又专的先进集体。小乔看不懂,雷锋把他找,念给他听,指给他瞧,两个小战士,团结得真好。早饭后出发,晚饭前回来。

雷锋影响力:小乔进步,团结友善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雷锋的革命精神首先在四班开花结果了。

在雷锋的影响和带动下,全班同志团结一心,都以“钉子”精神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班里的同志有的入了团,有的入了党,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小乔,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成了全连又红又专的先进集体。战友们谈论起来,都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雷锋分不开的。

就说雷锋的“小图书馆”吧,每天都吸引着许多战友,一有时间,不是这个找毛泽东主席的著作,就是那个来借诗歌小说。原来,雷锋挎包里的书,一天天地多起来,挎包里装不下了,他就钉了一个小书架,把书都放在书架上供战友们阅读。战友们称这个书架是“雷锋图书馆”,是大家的学习园地。有个同志编了首快板诗,热情称赞这个小小的“雷锋图书馆”:

不用上书店,

不用把腿跑,

不用借书证,

不用打借条,

你要想看书,

就把雷锋找。

……

小小图书馆,

读者真不少,

上至连长

下至小乔。

小乔看不懂,

雷锋把他找,

念给他听,

指给他瞧,

两个小战士,

团结得真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乔是和雷锋一起入伍的同班战友。小乔这个同志,干起工作来是没说的,就是文化程度低点,一提学习就感到头痛。雷锋为了帮助他,给他当了小教员,真是下了苦工夫,不断给他讲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讲学习方法,把着手教他写字,一再鼓励他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小乔说:“我知道学习文化重要,可就是文化硬装不进脑袋里,你说咋治?”雷锋说:“只要你下定决心钻进去,没有攻不下的碉堡。”

在雷锋的帮助下,小乔首先猛攻语文。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排里进行语文测验,他得了个一百分,高兴得他举着成绩表对雷锋说:

“这一百分,得分给你五十分!”

雷锋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干吗分给我,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呀!”

不久,连里又给文化低的同志增加了算术课。小乔上完一课,就拍着脑袋对雷锋说:

“咱底子薄,消化不了这加减乘除。”

于是,雷锋又耐心地教他学算术,连教了两天,他还是个“消化不了”。一天,雷锋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毛主席关怀警卫战士学文化》的文章,读完很受感动,立即找到小乔说:

“看,这里有篇文章,是专门写给你的。”

“专门写给我的?”小乔有点不信。

“你看嘛!”雷锋把报纸递给了他。

小乔一看上面有毛主席给战士讲课的照片,心里顿时感到热乎乎的,说:“都写的啥内容,你念给我听听。”

雷锋细心地读起来,读一段还讲解几句,激励他坚定学习的信心。小乔边听边点头,心想:毛主席这样关心战士学文化,还有啥可说的,困难再大,也要攻下算术关。

雷锋见他鼓起了学习信心,马上把事先给他订好的算术本和一支钢笔塞到小乔手里说:

“拿去,好好学习。”

“给了我,你用啥?”小乔不肯要。

“快拿去吧,我还有呢。”

“那,把报纸也给我,我再细看看。”小乔拿过那张报纸又细心地读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雷锋出了几道算术题想考考小乔。小乔接过题目一看,满有把握地说:“不难不难。”

他坐下来刚要解算,一掏衣袋,糟糕,雷锋给他的那支笔不见了。他把所有的衣袋都翻过了,也没找到。

雷锋见他那着急的样子,又把自己的另一支笔掏出来递给了他,小乔接过笔,三下五除二地算起来。雷锋见他算得很认真,而且全算对了。

“小乔,你进步真快呀!”

“还快呢,若不是你帮助我,我连加减乘除都分不清。”小乔边说边把笔还给了雷锋。

雷锋接过笔想了想,马上又递给他:

“这一支也送给你吧。”

“我不要,明天上街买去。”

“快拿着吧!”

