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转变课堂实践:《共价键》第一课教学设计案例

三转变课堂实践:《共价键》第一课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比H2中共价键的成因,结合价电子排布图分析一下HCl、Cl2的共价键是怎样形成的?用多媒体电脑播放有关电子云轨道重叠成键的过程,既使学生易理解,又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本节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堂实践:《共价键》第一课教学设计案例

高二年级 唐阳

【教学目标】

1.理解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

2.掌握σ键和π键的特征。

3.学会区分σ键和π键,能用共价键的规律解释物质的某些性质。

【重点难点】

σ键和π键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激”——忆旧激新

请画出H、Cl、O、N原子价电子排布图,并用电子式表示H2的形成过程。

二、“探”——探究实质

共价键的成键方式及特征:

(一)σ键及其分类

以H2里的共价键为例:

【归纳】由两个______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叫s-s σ键。

【思考探究1】

类比H2中共价键的成因,结合价电子排布图分析一下HCl、Cl2的共价键是怎样形成的?

【归纳】σ键的重叠方式和特征为:(www.xing528.com)

【思考探究2】结合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分析O2的成键情况。

(二)π键

【思考探究3】

①π键的重叠方式和σ键是否一样,哪一种方式更稳定?

②能否单独形成π键?

③π键的特征是怎样的?

(三)判断σ键、π键的一般规律

共价单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共价双键由___________________,

共价三键由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学以致用

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请分析N2中共价键的成因及类型?

2.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有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四、“悟”——总结感悟

【案例分析】

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与问”“科学探究”等环节,进行自主学习。用多媒体电脑播放有关电子云轨道重叠成键的过程,既使学生易理解,又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本节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有关知识点应及时分析、归纳,从而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