“那你……”

“我还有。”

雷锋就是这样,“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总是满腔热情地帮助同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深秋的一天,连里组织二十几个同志,让雷锋带队上山割草,准备搭过冬菜窖。早饭后出发,晚饭前回来。中午饭在山上吃,每人带一饭盒大米饭。因为当时正处于困难时期,部队粮食也不足,运输连每日三餐都是用饭盒蒸饭,定量下米。这天上山前吃早饭时,王大个子吃了三两馒头一碗粥,觉得没饱,就把准备带上山的一盒午饭也吃了,心想:干脆装进肚子里一块儿带走吧。他膀大腰圆,能吃能干,是全连有名的“大力士”。来到山上,他甩开膀子干了一上午,干得很欢。到了中午十二点,大家坐在山坡上吃午饭了,他却躲在一旁没吃的了。雷锋知道他没带午饭来的原因,实在不忍让他饿肚子。雷锋勒勒自己的腰带,走上前去,打开自己的饭盒递到他面前说:

“你这个大力士,干了一上午,不吃午饭怎么行?”

“我……”王大个子吞吞吐吐地说,“我吃过了。”

雷锋笑道:“我知道你吃过早饭了,别客气,”又捂捂自己的肚子说:“今天我胃疼,实在吃不下,你就帮帮忙吧。”

“这……”

“别这那的了。”

雷锋把饭盒塞到他手上,转身就走了。

割草回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

……我虽饿点,让他吃饱,这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当副班长时,战友小范生活上有些自由散漫,李连长在军人大会上批评了他。小范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对连长的批评有意见。散会以后,雷锋见他撅着嘴巴不高兴,就说:

“小范,连长的话讲得对,革命部队就要有铁的纪律,如邱少云……”

“少给我上政治课,一边待着去吧!”

雷锋笑笑并没生气,他知道小范也是个苦孩子,本质上是个好同志,只是一时憋着一股劲儿。雷锋记得,有一次他还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的话。过了一会儿,他见小范平下气来,又继续说:“领导上教育你,同志们帮助你,都是关心你的进步。你想想,我们来到部队是干什么?是自觉地服兵役保卫祖国嘛!那就应该自觉地遵守纪律,革命军队需要铁的纪律,比不得在农村干活,再说,在农村干活,也还有个劳动纪律吧。”

小范听到这里,眨了眨眼睛,雷锋的话显然打动了他的心。雷锋接着说:

“记得我们入伍离开辽阳的时候,你的老人再三嘱咐你要听党的话,好好锻炼自己,做个好样的战士。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话,不然,我们就对不起他们了。”

小范低下了头。

雷锋又说:“咱们这些穷孩子出身的人,在旧社会受了多少苦啊,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生活才一天天好起来。你曾说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我看这话不对。你想,多少革命前辈不怕流血牺牲和阶级敌人进行斗争,那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自己吃饱饭吗?不对。”雷锋一面说,一面注视小范的表情,“就说我们自己吧,难道因为在家饿肚子,到部队来混饭吃的?我觉得,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们活着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小范哽咽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用充满泪水的眼睛望着雷锋,突然抓住雷锋的手,感情冲动地说:

“雷锋,你以后看吧!”

雷锋又安慰他说:“不要难过,人不怕犯错误,能改正就好。机器上的螺丝钉有时候也会生锈,要让它不生锈,就得经常保养和清洗,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大毛病。让我们做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吧!”

后来,小范终于成了班里的好战士。

还有同班战友小周,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雷锋发觉,从打他接到一封家信后,情绪有些低落,笑话不说了,家乡小调也不唱了。

“小周,怎么啦?”雷锋关切地问。

“没什么。”小周摇摇头不肯说。

经过侧面了解,雷锋才知道,小周的父亲得了重病。雷锋想:小周思想进步,工作积极,从来不谈个人问题,父亲病了大概也不会请假,这事可怎么办呢?雷锋设法问清了小周家的通信地址,用小周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同时给他家里寄去了十元钱。

不久,小周接到家里的回信说,寄去的钱收到,父亲吃药后,病见好,叫他安心部队工作,不要惦记家里。小周感到非常纳闷:这是怎么回事?我什么时候给家寄钱了?后来,当他晓得这钱是雷锋寄去的时候,感动得一把抓住雷锋的手,不知说什么才好……

雷锋这种阶级友爱精神实在是很感人的。

连队里常常发生这样的事:一个战友出车去了,床头留下的脏衣服或破袜子,可回来的时候,脏衣服已经洗得干干净净,破袜子补得整整齐齐了。问是谁干的,谁也不承认。这个秘密,后来才被揭开,原来是雷锋做的。

一天夜里,连里吹起紧急集合号,大家忙着起来,小韩在匆忙中,棉裤让电瓶里的盐酸水烧蚀了几个小洞。演习回来以后,小韩又累又困,脱了衣服钻进被窝就睡了。

这天夜里,雷锋值夜班回到班里,看到有的同志蹬开了被子,露出了腿脚,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这时,他发现了小韩的棉裤烧了几个小洞,心想天这么冷,明天早起可不能让小韩穿这透风的衣裤去出操、出车。雷锋轻轻拿起小韩的棉裤想给他补一补,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补丁布,琢磨了半天,才发现自己棉帽里的衬布很合适,便拆下来,一针一线地把小韩的裤子缝补好,又轻轻盖在小韩身上。

第二天出完早操回来,大家围着火炉烤火时,小韩才发现自己的裤子已经补好了,他惊奇地叫起来:

“哎!怪呀,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

大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摇头说不知道。雷锋在一旁也不吭声,不住地用火钩捅炉子,把炉火捅得旺旺的。

小乔夜间站岗,知道这个“谜”。他瞥了小韩半天,终于告诉了他:

“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啊!”(www.xing528.com)

“又是雷锋!”小韩感动得一下抓住雷锋的手。

“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怪的。”雷锋放下小韩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

战友们望着越烧越旺的火苗,每个人心里都感到暖烘烘的。

是啊,雷锋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时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志。他以崇高的阶级友爱,把全班同志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们奋勇前进。

军民一家

一九六二年春天,雷锋带领全班同志和兄弟班的几个战友,远离连队,配属后勤器材处,单独到铁岭下石碑山区执行国防工程运输任务。

抚顺驻地到铁岭下石碑山区,这条道路,就是雷锋上次带领全班车辆走过的那条极其艰险的路。在这条路上来往行车,载运各种工程器材,实在够艰难的了。

四班进驻山区以后的运输任务,多半要在这条路线上完成。为了确保全班行车安全,雷锋一到山区,仔细勘察了这条道路,并在笔记本上画了道路勘察符号和情况说明。

下石碑山至抚顺道路情况:

发车下石碑山,经过水沟一条,土包一个,直角弯一个,到上石碑山。经横道河,过水沟一条,经过一个急转弯,过水沟两条,到金花楼。过桥过水沟一条,过桥,经过山道弯急,过桥,上大坡,到会源堡。拐直角弯一个,走山道(有急弯两个),过木桥,到后兴安堡。拐急弯一个,过水沟,拐急弯,过木桥到前兴安堡。过木桥两座,拐急弯过桥,过小河,拐急弯,过土包到大马金庄。过桥两座,土包一个,到小马金庄。拐急弯,上抚顺,大岭,过水沟一条,到抚顺城。过铁道拐急弯,过交通警两个,经铁桥,走转盘,过交通警两个,到抚顺市(到火车站)。

为了行车安全,雷锋不仅让全班同志牢记这条道路的复杂情况,他们还共同研究制定了“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的安全措施。

四勤:一、勤检查,二、勤保养,三、勤督促,三、勤清洗。

会车三先:一、先慢,二、先让,三、先停。

五不超:一、不超速,二、不超载,三、不超高,四、不超长,五、不超宽。

六不走:一、行车文件不齐不走,二、车辆检查不好不走,三、油料不足不走,四、人员没坐好不走,五、操纵机械有故障不走,六、没有上级首长的指示不走。

九慢:一、转弯慢,二、交叉路口慢,三、坡道慢,四、人员多的地方慢,五、复杂气候慢,六、过铁道慢,七、道路不熟慢,八、桥梁渡口慢,九、错车慢。

这就是四班行车不出任何事故的“秘诀”。他们在山区行车共两万六千多公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他们在山区宿营的地方,是一个傍山临河的小山村,住有几十户人家。雷锋他们刚到的那一天,村里乡亲们听说部队要驻在这里,家家户户无不主动地又腾房子又腾炕,非常热情,都争着要战士们住到自己家里去。雷锋一见这里群众的穿戴和房屋的外表,就看出了这村子并不富裕,住房也不会宽敞。于是,他叫大家先把背包放在村头,然后领着几个同志挨家挨户地走访查看,问寒问暖。他发现乡亲们的住房多半是南北炕,有的两三代人住在一间屋里,的确是比较挤的,如果让同志们再住进去,势必给乡亲们增添困难,无论如何也不能这样做呀。雷锋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小于高高兴兴地跑来说:

“班长,走,住处已经安排好啦。”

“怎么安排的?”雷锋忙问。

“村头王大爷把一间最好的房子腾给了我们,非叫我们把背包搬进去不可!”

“你搬了?”

“搬了。”

进村时,雷锋到过王大爷家,已经婉言谢绝了老人的一片心意,这刚一转身,怎么又……雷锋想:群众住房这样挤,王大爷一家七八口人,一共才住了两间房,把那间好房子腾给我们,人家还怎么住?他招招手把全班同志叫到身边,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咱们宁肯住在外边,也不能给乡亲们带来不便和困难。”

小于说:“群众那么热情,腾了房子咱们不住,这好吗?”

雷锋说:“群众关怀咱们,咱们应当感谢。可是咱们更应该体贴群众的困难呀!”

战友们了解,在班长心中群众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可是,不住老乡家里,这山沟没遮没盖的,住哪里呢?何况现在正是春寒季节,总不能住在露天地吧?

雷锋考虑了一下,立刻把大家带到村后山根前,按照战备要求,选了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经生产队同意后,叫大家先动手修车场。

“你们先把汽车的‘住处’搞好,我去想办法解决大家的住处。”

雷锋说罢,径直到后勤器材处的驻地去了。

后勤器材处的领导同志听了雷锋关于住房问题的汇报,表扬了他们关心群众生活的做法,立即批给他们一顶军用帐篷。

当天晚上,这顶帐篷就在新开的车场附近支了起来。大家说服了村头王大爷,高高兴兴地把背包搬进了新的住处。

他们的山区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村里乡亲们指着这顶军用帐篷,经常对外村的人说:

“你看,我们村又多了一户人家,这些同志真是没比的……”

春耕大忙的季节到了,山村群众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忙。雷锋带领全班战友,一面积极完成运输任务,一面抓紧点滴时间做好群众工作,或到地里干农活,或帮助群众挑挑水、起起粪、扫扫院子。乡亲们从地里回来,发现水缸里挑满了水,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感动极了,纷纷夸奖雷锋他们是群众的贴心人。

五月的山村,生机勃勃,到处都在犁田播种。一天,雷锋在车场保养完车辆,放下工具,手和脸都没顾得洗,就向地里跑去,对正在扶犁耕地的王大爷说:

“大爷,我想学学犁地可以吗?”

“光摆弄汽车就够你忙的了,还学犁地干什么?”王大爷见他刚从车底下爬出来,满身油渍,满脸是汗,就说,“你赶紧给我歇着去,地里再忙,也用不着你。”

“您就让我学学吧!”雷锋边恳求边跟着王大爷的犁杖走,看怎样扶犁,怎样使牲口。连着跟了几条垄,还边看边请教。王大爷见他如此用心,便停下脚,将犁杖把手和牲口缰绳递到他手里说:

“想学,就试一试吧。”

别看雷锋在家乡干过农活,当过拖拉机手,可使用牲口犁地,就不在行了。牲口不听使唤,犁杖扶不稳,地耕得深浅不匀,还弯弯曲曲。但是,雷锋学得非常用心,又有王大爷在旁认真指点,一条垄耕到头,再返回来耕,就摸到一点门路了,地垄越耕越直,越耕越好。王大爷高兴地伸着大拇指称赞道:

“嗯,学得不赖,歇歇再干吧。”

“不累,不累。”雷锋抓着犁杖不撒手,一气干了两个多小时,直到饲养员过来牵走牲口去喂料,他才放下了犁杖。

雷锋为什么学犁地?原来他每天开着汽车在山区里奔来跑去,看见到处都在春耕大忙,每次卸完车,总想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山沟里拖拉机还不多,他觉得用犁耕地这活比较难,很想在这上边搭把手,出把力。自从跟王大爷学会了犁地,他就时常抽空儿下地,不是在这个村犁上几小时,就是到那个村犁上几小时……

一天傍晚,雷锋和他的新助手小乔给施工部队运送给养回来,路过一个傍山临河的小山村,汽车过河汊时陷入了淤泥,加大油门冲了几次没冲出来。雷锋找来石块垫车轮,指挥小乔开车冲,也没奏效。小乔沉不住气了:“班长,咋办?天黑了。”雷锋盯着陷进去的轮胎,想想说:“别急,我去找老乡借个撬杠来试试。”

就近的山村叫黑林子。雷锋匆匆赶来,顺脚进了村头一家土墙院。院内有位大娘伸展双臂正“哦哦”地哄赶鸡鸭进窝。

“大娘您好。”雷锋上前问候道。

大娘回身看见这个身量不高,脸儿圆圆,笑模笑样的解放军战士,觉得怪可亲的。听他说汽车陷在河沟了,想借根木杠子去撬撬车轱辘。瞧他那样子是怪急的,但老人一时又有点信不过他,就说:“天都黑了,我又不认识你,借给你用完了若不还,我可找谁去。”听这口气大娘家准有木杠,雷锋连忙解释说:“您老尽管放心,我保证用完了马上送还,弄坏了照价给您赔。您若有就借给我用一下吧!”他恳切的态度,亲切的模样,使老人无法不相信他的话。随即领他绕到房山头,这里果然堆放着好几根粗细不等的硬木杠子。雷锋拽出一根碗口粗一人多高的。“我就借这根了。”

“扛去吧,大娘信得过你。”

雷锋奔跑着扛回木杠子。“上车加油开!”他指挥小乔开车,自己在车下用木杠撬车轮,累得汗水直冒,深陷的车轮终于滚出了污泥。雷锋擦把汗水,没等小乔停下车,扛起木杠子刚要走,不知何故,车突然熄火了。“怎么搞的?”雷锋丢下木杠,跑来用摇把发动几次没发动着,打开车盖检查,又没查出毛病。天色越来越黑,他们钻到车下检修,什么都看不见,没法动手。身边没带手电,没有火柴;打亮车灯也无济于事。小乔说:“完了,今晚只好在山野露营了。”“那不行!”雷锋从车底下爬出来,顾不得拍拍身上的泥土,又扛起那根木杠子对小乔说:“你再仔细检查一下。我得赶紧把木杠子送回去,对老乡失了信义可不好。”小乔说:“那你快去快回,最好能借盏灯来照照亮修车。”

“好吧。”雷锋应声而去。半路上他才注意到木杠子一端撬车时沾满了泥浆,黑糊糊地弄得很脏,心想这样送回去可不好,大娘会不高兴的。于是他又返回河沟旁,把木杠上的污泥洗涮干净,这才给大娘送去。

山村睡得早,家家静悄悄。幸好大娘家纸糊的窗口还透着亮。雷锋进院把木杠放回原处,转来敲敲窗棂:“大娘没睡吧,木杠给您送回来了。我还想……”没等话说完,从屋里出来一个年轻小伙子,浓眉大眼的挺英俊。他见了雷锋竟像见了熟人似的:“嘿,我当谁呢,原来是你呀——雷锋!”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倒使雷锋糊涂了,“你是谁?怎么认识我?”那青年拉住雷锋的手说:“去年我在学校听过你的报告,前些天在外村见你扶过犁。快到屋里坐。真是巧遇!”说着两人进了屋。

这是一间十分简陋的农舍。炕桌上放一盏玻璃罩油灯,灯芯捻得很亮,灯油已燃烧过半。桌旁坐着个梳小辫的女孩正在写作业。炕头上,大娘显然已铺被睡下,听见动静又披衣坐起。老人家一面咳嗽一面拍着炕沿让雷锋坐下。随便唠了几句家常,雷锋已知这家姓田,那青年是大娘的儿子叫小秋,念完初中回乡务农了。灯下写作业的女孩是小秋的妹妹小青,刚上初中……

“大娘,我还想借点儿东西。”雷锋盯着那盏灯,急着要走。

“借什么,说吧。”全家人几乎都张口了。

雷锋探头看一眼小青写的作业本,他却不好张口了,“等小妹写完作业再说。”

“嗯?……”那小妹好纳闷,抬起疑问的大眼睛:你借东西和我写作业有什么关系。

“我想借这盏灯……”

没等雷锋讲完为什么要借灯,小妹麻溜把作业本收了起来,小秋一把端过油灯塞到他手上,大娘又把一盒火柴递给他,说:“拿去,快把车修好,可别误了事。”

“谢谢大娘,谢谢你们兄妹!”雷锋一口气吹灭了灯,匆匆离开大娘家。小秋兄妹披起衣服要跟去帮忙,被雷锋拦住了:“你们明天一个要下田,一个要上学,赶快回屋休息。”

雷锋举着灯回来了。

这盏灯亮了,仿佛给山野之夜增添了一颗星星,它在两个战士手中闪来闪去,它帮助他们终于排除了汽车故障。他们熄灭了油灯……他们发动了汽车,连夜赶回了驻地。

翌日,田大娘早起一出屋,就瞧见窗台上放着自家那盏油灯和火柴,端过油灯细看一眼,灯里的油装得满满的(汽油),老人不由得自言自语:“这个小雷呀……”

有一天,雷锋随施工部队到黑林子参加助民劳动。劳动间隙,特意来看望田大娘。田大娘听儿子讲过雷锋的一些情况,打心眼儿里喜欢他,见了面格外亲,话儿也特别多。当老人问到他家还有什么人时,勾起了雷锋辛酸的回忆。他向大娘诉说了自己一家人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并把手背上那块伤疤指给大娘看。……他喝了口大娘为他倒的白开水,接着说:“现在好了,我这个孤儿又有了家,有了亲人。”

大娘一时没听明白:“不是说你就一个人吗?”

雷锋笑了:“大娘您想,部队不就是我的家,党和人民不就是我的亲人嘛!”

田大娘有一颗慈母心。看着这个没得到多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不由得从心底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怜爱之情。老人拉着雷锋的手说:“小雷呀,你从小没家,若不嫌弃就把大娘家当你自己的家吧。”雷锋笑容满面地点点头。临别时,大娘嘱咐又嘱咐:“开车险着哪,可得小心别出事呀。闲着时候常来看看大娘。”

从此,不知怎的,雷锋真把大娘家当自己家了。他敬大娘,爱老人,用田大娘的话说:“胜过我的亲儿子,没那么‘孝心’的。”他一有机会就来家看望,又是嘘寒,又是问暖,每次见面都那么亲热,什么都关心。

那时候,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还没缓过元气,大娘一家也挨了些饿。大家都在节衣缩食。一次,雷锋出车路过田家门口,特意给大娘送来三个大包子,是白面羊肉馅的。他把包子塞到大娘手中说:“今天我们改善生活,这是我省下来的,给您尝尝。”田大娘问:“小雷呀,你吃饱了没有?还惦记着大娘我!”雷锋拍拍肚子说:“大娘您看我吃得饱饱的。”好长时间没吃过白面和荤腥的田大娘边吃边说:“真香,这回可解馋了。”雷锋笑眯眯地看着大娘吃了一个包子,才离开出车去了。还有几次,雷锋出车打这儿路过,给大娘送来一把饼干,说是他中午出车打尖吃剩的。田大娘怎么阻拦也没用,一定得收下。后来才知道,这饼干是雷锋用津贴费特意为大娘买来的。

有天晚上,部队看电影,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赶来了。夜色中,人们看到雷锋一手扶着田大娘,一手打着手电筒照亮,也来了。电影开演后,他把自己的棉大衣披在大娘身上,边看边给大娘小声作讲解。乡亲们说,那亲热劲儿,真像娘儿俩。看完电影,雷锋又把大娘送回家中。

一天下午,雷锋和小乔出车执行任务。车开到黑林子村头拐角处,开车的小乔看到一群鸭子在路中间,一按喇叭,鸭子跑开了,但有只小鸭子没躲及被轧死。雷锋立即叫停车。他下车拾起那只鸭子挨家挨户地询问是谁家的,问来问去,偏巧这鸭子是田大娘家养的。雷锋面带愧色,当着大娘面直劲儿检讨,说要按价赔偿。田大娘哪里肯:“轧死只小鸭子算个啥。要说赔,别人还罢,要说你小雷,莫说轧死一只,就是把大娘家的鸭子都轧死了,我也不能收你一分钱。”雷锋说:“那怎么行!您老知道,我们部队纪律严,损坏东西要赔,无论如何得按纪律办。”大娘生气道:“你不用给我讲纪律,反正你轧了我的鸭子不用赔。”雷锋不容大娘分说,掏出两元钱就往老人手里塞,田大娘硬是不收。不收不行,雷锋把钱放在炕上,说声“大娘再见”,拔腿就跑了。这时大娘撵出院外,雷锋已经跳上汽车走了。

过了些天,雷锋又来到大娘家。田大娘为那两元钱的事还在生气。雷锋坐在炕沿上耐心劝说了几句,终于把大娘说通了,说笑了。他便从挎包中拿出两个崭新的笔记本,一本送给大娘的小女儿小青。小青接过本子乐得合不拢嘴。原来雷锋发现田家生活困难,平时很少有零用钱,小青上学用的作业本,每张纸都是两面用,字写得密密麻麻的。雷锋很关心她的学习,把这事暗自装在心里。雷锋鼓励小青说:“小妹呀,学习上要有志气,再困难也要学下去。长大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可不行啊!”小青感激地说:“我知道。”田大娘的儿子小秋收工回来,见到雷锋来家串门,可高兴了。雷锋也送给他一个笔记本。雷锋知道,小秋父亲去世早,家里生活负担重,念完初中没能升高中。雷锋没少劝他不要丢了学习,让他坚持自学。他对小秋说:“你我岁数相仿,都长在红旗下,也都具有初中文化,我当兵开车坚持学习,你回乡务农也要坚持学习,咱们都该学好知识,用好知识,提高本领,争取多为人民做点事。你们这儿山区条件不错,有山有水有林,把你学到的知识用到山区建设上,一定能做出贡献的。”小秋默默地记住了雷锋这番话,经过不懈的自学,这个中学生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中学教师……

五月的一天傍晚,阴云密布,天气骤变。雷锋刚擦洗完汽车,突然下起雨来。雷锋连忙跳上车去,正拉着帆布盖车,一抬头,发现公路上有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抱着个小的,手里拉着个大的;肩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见此情景,心想:这不把孩子淋病了吗?他赶忙盖好车,迎上前去,一打听才知道,那妇女姓纪,是从哈尔滨探亲回来,从车站一直走到这里,要到樟子沟去。那妇女急切地说:

“同志呀,我今天遭老罪啦!雨都把我浇迷糊了,我哭也哭不到家呀!”

雷锋见此情景,心想樟子沟离这儿还有十多里,天已经黑了,雨还不停地下着,这位大嫂背着包袱,带着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可怎么走啊!他想到这儿,立刻跑回班交代了一下,转身回来对大嫂说:

“走,大嫂,我送你一程吧。”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着风雨朝樟子沟走去。他觉得怀里的孩子被雨淋得直打哆嗦,又脱下自己的军衣,披在孩子身上,宁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他们母子送到家。

纪大嫂一进屋,两眼含着热泪对雷锋说:

“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送我这一路的情谊啊!”

“大嫂,军民一家嘛,何必说这个……”雷锋说罢就要走。

纪大嫂一家人,再三挽留他避避雨再走。但他想到明天还要照常出车,不能再耽搁时间,便披起雨衣往回赶。在漆黑的雨幕中,他边走边想: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使人民群众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六月下旬的一天,雷锋突然到田家来辞行。“大娘啊,我要到外地执行任务,暂时就不能来看您了。今天,我是特意来跟您和小秋兄妹告别的。”全家人一听这话,心里都觉得不好受,都很留恋。田大娘对雷锋说:“孩子,你出门啦,大娘想你可咋办?”“想我不要紧,我给您一张照片。”雷锋说着,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张他出席沈阳部队首届团代会时的留影。全家人一看,嚄!照得真棒,还是带色的。照片上的雷锋戴着中士军衔,胸前挂着奖章,精精神神,满面笑容,跟眼前的雷锋一模一样。田大娘喜得没法,看着照片念叨着:“这回好啦,啥时候想你,看看这照片就顶看到你一样。”

全家人恋恋不舍地送走了雷锋。

雷锋请战要到前方去……

七月一日清晨,初升的太阳映红了山村。雷锋决心要走了。他为了把这一天过得更有意义,要求全班每人利用出车间隙为乡亲们做一件好事,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以实际行动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一周年。

全班同志立即分头行动了。这一天,他们都像雷锋班长那样,怀着“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心愿,在助民劳动的实际行动中庆祝了党的生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